【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衣物洗涤护理组合物中的与作为上蓝剂的第二增白剂组合的隐色着色剂
本专利申请描述了包含多种增白剂(即第一增白剂和第二增白剂与作为第三增白剂的隐色着色剂组合)的衣物洗涤护理组合物,以及它们在纺织制品的衣物洗涤中的用途。包含多种增白剂的衣物洗涤护理组合物被设计用于增强用所述衣物洗涤护理组合物洗涤或以其他方式处理的纺织制品的表观或视觉感知的白度或赋予期望的色调。
技术介绍
在纺织物基底老化时,由于暴露于光、空气、污垢以及构成基底的纤维的天然降解,它们的颜色趋于褪色或发黄。因此,为在视觉上增强这些纺织物基底并抵消褪色和变黄,使用聚合物着色剂来着色消费品已在现有技术中为人们所熟知。例如,在纺织物应用中使用增白剂(光学增白剂或上蓝剂)是人们所熟知的。然而,传统的增白剂倾向于在沉积到纺织品基底上时显示出其增白有益效果,并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随时间推移而失去其效果。隐色染料在现有技术中也已知在暴露于特定的化学或物理触发剂时表现出从无色或浅色状态到着色状态的变化。发生的着色变化通常是人眼在视觉上可感知的。许多这些化合物在可见光区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衣物洗涤护理组合物,所述衣物洗涤护理组合物包含衣物洗涤护理成分和多种增白剂,所述增白剂包括:/n(a)第一增白剂WA1;/n(b)第二增白剂WA2;和/n(c)第三增白剂WA3;/n其中所述第一增白剂选自:吖啶、蒽醌、吖嗪、偶氮、苯并二呋喃、苯并二呋喃酮、类胡萝卜素、香豆素、花菁、二氮杂半花菁、二苯甲烷、甲臜、半花菁、靛青类、甲烷、萘酰亚胺、萘醌、硝基、亚硝基、酞菁、吡唑、二苯乙烯、苯乙烯基、三芳基甲烷以及它们的混合物;/n其中所述第二增白剂选自一种或多种选自下列的化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12 US 62/571,287;20171208 US 62/596,1291.一种衣物洗涤护理组合物,所述衣物洗涤护理组合物包含衣物洗涤护理成分和多种增白剂,所述增白剂包括:
(a)第一增白剂WA1;
(b)第二增白剂WA2;和
(c)第三增白剂WA3;
其中所述第一增白剂选自:吖啶、蒽醌、吖嗪、偶氮、苯并二呋喃、苯并二呋喃酮、类胡萝卜素、香豆素、花菁、二氮杂半花菁、二苯甲烷、甲臜、半花菁、靛青类、甲烷、萘酰亚胺、萘醌、硝基、亚硝基、酞菁、吡唑、二苯乙烯、苯乙烯基、三芳基甲烷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第二增白剂选自一种或多种选自下列的化合物:
(f)它们的混合物;
其中环A、B和C中的每一个上的每个单独的Ro、Rm和Rp基团独立地选自氢、氘和R5;其中每个R5独立地选自卤素、硝基、烷基、取代的烷基、芳基、取代的芳基、烷芳基、取代的烷芳基、-(CH2)n-O-R1、-(CH2)n-NR1R2、-C(O)R1、-C(O)OR1、-C(O)O-、-C(O)NR1R2、-OC(O)R1、-OC(O)OR1、-OC(O)NR1R2、-S(O)2R1、-S(O)2OR1、-S(O)2O-、-S(O)2NR1R2、-NR1C(O)R2、-NR1C(O)OR2、-NR1C(O)SR2、-NR1C(O)NR2R3、-P(O)2R1、-P(O)(OR1)2、-P(O)(OR1)O-和-P(O)(O-)2,其中下标n为0至4,优选地0至1,最优选地0的整数;其中不同的A、B和C环上的两个Ro可组合以形成五元或更多元的稠环;当稠环为六元或更多元时,不同A、B和C环上的两个Ro可组合以形成任选地包含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有机连接基团;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不同的A、B和C环上的两个Ro组合以形成选自-O-和-S-的杂原子桥,从而形成六元稠环;其中三个环A、B或C中的至少一个上的所述Ro和Rm基团中的至少一个为氢;每个Rp独立地选自氢、-OR1和-NR1R2;
其中R1、R2和R3独立地选自氢、烷基、取代的烷基、芳基、取代的芳基、烷芳基、取代的烷芳基和R4;R4为由一种或多种有机单体组成的有机基团,其中所述单体分子量在28至500的范围内;
其中e和f独立地为0至4的整数;
其中每个R20和R21独立地选自卤素、硝基基团、烷基基团、取代的烷基基团、-NC(O)OR1、-NC(O)SR1、-OR1和-NR1R2;
其中R30定位在桥联胺部分的邻位或对位并且选自-OR38和-NR36R37,其中每个R36和R37独立地选自氢、烷基基团、取代的烷基基团、芳基基团、取代的芳基基团、酰基基团、R4、-C(O)OR1、-C(O)R1和-C(O)NR1R2;
其中R38选自氢、酰基基团、-C(O)OR1、-C(O)R1和-C(O)NR1R2;
其中g和h独立地为0至4的整数;
其中每个R31和R32独立地选自烷基基团、取代的烷基基团、芳基基团、取代的芳基基团、烷芳基、取代的烷芳基、-(CH2)n-O-R1、-(CH2)n-NR1R2、-C(O)R1、-C(O)OR1、-C(O)O-、-C(O)NR1R2、-OC(O)R1、-OC(O)OR1、-OC(O)NR1R2、-S(O)2R1、-S(O)2OR1、-S(O)2O-、-S(O)2NR1R2、-NR1C(O)R2、-NR1C(O)OR2、-NR1C(O)SR2、-NR1C(O)NR2R3、-P(O)2R1、-P(O)(OR1)2、-P(O)(OR1)O-和-P(O)(O-)2,其中下标n为0至4,优选地0至1,最优选地0的整数;
其中-NR34R35定位在桥联胺部分的邻位或对位,并且R34和R35独立地选自氢、烷基、取代的烷基、芳基、取代的芳基、烷芳基、取代的烷芳基和R4;
其中当g为2至4时,任两个相邻的R31基团可组合以形成五元或更多元的稠环,其中所述稠环中不超过两个原子可以为氮原子;
其中X40选自氧原子、硫原子和NR45;其中R45独立地选自氢、氘、烷基、取代的烷基、芳基、取代的芳基、烷芳基、取代的烷芳基、-S(O)2OH、-S(O)2O-、-C(O)OR1、-C(O)R1和-C(O)NR1R2;
其中R40和R41独立地选自-OR1和-NR1R2;
其中j和k独立地为0至3的整数;
其中R42和R43独立地选自烷基、取代的烷基、芳基、取代的芳基、烷芳基、取代的烷芳基、-S(O)2R1、-C(O)NR1R2、-NC(O)OR1、-NC(O)SR1、-C(O)OR1、-C(O)R1、-OR1、-NR1R2;
其中存在于所述化合物中任一种中的任何电荷用合适的独立选择的内部抗衡离子或外部抗衡离子平衡;
其中所述第三增白剂为隐色组合物,所述隐色组合物选自一种或多种选自下列的化合物:
(f)它们的混合物;
其中环A、B和C中的每一个上的每个单独的Ro、Rm和Rp基团独立地选自氢、氘和R5;其中每个R5独立地选自卤素、硝基、烷基、取代的烷基、芳基、取代的芳基、烷芳基、取代的烷芳基、-(CH2)n-O-R1、-(CH2)n-NR1R2、-C(O)R1、-C(O)OR1、-C(O)O-、-C(O)NR1R2、-OC(O)R1、-OC(O)OR1、-OC(O)NR1R2、-S(O)2R1、-S(O)2OR1、-S(O)2O-、-S(O)2NR1R2、-NR1C(O)R2、-NR1C(O)OR2、-NR1C(O)SR2、-NR1C(O)NR2R3、-P(O)2R1、-P(O)(OR1)2、-P(O)(OR1)O-和-P(O)(O-)2,其中下标n为0至4,优选地0至1,最优选地0的整数;其中不同的A、B和C环上的两个Ro可组合以形成五元或更多元的稠环;当所述稠环为六元或更多元时,不同A、B和C环上的两个Ro可组合以形成任选地包含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有机连接基团;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不同的A、B和C环上的两个Ro组合以形成选自-O-和-S-的杂原子桥,从而形成六元稠环;其中三个环A、B或C中的至少一个上的所述Ro和Rm基团中的至少一个为氢;每个Rp独立地选自氢、-OR1和-NR1R2;
其中G独立地选自氢、氘、C1-C16醇盐、酚盐、双酚盐、亚硝酸盐、腈、烷基胺、咪唑、芳胺、聚亚烷基氧、卤化物、烷基硫醚、芳基硫醚和氧化膦;
其中R1、R2和R3独立地选自氢、烷基、取代的烷基、芳基、取代的芳基、烷芳基、取代的烷芳基和R4;R4为由一种或多种有机单体组成的有机基团,其中所述单体分子量在28至500的范围内;
其中e和f独立地为0至4的整数;
其中每个R20和R21独立地选自卤素、硝基基团、烷基基团、取代的烷基基团、-NC(O)OR1、-NC(O)SR1、-OR1和-NR1R2;
其中每个R25独立地选自单糖部分、二糖部分、低聚糖部分、多糖部分、-C(O)R1、-C(O)OR1、-C(O)NR1R2;
其中每个R22和R23独立地选自氢、烷基基团和取代的烷基基团;
其中R30定位在桥联胺部分的邻位或对位并且选自-OR38和-NR36R37,
其中每个R36和R37独立地选自氢、烷基基团、取代的烷基基团、芳基基团、取代的芳基基团、酰基基团、R4、-C(O)OR1、-C(O)R1和-C(O)NR1R2;
其中R3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S·米瑞科,S·K·迪,秦海虎,
申请(专利权)人:宝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