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汕头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筒型纸基静电俘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5398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筒型纸基静电俘能装置,包括筒状折叠机构,所述筒状折叠机构为多层折叠结构;多层折叠结构构造有回弹折叠结构,所述回弹折叠结构的外周为棱形且顶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至第四边上,所述第一或第三边上具有位于所述棱形内顶点,所述内顶点与所述第二边、第四边上的顶点之间具有对称的一对内谷线,一对内谷线分别与所述第四、第二边平行,所述第一、二、四边为折脊、所述第三边为折谷,所述筒状折叠机构中上下左右相临的所述回弹折叠结构互为反向,上下相临的梯形结构单元的表面上分别粘贴有电极层与极性相反的介电材料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靠自身弹力回弹,结构比表面积更大,在相同大小的空间中能够达到更大的静电效应有效面积。

A kind of electrostatic energy capture device based on cylinder pa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型纸基静电俘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俘能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筒型纸基静电俘能装置。
技术介绍
从环境中的机械振动采集能量来给电子器件供电的装置通常称为俘能装置,其解决了某些微型传感器需要电池供电的问题,使得装置的便携性、续航能力以及工作稳定性大大提高;但是传统的俘能装置存在着结构比表面积较小的缺陷,同时俘能装置在完成一个周期的“压缩-回弹”机械运动时需要相关结构如弹簧来辅助回弹,使得装置的发电效率较差而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筒型纸基静电俘能装置,能够依靠自身弹力实现回弹,并且结构比表面积大大增加,在相同大小的空间中能够达到更大的静电效应有效面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筒型纸基静电俘能装置,包括筒状折叠机构,所述筒状折叠机构在展开结构上由若干交替的梯形结构单元构成“Z”字形多层折叠结构;上下相临的所述梯形结构单元为轴对称关系,左右相临的所述梯形结构单元为中心对称关系,上下左右相临的所述梯形结构单元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边交汇处构造有回弹折叠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型纸基静电俘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折叠机构,所述筒状折叠机构在展开结构上由若干交替的梯形结构单元构成“Z”字形多层折叠结构;上下相临的所述梯形结构单元为轴对称关系,左右相临的所述梯形结构单元为中心对称关系,上下左右相临的所述梯形结构单元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边交汇处构造有回弹折叠结构,所述回弹折叠结构的外周为棱形且顶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边上,所述第一或第三边上具有位于所述棱形内顶点,所述内顶点与所述第二边、第四边上的顶点之间具有对称的一对内谷线,所述一对内谷线分别与所述第四、第二边平行,所述第一、二、四边为折脊、所述第三边为折谷,所述筒状折叠机构中上下左右相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型纸基静电俘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折叠机构,所述筒状折叠机构在展开结构上由若干交替的梯形结构单元构成“Z”字形多层折叠结构;上下相临的所述梯形结构单元为轴对称关系,左右相临的所述梯形结构单元为中心对称关系,上下左右相临的所述梯形结构单元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边交汇处构造有回弹折叠结构,所述回弹折叠结构的外周为棱形且顶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边上,所述第一或第三边上具有位于所述棱形内顶点,所述内顶点与所述第二边、第四边上的顶点之间具有对称的一对内谷线,所述一对内谷线分别与所述第四、第二边平行,所述第一、二、四边为折脊、所述第三边为折谷,所述筒状折叠机构中上下左右相临的所述回弹折叠结构为互为反向,上下相临的所述梯形结构单元的表面上分别粘贴有电极层与极性相反的介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莹杨春伟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