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392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它包括左滑块、右滑块、音圈电机和导轨,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以相对滑动方式设置在导轨上,所述音圈电机包括定子、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所述定子和定子之间相对设置,定子和定子之间形成动子滑行区域,所述第一动子置于动子滑行区域内连接左滑块并带动左滑块沿导轨滑行,所述第二动子置于动子滑行区域内连接右滑块并带动右滑块沿导轨滑行,所述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均设置有光栅尺读数头或光栅尺,夹具对应光栅尺读数头或光栅尺的位置设置有光栅尺或光栅尺读数头。所述音圈电机的电和机械时间延时短、响应快、通过行程即可调节左滑块和右滑块的靠拢距离以及分离距离,从而调整夹取区域,令夹具夹取物品更精准。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夹具普遍采用伺服电机驱动,控制夹具的夹爪相互靠拢或相互分离,由于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导致夹具的精度较低,因此传统夹具不适用于进行精密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度高、结构简单的夹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夹具,包括左滑块、右滑块、音圈电机和导轨,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以相对滑动方式设置在导轨上,所述音圈电机包括定子、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所述定子和定子之间相对设置,定子和定子之间形成动子滑行区域,所述第一动子置于动子滑行区域内连接左滑块并带动左滑块沿导轨滑行,所述第二动子置于动子滑行区域内连接右滑块并带动右滑块沿导轨滑行,所述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均设置有光栅尺读数头或光栅尺,夹具对应光栅尺读数头或光栅尺的位置设置有光栅尺或光栅尺读数头。所述音圈电机的电和机械时间延时短、响应快、并具有线性力-行程特性和较高的电-机能量转化率,音圈电机更适用于要求快速高精度定位的控制系统,用户通过控制电压的大小、变化规律、和通电时间,即可调整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的运动速度、轨迹和行程,操作简单,而且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移动时,光栅尺的位移传感器精准控制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的行程,通过行程即可调节左滑块和右滑块的靠拢距离以及分离距离,从而调整夹取区域,令夹具夹取物品更精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作为更具体的方案,还包括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所述导轨开有滑槽,滑槽底面开有左限位腔和右限位腔,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置于滑槽内,所述左滑块上端穿过左限位腔连接左滑块,左滑块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动子,所述右滑块上端穿过右限位腔连接右滑块,右滑块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动子。所述左限位腔和右限位腔限制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的移动距离,从而限制左滑块和右滑块的滑行距离,避免左滑块和右滑块偏离滑槽,提高夹具的稳定性。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限位凸边,滑槽内壁沿其长度方向均开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凸边伸入对应的限位滑槽内。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置于滑槽内,限位凸边伸入对应的限位滑槽,避免左滑块和右滑块在滑行过程产生偏移,提高夹具的稳定性。作为更具体的方案,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位于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下方,所述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下端连接所述光栅尺,所述支撑座对应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的位置分别设有对应的光栅尺读数头。将光栅尺分别安装在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上,当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移动时,即可采集光栅尺位移传感器的信号,可以精确测量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的行程,通过行程即可调节左滑块和右滑块的靠拢距离以及分离距离,从而调整夹取区域。作为更具体的方案,还包括底座,所述音圈电机置于底座内,所述导轨坐于底座上。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一动子和定子之间以及第二动子和定子之间形成气隙。由于定子、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之间产生气隙,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在动子滑行区域内滑行更畅顺。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定子为线圈,所述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均为永磁铁。由于定子为线圈,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均为永磁铁,从而构成动磁性音圈电机,动磁性音圈电机的优点是散热容易,而且线圈中可以通较大的电流,行程较长。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线圈底部设置电路板,电路板为线圈提供电源。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定子为永磁铁,所述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均为线圈。由于定子为永磁铁,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均为线圈,所述定子为永磁铁,所述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均为线圈,所述动子滑行区域设置有铁芯,所述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套置在铁芯上并沿铁芯的长度方向滑行。从而构成动圈式音圈电机,动圈式音圈电机的优点在于运动部分质量小,惯性也小,动态响应好。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音圈电机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分别通过导线连接电路板,电路板为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提供电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所述音圈电机的电和机械时间延时短、响应快、并具有线性力-行程特性和较高的电-机能量转化率,音圈电机更适用于要求快速高精度定位的控制系统,用户通过控制电压的大小、变化规律、和通电时间,即可调整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的运动速度、轨迹和行程,操作简单,而且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移动时,光栅尺的位移传感器精准控制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的行程,通过行程即可调节左滑块和右滑块的靠拢距离以及分离距离,从而调整夹取区域,令夹具夹取物品更精准。本专利技术,光栅尺分别安装在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上,当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移动时,即可采集光栅尺位移传感器的信号,可以精确测量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的行程,通过行程即可调节左滑块和右滑块的靠拢距离以及分离距离,从而调整夹取区域。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夹具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图5为实施例1的夹具装配图。图6为实施例1的夹具分解图。图7为实施例2的夹具示意图。图8为图2的俯视图。图9为图2的C-C剖视图。图10为图2的D-D剖视图。图11为实施例2的夹具装配图。图12为实施例2的夹具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结合图1到图6所示,实施例1,一种夹具,包括左滑块1、右滑块2、音圈电机3、导轨4、支撑座5、底座6、左连接块7和右连接块8。所述音圈电机3置于底座6内,音圈电机3包括定子31、第一动子32、第二动子33和电路板9,所述定子31和定子31之间相对设置,定子31和定子31之间形成动子滑行区域34。所述第一动子32和第二动子33以滑动方式置于动子滑行区域34内,而且第一动子32和定子31之间以及第二动子33和定子31之间形成气隙。所述导轨4坐于底座6上,导轨4开有滑槽41,滑槽41内壁沿其长度方向均开有限位滑槽42,滑槽41底面开有左限位腔43和右限位腔44。所述左滑块1和右滑块2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限位凸边10,左滑块1和右滑块2以相对滑动方式设置在滑槽41上,限位凸边10伸入对应的限位滑槽42内。所述左连接块7置于底座6内,左连接块7下端连接第一动子32,左连接块7上端连接左滑块1,所述右连接块8置于底座6内,右连接块8下端连接第二动子33,右连接块8上端连接右滑块2。所述第一动子32和第二动子33的底部均设置有光栅尺100,所述支撑座5设置在底座6内并位于第一动子32和第二动子33下方,支撑座5对应光栅尺100位置设置有对应的光栅尺读数头200。所述定子31为线圈,第一动子32和第二动子33均为永磁铁,所述电路板9设置在底座6内,电路板9和线圈之间通过导线连接,电路板9为线圈提供电源。结合图7到图12所示,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的定子31为永磁铁,第一动子32和第二动子33均为线圈,所述动子滑行区域34设置有铁芯35,所述第一动子32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具,包括左滑块、右滑块、音圈电机和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以相对滑动方式设置在导轨上,所述音圈电机包括定子、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所述定子和定子之间相对设置,定子和定子之间形成动子滑行区域,所述第一动子置于动子滑行区域内连接左滑块并带动左滑块沿导轨滑行,所述第二动子置于动子滑行区域内连接右滑块并带动右滑块沿导轨滑行,所述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均设置有光栅尺读数头或光栅尺,夹具对应光栅尺读数头或光栅尺的位置设置有光栅尺或光栅尺读数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具,包括左滑块、右滑块、音圈电机和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以相对滑动方式设置在导轨上,所述音圈电机包括定子、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所述定子和定子之间相对设置,定子和定子之间形成动子滑行区域,所述第一动子置于动子滑行区域内连接左滑块并带动左滑块沿导轨滑行,所述第二动子置于动子滑行区域内连接右滑块并带动右滑块沿导轨滑行,所述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均设置有光栅尺读数头或光栅尺,夹具对应光栅尺读数头或光栅尺的位置设置有光栅尺或光栅尺读数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所述导轨开有滑槽,滑槽底面开有左限位腔和右限位腔,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置于滑槽内,所述左滑块上端穿过左限位腔连接左滑块,左滑块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动子,所述右滑块上端穿过右限位腔连接右滑块,右滑块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动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限位凸边,滑槽内壁沿其长度方向均开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凸边伸入对应的限位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夹具,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安杰谭俊源李元隆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增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