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以及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元件、发光装置以及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发光元件中,要求良好的发光特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案登录第3197982号公报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发光特性的发光元件、发光装置以及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发光元件包括:光反射部件、第一半导体层积体、第二半导体层积体、基板以及波长转换部件。所述光反射部件包括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积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射出具有第一峰值波长的第一光。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积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积体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射出具有与所述第一峰值波长不同的第二峰值波长的第二光。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积体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积体之间。所述波长转换部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在从所述第一区域向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且与所述基板对置的第三部分。向所述波长转换部件射入所述第一光及所述第二光。所述波长转换部件生成具有与所述第一峰值波长及所述第二峰值波长不同的第三峰值波长的第三光。所述光反射部件对所述第一光的反射率比所述波长转换部件对所述第一光的反射率高。所述光反射部件对所述第二光的反射率比所述波长转换部件对所述第二光的反射率高。所述第一区域的一部分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n光反射部件,其包括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n第一半导体层积体,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射出具有第一峰值波长的第一光;/n第二半导体层积体,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积体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射出具有与所述第一峰值波长不同的第二峰值波长的第二光;/n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积体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积体之间;/n波长转换部件,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在从所述第一区域向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且与所述基板对置的第三部分,射入所述第一光及所述第二光,生成具有与所述第一峰值波长及所述第二峰值波长不同的第三峰值波长的第三光;/n所述光反射部件对所述第一光的反射率比所述波长转换部件对所述第一光的反射率高,/n所述光反射部件对所述第二光的反射率比所述波长转换部件对所述第二光的反射率高,/n所述第一区域的一部分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处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积体的一部分之间,/n所述第二区域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处在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积体的一部分之间,/n所述第一光及所 ...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14 JP 2018-2141691.一种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光反射部件,其包括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
第一半导体层积体,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射出具有第一峰值波长的第一光;
第二半导体层积体,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积体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射出具有与所述第一峰值波长不同的第二峰值波长的第二光;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积体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积体之间;
波长转换部件,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在从所述第一区域向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且与所述基板对置的第三部分,射入所述第一光及所述第二光,生成具有与所述第一峰值波长及所述第二峰值波长不同的第三峰值波长的第三光;
所述光反射部件对所述第一光的反射率比所述波长转换部件对所述第一光的反射率高,
所述光反射部件对所述第二光的反射率比所述波长转换部件对所述第二光的反射率高,
所述第一区域的一部分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处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积体的一部分之间,
所述第二区域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处在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积体的一部分之间,
所述第一光及所述第二光在所述基板传播,并射入所述第三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反射部件还包括第三区域、第四区域以及第五区域,
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积体、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积体以及所述基板在与包括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的平面正交的第三方向上,处在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第四区域之间,
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积体、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积体以及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处在所述波长转换部件与所述第五区域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积体以及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积体为氮化物半导体,
所述基板为蓝宝石。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积体包括:
第一n型半导体层;
第一p型半导体层,其设置在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一区域之间;
第一发光层,其设置在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一p型半导体层之间;
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层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相接,
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处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p型半导体层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此外具有:
第一n侧电极,其与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层电连接;
第一p侧电极,其与所述第一p型半导体层电连接;
所述第一n侧电极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第一区域露出,
所述第一p侧电极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第一区域露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
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处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
所述第一n侧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端部以及第二电极端部,
所述第二电极端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处在所述第一电极端部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位于同一平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p侧电极包括第三电极端部以及第四电极端部,
所述第四电极端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处在所述第三电极端部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
所述第三电极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位于同一平面上。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积体包括:
第二n型半导体层;
第二p型半导体层,其设置在所述第二n型半导体层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芳树,古波直人,池田忠昭,
申请(专利权)人: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