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志敏专利>正文

室内空气增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299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的室内空气增湿器,由贮水槽2和吸水材料4构成,其特征在于吸水材料4的槽内部分浸入水中,其余部分由槽口伸出,垂挂于贮水槽壁的外侧,盖5内侧设有支柱7,可将吸水材料4的槽内部分压入水底,贮水槽底部亦可设一固定支架3。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无附加能源装置,增湿效果大,方便实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室内空气增湿器。针对冬季取暖室内空气干燥的情况,市场上已推出了一些电加热空气增湿器。但是,这些增湿器结构复杂,耗费电能,而且不能根据室内的供暖情况自动调节增湿效果。技术专利CN2153732.Y和CN2130249.Y公开的两种暖气增湿器,虽然可以利用供暖散热器散发的热量来加热增湿器中的水,依靠水表面的蒸发水汽对空气进行增湿,但是由于水表面的面积有限,因而增湿效果并不理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能根据室内的供暖情况自动调节、水汽蒸发量较大的新型室内空气增湿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室内空气增湿器,由贮水槽2和吸水材料4构成,其特征在于吸水材料4的槽内部分浸入水中,其余部分由槽口伸出,垂挂于贮水槽壁的外侧。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槽盖5内侧设有支柱7,可将吸水材料4的槽内部分压入水底。本技术的吸水材料4可用织布、纤维或多孔材料。贮水槽底部亦可设一固定支架3。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无附加能源装置,增湿效果大,方便实用。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空气增湿器,主体1上部为一开口的贮水槽2,下部为固定支架3,当主体1套装于供暖散热器上时,固定支架3卡在散热器片的凹槽内。吸水材料4浸入贮水槽3内的水中,并由槽口伸出,垂挂于贮水槽壁的外侧。上盖5设有注水孔6,内侧设有两根可将吸水材料压入水底的支柱7。上盖5的两个对边分别与相应的槽壁形成窄缝8,吸水材料4可从窄缝8伸出。吸水材料4可以是较厚的织布、纤维或多孔材料。为了美观,吸水材料4上可带有色彩或图案。当贮水槽2内注入水以后,由于虹吸原理的作用,水被吸到收到槽内外整个吸水材料4上。供暖散热器的热量使吸水材料4上水分蒸发进入空气,从而增加了空气的湿度。暖气愈热,蒸发进入空气的水分就愈多,反之亦然。使用本技术的空气增湿器,既可套装于供暖散热器上,也可以放在散热器下方的地板上。本技术的空气增湿器也可在其他空气干燥的季节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室内空气增湿器,由贮水槽2和吸水材料4构成,其特征在于吸水材料4的槽内部分浸入水中,其余部分由槽口伸出,垂挂于贮水槽壁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槽盖5内侧设有支柱7,可将吸水材料4的槽内部分压入水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水材料4为织布、纤维或多孔材料。4.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水槽底部设有固定支架3。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室内空气增湿器,由贮水槽2和吸水材料4构成,其特征在于吸水材料4的槽内部分浸入水中,其余部分由槽口伸出,垂挂于贮水槽壁的外侧,盖5内侧设有支柱7,可将吸水材料4的槽内部分压入水底,贮水槽底部亦可设一固定支架3。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无附加能源装置,增湿效果大,方便实用。文档编号F24F6/04GK2241295SQ95247100公开日1996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丁志敏 申请人:丁志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空气增湿器,由贮水槽2和吸水材料4构成,其特征在于吸水材料4的槽内部分浸入水中,其余部分由槽口伸出,垂挂于贮水槽壁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丁志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