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自监督深度网络的无损血管三维测量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自监督深度网络的无损血管三维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血管的穿刺技术发展缓慢,主要是由于现有非侵入的三维成像难度大。非侵入的三维成像通过非侵入立体匹配获得三维成像,主要分为图像获取、极线校正、立体匹配、距离计算四个步骤。该方法通过双相机获取同一场景左右图像,通过对左右图像进行双目标定来消除垂直方向上的视差,然后只需要在水平上对经过极线矫正的立体图像对匹配视差,就能获得三维成像。虽然不需要深度标记数据约束,但是由于传统特征表征和匹配算法能力有限,三维成像效果较差。最近几年深度学习给各种视觉任务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加上标记数据比较容易获得,监督网络在许多视觉任务中有着卓越的表现。在双目立体监督网络中,先对左右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再进行左右代价计算和聚合,最终利用标记好的视差数据通过监督训练得到视差结果。由于利用了深度网络无监督学习的特性,根据网络的标记样本,网络可以最大程度挖掘左右图像特征。但是绝大多数的深度学习方法需要大量的真实深度标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自监督深度网络的无损血管三维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步骤1,基于视差预测网络SsBMNet,构建自监督深度网络的无损血管三维测量模型;/n步骤2,搭建双目血管三维成像系统,采集真实血管图像数据,预处理后训练无损血管三维测量模型;/n步骤3、采集待成像的血管图像对,预处理后输入训练好的无损血管三维测量模型,得到左视差图和右视差图;/n步骤4、根据双目相机间的基线距离以及相机焦距,将待成像血管对应的左视差图或右视差图转换为深度图。/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自监督深度网络的无损血管三维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基于视差预测网络SsBMNet,构建自监督深度网络的无损血管三维测量模型;
步骤2,搭建双目血管三维成像系统,采集真实血管图像数据,预处理后训练无损血管三维测量模型;
步骤3、采集待成像的血管图像对,预处理后输入训练好的无损血管三维测量模型,得到左视差图和右视差图;
步骤4、根据双目相机间的基线距离以及相机焦距,将待成像血管对应的左视差图或右视差图转换为深度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监督深度网络的无损血管三维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构建的无损血管三维测量模型包括2D-CNN特征提取层、CostVolume代价卷、3D-CNN卷积和SoftArgmin回归四个模块,所述特征提取层用于对输入数据进行二维卷积,得到左右深层特征图;所述代价卷用于将左右特征图有序堆叠形成四维代价卷;所述三维卷积和回归用于对代价卷进行三维卷积,并回归输出预测视差,包括左视差图和右视差图,从而换算出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监督深度网络的无损血管三维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搭建的双目血管三维成像系统,包括850nm的LED光源、多光谱滤光双目basler相机、投影仪和计算卡TX2,850nm波段的LED光源照射待成像区域,被照区域反射光通过带有850nm窄带滤光片的双目basler相机,通过触发信号同时采集左右数据,形成血管图像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监督深度网络的无损血管三维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图像预处理的过程为:先对采集的血管图像对进行基线校正,即利用张正友标定法对图像对进行极线矫正,归一化到0到1;然后对经过基线校正的图像样本进行滤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自监督深度网络的无损血管三维测量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静,柏连发,张毅,王其鑫,陈霄雨,于浩天,葛锦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