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启仁专利>正文

一种空调及空调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516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及空调安装装置,该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具有室内机底盘,室外机具有室外机底盘,室内机设置于一窗户的内侧,室外机设置于窗户的外侧,于室内机底盘与室外机底盘之间连接有一连接板。空调安装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和固定件,固定支架支撑于室内机底盘和室外机底盘的底部,且通过固定件分别压紧固定于空调所在的墙体上。室内机底盘和室外机底盘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后,通过固定支架来支撑室内机和室外机。由于固定支架是通过固定件压紧于墙体上固定的,拆卸固定支架时只要松开固定件,即可取下固定支架。与现有技术中打孔安装固定支架相比,本技术方案安装拆卸空调更加方便,且不会损伤墙体。(*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及空调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小型家用空调,大多为窗机和分体机。安装比较复杂,需要专业人员 进行安装调试。这种窗机是冷风出口是百叶窗式的,而得名, 一般需在建造房 屋时,提前做好大小合适的方洞,才可安装,到时想换其它机型都受很大限制。 分体机大都是挂机,安装时需在外墙面和内墙面打孔,固定安装金属支架,对 建筑有损害性。此外,现代空调对环保和能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们所标的能效是对新 机来说,随着使用灰尘、油污、烟气、汗气、胺、碱、病毒、细菌等,会吸附 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上,能效会下降很快,不仅影响人体健康,空调的耗电加大, 制冷效果越来越差,缩短空调的使用寿命。因此使人们认识道对空调的蒸发器、 冷凝器定期清洗是非常重要,但是这两种空调安装后不容易拆卸,使蒸发器和 冷凝器每次清洗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可安装于窗户上,便于 安装和拆卸。本技术要解决的另 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空调对应的空调安 装装置,便于空调的安装和拆卸。对于本技术的空调来说,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加以解决的其包括室 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具有室内机底盘,所述室外机具有室外机底盘。所述室内机设置于一窗户的内侧,所述室外机设置于所述窗户的外侧,于所述室 内机底盘与室外机底盘之间连接有一连接板。对于本技术的空调安装装置来说,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加以解决的 其包括固定支架和固定件,所述固定支架支撑于所述室内机底盘和室外机底盘 的底部,且通过所述固定件分别压紧固定于所述空调所在的墙体上。对于上述空调,于窗户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室内机和室外机后,室内机底 盘和室外机底盘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因此本技术方案利用窗户来安装空调, 安装拆卸空调方便,防止了现有技术中因需在外墙面和内墙面打孔,而损伤墙 体。对于上述空调安装装置,通过固定支架来支撑室内机和室外机。由于固定 支架是通过固定件压紧于墙体上固定的,拆卸固定支架时只要松开固定件,即 可取下固定支架,与现有技术中打孔安装固定支架相比,本技术方案安装拆卸 空调更加方卩更,且不会损伤墙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和该空调安装固定后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3是图1中室内机底盘的安装示意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5是本技术另 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安装固定后的结构示意图6是图5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4支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 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4亍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其包括室内机3和 室外机4,室内机3具有室内机底盘11,室外机4具有室外机底盘12。室内机 3设置于一窗户5的内侧,室外机4设置于窗户5的外侧,于室内机底盘11与 室外机底盘12之间连接有一连接板13。本技术一种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空调对应的空调安装装置,包括固 定支架14和固定件15,固定支架14支撑于室内才几底盘11和室外才几底盘12的 底部,且通过固定件15分别压紧固定于墙体1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窗户5为推拉窗50,空调的室内机3和室外机4分别 设置于推拉窗50的两侧,上述室内机底盘11与室内机3之间、室外机底盘12 与室外机4之间可以一体设置也可以分离设置。推^立窗50的窗扇51拉开一定 的间距,使窗扇51与窗框52之间能够放置连接板13。连接板13呈"几"形, 其置于窗框52底侧上,跨越于窗框52的内外两侧。室内才几底盘11与室外机底 盘12分别一体固定于"几"形连接板13两侧的水平弯曲延伸处。上述固定支架14为直角三角形支架,其两个直角边中一边用于支撑室内机 底板11或室外机底板12,另一边通过固定件15固定于墙体1上。如图4所示, 固定件15包括手持部151、螺杆152、螺母153和止顶部154,手持部151和 螺母153可旋于螺杆152上,止顶部154设置于螺杆152的端部。当螺杆152 穿设于固定支架14上后,再套上手持部151,使固定支架14位于手持部151 与螺母153之间。手持部151向螺母153方向旋紧,固定支架14被固定于手持 部151于螺母153之间。止顶部154具有较大摩擦系数的摩擦面155,当手持 部151施加压紧力后,止顶部154的压力增大,^使其摩擦面155紧贴于墙体1 上。如图3所示,室外机4的后侧于底部设置有连接室内机3的管道41,于窗 扇51与窗框52之间设置第一支架53,所述管道41固定第一支架53上,利用 第一支架53支撑管道41的重量。于室内机3和室外机4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固定才反54,固定板54的底部设 置有第二支架55,第二支架55分别固定于室内、室外机3、 4的背后,利用该 固定板54可防止室内机3和室外机4上端部的摆动。于固定板54上开设有凹 槽541,于窗扇51与窗框52之间的顶部设置有第三支架56, 一隔离片57形状 与窗扇51与窗框52之间的间距相应,其一端嵌于固定板54的凹槽541内,另 一端通过固定杆571固定于第三支架56上。窗扇51与窗框52之间开放的空间 内设置隔离片57后,可阻止室外的热空气进入室内,而影响室内的制冷效果。其中,上述隔离片57包括第一隔离片572和与第一隔离片572滑动连接的 第二隔离片573,第一隔离片572固定于固定杆571上,第二隔离片573嵌于 凹槽541内。这样,当窗扇51与窗框52的高度不同时,可调节第一、第二隔 离片571、 572之间的连接长度,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上述实施例中,推拉窗50为窗扇51左右移动的推拉窗,作为本技术 的另一种实施例,推拉窗50为窗扇51上下移动的推拉窗,窗扇51向上拉开一 定间距,室内机3和室外机4同样设置于推拉窗50的内外侧,其安装固定方式 与前一实施例相似,同样于窗扇51与窗框52之间的间距内设置连接板13,用 于连接室内机底盘11和室外机底盘12,于室内机底盘11和室外机底盘12分 别设置固定支架14,通过固定件15将固定支架固定于墙体1上。本实施例与 前一实施例不同点在于,窗扇51与窗框52的底边框521之间设置有第四支架 6,第一支架53固定于窗框52的侧边框522与第四支架6之间,而隔离片57 的一端固定于一第五支架7上,另一端固定于推拉窗50上,该第五支架7设置 于窗扇51与窗框52的底边框521之间,利用该隔离片57可以封闭推拉窗50 右侧的开放空间。室内机底盘11和室外机底盘12通过连接并反13连接为一体后,通过固定支 架14来支撑室内机3和室外机4。由于固定支架14是通过固定件15压紧于墙 体上固定的,拆卸固定支架14时只要*>开固定件15,即可取下固定支架14, 与现有技术中打孔安装固定支架14相比,本技术方案安装拆卸空调更加方便,7且不会损伤墙体l。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具有室内机底盘,所述室外机具有室外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设置于一窗户的内侧,所述室外机设置于所述窗户的外侧,于所述室内机底盘与室外机底盘之间连接有一连接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仁赵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陈启仁赵志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