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水口快速闸门通气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88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水口快速闸门通气孔结构,包括坝体;在坝体顶面的检修平台上设有沿坝体长度方向设置的一组闸门井,每个闸门井均与坝体底部的隧洞相通;闸门井下游面与隧洞的连接处上方设有门楣;在检修平台上每个闸门井下游侧均设有沿坝体长度方向水平布置的横向廊道;每条横向廊道底部均设有一组垂直气孔;垂直气孔下端与门楣下游侧的隧洞顶部相通;每条垂直气孔上端的横向廊道下游侧均设有水平气孔;水平气孔与坝体下游面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减小了进水口快速闸门动水关闭时检修平台上的风速,保障了运行人员的安全,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A kind of air hole structure of quick gate of water in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水口快速闸门通气孔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水口快速闸门通气孔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进水口快速闸门,其通气孔从下游侧门楣底部延伸至顶部检修平台与大气连通,其顶部检修平台需在通气孔四周设置护栏防护,这有时会影响交通,且在进水口快速闸门动水关闭时,空气通过顶部检修平台进出气口流入通气孔,这对于孔口尺寸不大、运行水头较低的进水口快速闸门,顶部检修平台进出气口的风速不大,对顶部检修平台上的运行人员安全影响不大,但对于闸门孔口尺寸大、运行水头高的进水口快速闸门,顶部检修平台进出气口的风速较大,会对运行人员的安全造成危害,所以,现有的技术还是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水口快速闸门通气孔结构,以有效减小进水口快速闸门动水关闭时检修平台上的风速,从而确保运行人员的安全和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进水口快速闸门通气孔结构,包括坝体;在坝体顶面的检修平台上设有沿坝体长度方向设置的一组闸门井,每个闸门井均与坝体底部的隧洞相通;闸门井下游面与隧洞的连接处上方设有门楣;在检修平台上每个闸门井下游侧均设有沿坝体长度方向水平布置的横向廊道;每条横向廊道底部均设有一组垂直气孔;垂直气孔下端与门楣下游侧的隧洞顶部相通;每条垂直气孔上端的横向廊道下游侧均设有水平气孔;水平气孔与坝体下游面相通。前述进水口快速闸门通气孔结构中,所述横向廊道是顶面为圆弧面,底面为平面的门形结构,横向廊道两端与大气相通。前述进水口快速闸门通气孔结构中,所述水平气孔两端均为倒有圆角的喇叭口;水平气孔沿坝体长度方向的位置与垂直气孔位置对应。前述进水口快速闸门通气孔结构中,在所述垂直气孔内设有垂直气管;在水平气孔内设有水平气管。前述进水口快速闸门通气孔结构中,所述水平气管两端均为喇叭口。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进水口快速闸门的通气孔通过在坝体顶部检修平台的横向廊道及其水平气孔与大气连通,顶部检修平台为平整封闭结构,不影响交通,现场人员行走方便,且在进水口快速闸门动水关闭时,空气通过横向廊道及其水平气孔对垂直气孔进行补气,空气通过顶部检修平台下部横向两侧及下游侧进入,运行人员在顶部检修平台无气流干扰影响,有效保障了运行人员的安全;此外,横向廊道顶部圆弧或拱形,有利于空气流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标记如下:1-坝体、2-检修平台、3-闸门井、4-隧洞、5-门楣、6-横向廊道、7-垂直气孔、8-水平气孔、9-圆弧面、10-平面、11-喇叭口、12-垂直气管、13-水平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进水口快速闸门通气孔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坝体1;在坝体1顶面的检修平台2上设有沿坝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一组闸门井3,每个闸门井3均与坝体底部的隧洞4相通;闸门井3下游面与隧洞4的连接处上方设有门楣5;其特征在于:在检修平台2上每个闸门井3下游侧均设有沿坝体1长度方向水平布置的横向廊道6;每条横向廊道6底部均设有一组垂直气孔7;垂直气孔7下端与门楣5下游侧的隧洞4顶部相通;每条垂直气孔7上端的横向廊道6下游侧均设有水平气孔8;水平气孔8与坝体1下游面相通。横向廊道6是顶面为圆弧面9,底面为平面10的门形结构,横向廊道6两端与大气相通。水平气孔8两端均为倒有圆角的喇叭口11;水平气孔8沿坝体1长度方向的位置与垂直气孔7位置对应。如图2所示,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在垂直气孔7内可设置垂直气管12,在水平气孔8内可设置水平气管13;将水平气管13两端均制作为喇叭口11即成。实施例1本例如图1所示,是在闸门井3下游侧顶部的检修平台2下部设置横向廊道6;横向廊道6为顶部圆弧面9,下部为平面10;横向廊道6通过两端的进出气孔及下游侧的水平气孔8与大气连通;横向廊道6通过底部设置的一列垂直气孔7引至门楣5下游侧底部与隧洞4连通;水平气孔8两端倒圆角形成喇叭口11。实施例2本例如图2所示,本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通过坝体1内预埋的垂直气管12代替垂直气孔7;坝体1内预埋的水平气管13代替水平气孔8;水平气管13两端均为喇叭口11。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本专利技术进水口快速闸门的通气孔通过在坝体顶部检修平台的横向廊道及其水平气孔与大气连通,顶部检修平台为平整封闭结构,不影响交通,现场人员行走方便,且在进水口快速闸门动水关闭时,空气通过横向廊道及其水平气孔对垂直气孔进行补气,空气通过顶部检修平台下部横向两侧及下游侧进入,运行人员在顶部检修平台无气流干扰影响,有效保障了运行人员的安全;此外,横向廊道顶部圆弧或拱形,有利于空气流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水口快速闸门通气孔结构,包括坝体(1);在坝体(1)顶面的检修平台(2)上设有沿坝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一组闸门井(3),每个闸门井(3)均与坝体底部的隧洞(4)相通;闸门井(3)下游面与隧洞(4)的连接处上方设有门楣(5);其特征在于:在检修平台(2)上每个闸门井(3)下游侧均设有沿坝体(1)长度方向水平布置的横向廊道(6);每条横向廊道(6)底部均设有一组垂直气孔(7);垂直气孔(7)下端与门楣(5)下游侧的隧洞(4)顶部相通;每条垂直气孔(7)上端的横向廊道(6)下游侧均设有水平气孔(8);水平气孔(8)与坝体(1)下游面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水口快速闸门通气孔结构,包括坝体(1);在坝体(1)顶面的检修平台(2)上设有沿坝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一组闸门井(3),每个闸门井(3)均与坝体底部的隧洞(4)相通;闸门井(3)下游面与隧洞(4)的连接处上方设有门楣(5);其特征在于:在检修平台(2)上每个闸门井(3)下游侧均设有沿坝体(1)长度方向水平布置的横向廊道(6);每条横向廊道(6)底部均设有一组垂直气孔(7);垂直气孔(7)下端与门楣(5)下游侧的隧洞(4)顶部相通;每条垂直气孔(7)上端的横向廊道(6)下游侧均设有水平气孔(8);水平气孔(8)与坝体(1)下游面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进水口快速闸门通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