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富金属相梯度结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4850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富金属相梯度结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富金属相梯度结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镍10~20%、钴10~20%、碳化钼5~10%和碳化钨10~20%,余量为TiC

A metal rich gradient structure titanium carbonitride based cerme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金属相梯度结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陶瓷
,具体涉及一种富金属相梯度结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因其具有高硬度与红硬性、低比重、高耐磨耐蚀性等优异性能,被视为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在刀具、模具、耐磨耐蚀零件等领域的理想替代材料之一。对金属陶瓷材料而言,粘结相含量较高、硬质陶瓷相含量较低的材料其硬度低而韧性高,硬质相含量较高、粘结相含量较低的材料其硬度高而韧性差。所以鉴于均匀金属陶瓷这种矛盾特性局限性制约了其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扩大,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硬质合金提出的“双高”(高硬度、高韧性)要求。一方面,由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强韧性和加工性能欠佳,将其与韧性较高、可承受冲击载荷大的钢等金属材料连接可发挥各自的优势。然而,由于金属陶瓷的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屈服极限、泊松比等物理力学性能与金属材料和钎料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钎焊界面处易产生较大的残余热应力。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提高金属陶瓷切削工具的使用寿命和切削性能提高加工效率,通常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和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在基体上涂覆一层或多层硬度高、耐磨性好的非金属化合物的涂层结构,结合了基体高强度、高韧性和涂层高硬度、高耐磨性的优点。但是,切削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使刀具温度升高,在冷却的过程中由于涂层基体与涂层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热应力,当应力过大时会在合金中产生裂纹。因此,在金属陶瓷基体表面构建成分和厚度可控的富金属相、贫陶瓷相的梯度层,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均质金属陶瓷存在的问题。表面富金属相梯度层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能从金属陶瓷基体内部到表面呈连续梯度变化,其具有与金属钎料更加接近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以消除金属陶瓷与金属钎料层之间的宏观界面,提高金属陶瓷/钎料界面微观组织结构与物理力学性能的连续性,显著改善了金属陶瓷与钎料之间的组织和性能的匹配性,进而达到缓解界面残余应力的目的。该梯度层也利于硬质涂层与金属陶瓷基体的结合,可在涂层中形成韧性缓冲区,当裂纹扩展到该区时,由于其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可以吸收裂纹扩展时的能量,能够有效的阻止涂层中形成的裂纹向合金内部扩展、提高界面结合强度和降低界面应力集中,延长合金切削工具的使用寿命。目前,含氮金属陶瓷多是通过脱两步脱N烧结(致密化烧结+脱氮处理)或叠层构造的方法在金属陶瓷表面构建富金属梯度结构,该方法存在工艺复杂、烧结效率不高、梯度层结构和成分连续性低等问题,所得金属陶瓷产品结构发生变形,且力学性能的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富金属相梯度结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烧结效率更高,梯度层结构和成分连续性高,所得金属陶瓷不发生结构变形,力学性能较好,有效解决了烧结效率不高、梯度层结构和成分连续性低和产品结构变形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富金属相梯度结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镍10~20%、钴10~20%、碳化钼5~10%和碳化钨10~20%,余量为TiC0.7N0.3。进一步,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镍15%、钴15%、碳化钼8%和碳化钨16%,余量为TiC0.7N0.3。进一步,镍和钴重量比为1:1~2。进一步,碳化钼和碳化钨重量比为1:1~3。进一步,镍粒度为1~2.5μm,钴粒度为1~2.5μm,碳化钼粒度为1~2μm、碳化钨粒度为1~2μm,TiC0.7N0.3粒度为0.8~2.5μm。上述富金属相梯度结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称取镍、钴、碳化钼、碳化钨和TiC0.7N0.3,混合均匀后得混合粉;(2)将步骤(1)所得混合粉在60~120r/min速度下球磨48~72h,过滤后在90~120℃温度下真空干燥2~5h,再次过滤后制粒,压制成型得陶瓷生胚;(3)将步骤(2)所得陶瓷生胚在350~650℃温度下一次烧结2~5h,然后在850~1050℃温度下二次烧结2~3h,再在1380~1480℃温度下三次烧结2~3h,冷却后得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其中,一次烧结时,真空度为15~20Pa;二次烧结时通入氮气,氮气压力为0.5~2KPa;三次烧结时通入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气体,二氧化碳和氢气气体流量比为1:1,混合气体压力为10~15MPa。进一步,步骤(2)中球磨时,球磨介质为120号溶剂汽油,加入量为0.8~1.5mL/g,研磨球为直径6~8mm含8wt%钴的碳化钨合金球,球料比为5~15:1,并加入占混合粉5~10wt%石蜡。进一步,球磨后经200~400目筛网过滤,干燥后经600~800目筛网再次过滤。进一步,真空干燥时,真空度为1~5Pa,压制成型时压力为200~500MPa。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富金属相梯度结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烧结效率更高,控制烧结体系的碳活度,通过一步脱碳烧结的方式,将金属陶瓷的致密化过程与梯度处理合二为一梯度层结构和成分连续性高,所得金属陶瓷表面结构和成分可控的连续富金属相梯度层,不发生结构变形,力学性能较好,有效解决了烧结效率不高、梯度层结构和成分连续性低和产品结构变形等问题。2、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烧结过程中的脱碳气氛会引起金属陶瓷表面与内部的碳势差,内部碳势高于表层,碳元素从内部向外部迁移;根据金属陶瓷相图,体系中碳含量越低,出现液相的温度越高,液相数量越少;内部液相量大于表层,导致金属粘结相随碳元素迁移而发生从内部向表面的体积扩散;钛/钼/钨等元素因与碳元素有强烈的热力学耦合作用,为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而向内部扩散;最终在金属陶瓷表面形成富金属相、贫陶瓷相的梯度结构,如图1所示。这种表面梯度层成分连续性高,韧性较好,其形成过程是基于烧结气氛控制而无需其他特殊处理,成分改变只涉及金属陶瓷表层而不会影响整体材料的性能。3、烧结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1)350~650℃温度下一次烧结:脱掉成型剂石蜡,因为金属陶瓷密度低,同质量下粉末颗粒数量多,为提高金属陶瓷的压制性能,金属陶瓷中成型剂石蜡的加入量多于硬质合金,所以脱成型剂的温度更高,时间稍长。由于石蜡高温挥发出气体,并且温度较低(≤800℃)氧化作用不明显,所以在较低真空度下(≥15Pa)进行脱成型剂烧结。(2)在850~1050℃微压氮气条件下进行二次烧结(固相烧结),氮气压力0.5~2KPa,起到初步致密化的作用,补充烧结体系的氮含量,保证脱碳反应后Ti-C-N体系的稳定,有利于脱碳烧结反应的进行,为液相烧结做准备。(3)在1380~1480℃温度下的进行三次烧结(液相脱碳烧结),烧结体系完全致密化,并且保温时间稍长,有利于镍、钴、碳等原子往表层的扩散,钛、钨等原子往内部扩散,形成梯度层;另外,由于本烧结体系原子扩散明显,基体变形、烧结应力趋势较大,长时间保温、低的升温速度(1~2℃/min),有利于烧结变形的控制与烧结应力的释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富金属相梯度结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镍10~20%、钴10~20%、碳化钼5~10%和碳化钨10~20%,余量为Ti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金属相梯度结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镍10~20%、钴10~20%、碳化钼5~10%和碳化钨10~20%,余量为TiC0.7N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金属相梯度结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镍15%、钴15%、碳化钼8%和碳化钨16%,余量为TiC0.7N0.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金属相梯度结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镍和钴重量比为1:1~2。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金属相梯度结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钼和碳化钨重量比为1:1:3。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金属相梯度结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粒度为1~2.5μm,钴粒度为1~2.5μm,碳化钼粒度为1~2μm、碳化钨粒度为1~2μm,TiC0.7N0.3粒度为0.8~2.5μm。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富金属相梯度结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镍、钴、碳化钼、碳化钨和TiC0.7N0.3,混合均匀后得混合粉;
(2)将步骤(1)所得混合粉在60~120r/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维财王杰王宗元樊坤阳李玉和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