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连体式耐冲击前防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70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连体式耐冲击前防撞梁,包括拱形前梁、缓冲吸能盒件、内增强抗撞柱、增厚L形连接板、小折卡板和上连板,拱形前梁的内侧上下方有弧形增厚曲面,缓冲吸能盒件底部焊接固定在拱形前梁左右内侧,内增强抗撞柱固定在缓冲吸能盒件内侧底部,内增强抗撞柱的底部与拱形前梁内侧连为一体,增厚L形连接板与缓冲吸能盒件的上顶部焊接连为一体,上连板和小折卡板分别焊接固定在拱形前梁的上下侧面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整合连接一体式机构,取消了多处螺栓固定连接,确保碰撞时拱形前梁内侧只会内陷不会断裂,确保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抗碰撞性能优良。

An integrated impact resistant front impact beam for automobi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连体式耐冲击前防撞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体式前防撞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连体式耐冲击前防撞梁,属于车辆前梁结构组件领域。
技术介绍
汽车前梁将汽车的左右两侧相关结构组件紧固连接在一起,是汽车的底盘框架中车身方向前端的主要受力机构组件,汽车前梁是车桥和车辆底盘的重要组成构件,汽车前梁的内侧通常安装空调系统,外侧安装进风栏栅,底部两侧安装挡泥水护板。在汽车的前端受到撞击时,汽车前梁是重要的受力机构,特别是家用轿车的前梁是前方碰撞的主要防护结构。但是,普通的前梁结构组件存在以下问题:1,整体设计不合理,在进行车辆碰撞测试时,拱形前梁内侧容易断裂,还存在一些生产制造厂为了空调系统的安装方便,直接在拱形前梁正面加工安装孔,导致拱形前梁抗撞击性能大幅下降;2,前梁结构组件中的缓冲吸能盒件采用螺栓卡合固定连接的方式,缓冲吸能盒件与车辆底盘之间的连接板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方式,这个区域车辆在前梁发生正面碰撞时,因为剪切力的存在导致螺栓容易断裂,使缓冲吸能盒件以及连接板,不能对撞击力进行有效合理地后传,不能消除大部分撞击力的危害;3,前梁结构组件中的缓冲吸能盒件设计不合理,缓冲吸能盒件与拱形前梁整体连接区域设计不合理,使得缓冲吸能盒件变形恢复性能差,抵消撞击能力差。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连体式耐冲击前防撞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连体式耐冲击前防撞梁,采用整合连接一体式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取消了多处螺栓固定连接,确保碰撞时拱形前梁内侧只会内陷不会断裂,确保本专利技术整体抗碰撞性能优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连体式耐冲击前防撞梁,包括拱形前梁、缓冲吸能盒件、内增强抗撞柱、增厚L形连接板、小折卡板和上连板,拱形前梁的内侧上下方都有弧形增厚曲面,缓冲吸能盒件底部焊接固定在拱形前梁的左右内侧,所述缓冲吸能盒件有两个,两个缓冲吸能盒件沿拱形前梁的中轴垂线对称,所述内增强抗撞柱为增厚圆柱形,内增强抗撞柱固定在缓冲吸能盒件内侧底部,内增强抗撞柱的底部与拱形前梁内侧连为一体,增厚L形连接板与缓冲吸能盒件的上顶部焊接连为一体,所述小折卡板和上连板分别焊接固定在拱形前梁的上下侧面外侧。优选地,所述缓冲吸能盒件中间区域外侧与拱形前梁外侧边连接处有外包合增强焊接扣板,焊接扣板将缓冲吸能盒件中间外侧与拱形前梁侧面沿边连为一体,所述缓冲吸能盒件中间区域内侧有两个弧形缓冲槽,缓冲吸能盒件中间区域外侧有一个弧形缓冲槽。优选地,所述拱形前梁的左右内侧焊接固定缓冲吸能盒件底部处有通孔,内增强抗撞柱一端穿装在此通孔处,内增强抗撞柱外侧与通孔周围焊接连为一体。优选地,所述增厚L形连接板的上端面有外扣增强翻边。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对拱形前梁、缓冲吸能盒件、内增强抗撞柱、增厚L形连接板、小折卡板和上连板进行优化设计组合,制造出了一种汽车连体式耐冲击前防撞梁。本专利技术为整合连接一体式结构,减少了螺栓固定连接,取消了普通缓冲吸能盒件采用螺栓卡合固定连接的方式,取消了普通缓冲吸能盒件与增厚L形连接板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方式,拱形前梁内侧上下方增厚曲面设计,解决了碰撞时拱形前梁内侧断裂的问题,确保碰撞时拱形前梁内侧只会内陷不会断裂,内增强抗撞柱设计能够增加拱形前梁整体抗撞性能,提高缓冲吸能盒件的缓冲吸能和变形恢复性能,确保本专利技术整体抗碰撞性能优良。同时,小折卡板和上连板能够满足空调系统和进风栏栅的安装需要,不必在拱形前梁正面加工安装孔。本专利技术适合在制作车辆前梁组件时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前侧视方向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后侧视方向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缓冲吸能盒件与拱形前梁连接区域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内增强抗撞柱与缓冲吸能盒件、拱形前梁连接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附图:一种汽车连体式耐冲击前防撞梁,包括拱形前梁1、缓冲吸能盒件3、内增强抗撞柱6、增厚L形连接板2、小折卡板4和上连板5,拱形前梁1的内侧上下方都有弧形增厚曲面101,缓冲吸能盒件3底部焊接固定在拱形前梁1的左右内侧,所述缓冲吸能盒件2有两个,两个缓冲吸能盒件2沿拱形前梁1的中轴垂线对称,所述内增强抗撞柱6为增厚圆柱形,内增强抗撞柱6固定在缓冲吸能盒件3内侧底部,内增强抗撞柱6的底部与拱形前梁1内侧连为一体,增厚L形连接板2与缓冲吸能盒件3的上顶部焊接连为一体,所述小折卡板4和上连板5分别焊接固定在拱形前梁1的上下侧面外侧。优选地,所述缓冲吸能盒件3中间区域外侧与拱形前梁1外侧边连接处有外包合增强焊接扣板301,焊接扣板301将缓冲吸能盒件3中间外侧与拱形前梁1侧面沿边连为一体,所述缓冲吸能盒件3中间区域内侧有两个弧形缓冲槽302,缓冲吸能盒件3中间区域外侧有一个弧形缓冲槽302。优选地,所述拱形前梁1的左右内侧焊接固定缓冲吸能盒件3底部处有通孔,内增强抗撞柱6一端穿装在此通孔处,内增强抗撞柱6外侧与通孔周围焊接连为一体。优选地,所述增厚L形连接板2的上端面有外扣增强翻边201。本专利技术为整合连接一体式结构,减少了螺栓固定连接,取消了普通缓冲吸能盒件采用螺栓卡合固定连接的方式,取消了普通缓冲吸能盒件3与增厚L形连接板2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方式,拱形前梁1内侧上下方增厚曲面设计,解决了碰撞时拱形前梁1内侧断裂的问题,确保碰撞时拱形前梁1内侧只会内陷不会断裂,内增强抗撞柱6设计能够增加拱形前梁1整体抗撞性能,提高缓冲吸能盒件2的缓冲吸能和变形恢复性能,确保本专利技术整体抗碰撞性能优良。同时,小折卡板4和上连板5能够满足空调系统和进风栏栅的安装需要,不必在拱形前梁1正面加工安装孔。本专利技术适合在制作车辆前梁组件时推广使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连体式耐冲击前防撞梁,包括拱形前梁、缓冲吸能盒件、内增强抗撞柱、增厚L形连接板、小折卡板和上连板,拱形前梁的内侧上下方都有弧形增厚曲面,缓冲吸能盒件底部焊接固定在拱形前梁的左右内侧,所述缓冲吸能盒件有两个,两个缓冲吸能盒件沿拱形前梁的中轴垂线对称,所述内增强抗撞柱为增厚圆柱形,内增强抗撞柱固定在缓冲吸能盒件内侧底部,内增强抗撞柱的底部与拱形前梁内侧连为一体,增厚L形连接板与缓冲吸能盒件的上顶部焊接连为一体,所述小折卡板和上连板分别焊接固定在拱形前梁的上下侧面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连体式耐冲击前防撞梁,包括拱形前梁、缓冲吸能盒件、内增强抗撞柱、增厚L形连接板、小折卡板和上连板,拱形前梁的内侧上下方都有弧形增厚曲面,缓冲吸能盒件底部焊接固定在拱形前梁的左右内侧,所述缓冲吸能盒件有两个,两个缓冲吸能盒件沿拱形前梁的中轴垂线对称,所述内增强抗撞柱为增厚圆柱形,内增强抗撞柱固定在缓冲吸能盒件内侧底部,内增强抗撞柱的底部与拱形前梁内侧连为一体,增厚L形连接板与缓冲吸能盒件的上顶部焊接连为一体,所述小折卡板和上连板分别焊接固定在拱形前梁的上下侧面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连体式耐冲击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守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皓东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