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塔加工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63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塔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通信塔加工机器人,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可将无缝钢管的根部由对应的动内夹持机构和动外夹持机构,并对其进行夹持,随后再继续向前推进使根部插入到对应的静内夹持机构和静外夹持机构之间,随后启动打磨装置,并驱动移动机构带动钢管进行运动以进行无缝钢管的除锈打磨,且可根据锈斑位置开闭打磨装置,将钢管移动至需打磨的位置,再进行打磨,还可同时打磨加工四根钢管,提高处理效率。

A robot for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塔加工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塔加工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通信塔加工机器人。
技术介绍
现今通信塔多由无缝钢管搭建而成,而在无缝钢管的加工过程中,一些钢管可能在加工过程中或运输过程中产生锈斑,这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处理,例如公开号为CN209095267U的一种高频焊管加工用除锈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壁上固定连接有龙门支架,所述龙门支架内顶壁上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且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与龙门支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套接有移动块,所述龙门支架内顶壁上设置有与移动块滑动连接的限位槽,所述移动块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打磨件,所述龙门支架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龙门支架的左右内壁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该装置在进行除锈工作时,是将无缝钢管全部插入到装置内对钢管进行全方位的除锈作业,根据需求有选择性的对钢管的位置进行除锈处理,进而会产生无效打磨,且只能对一支钢管进行除锈处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塔加工机器人,可以将无缝钢管由根部逐步进行全方位的除锈处理,且可根据需求对无缝钢管进行有选择的除锈处理,还可同时处理四根无缝钢管,加工处理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通信塔加工机器人,包括底座和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打磨装置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前侧,该通信塔加工机器人还包括定位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和移动机构均设置有支撑立板、电机动力机构、传动齿轮和支撑底座,所述支撑立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传动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传动齿轮设置有四个,四个传动齿轮周向均匀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立板的中部,所述驱动底座上设置有一组驱动结构,所述定位机构的支撑支撑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前端,上述驱动结构的前端与该支撑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机构的支撑底座滑动连接在所述驱动底座上,上述驱动结构与该支撑底座传动连接,所述定位机构还设置有四个静内夹持机构和四个静外夹持机构,所述四个静内夹持机构周向均匀设置在相应支撑立板的外侧,所述四个静外夹持机构周向均匀设置在相应支撑立板的内侧,同位置的静内夹持机构和静外夹持机构构成一组,所述移动机构对应定位机构的相同位置上还设置有四个动内夹持机构和四个动外夹持机构,所述电机动力机构与相应的传动齿轮、动内夹持机构和静内夹持机构传动连接,且传动齿轮与所述相应的动外夹持机构和静外夹持机构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通信塔加工机器人,所述底座包括底板、滑道、电机Ⅰ和螺杆,所述滑道设置有两个,两个滑道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电机Ⅰ设置有两个,两个电机Ⅰ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螺杆,两个螺杆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滑道上,两个电机Ⅰ和两个螺杆构成上述驱动结构,所述定位机构的支撑底座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滑道的前端,两个螺杆的前端分别与该支撑底座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机构的支撑底座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两个滑道内,两个螺杆分别与该支撑底座的左右两侧通过螺纹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通信塔加工机器人,所述支撑底座包括连接板、电机支撑板和连接块,所述电机支撑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中部,所述连接块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机构的两个连接块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滑道的前端,且两个连接块分别与两个螺杆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机构的两个连接块分别与两个螺杆通过螺纹传动连接,所述电机动力机构固定连接在相应的电机支撑板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通信塔加工机器人,所述支撑立板包括立板、内滑道、外滑道、通道、十字板、安装块、顶角板和转管,所述立板的一面的内侧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内滑道,其外侧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外滑道,同侧的两个内滑道和外滑道之间均设置有通道,所述十字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的中部,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十字板的中部,所述立板的四角处均设置有顶角板,所述立板的另一面对应通道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转管,所述动内夹持机构和静内夹持机构滑动连接在相应的内滑道内,所述动外夹持机构和静外夹持机构滑动连接在相应的外滑道内,所述电机动力机构包括电机Ⅱ、齿轮Ⅱ和凸轮,所述齿轮Ⅱ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Ⅱ的输出轴上,所述凸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齿轮Ⅱ上,所述齿轮Ⅱ与相应的传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通信塔加工机器人,所述动内夹持机构包括滑板Ⅰ、弹簧Ⅰ、内夹板Ⅰ和滚轮Ⅰ,所述滑板Ⅰ滑动连接在相应的内滑道内,所述滑板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Ⅰ,所述弹簧Ⅰ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相应的安装块上,所述滑板Ⅰ的另一端设置有内夹板Ⅰ,所述内夹板Ⅰ内侧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Ⅰ,所述滑板Ⅰ的内端与相应的凸轮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通信塔加工机器人,所述静内夹持机构包括滑板Ⅱ、弹簧Ⅱ、内夹板Ⅱ和橡胶层Ⅰ,所述滑板Ⅱ滑动连接在相应的内滑道内,所述滑板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Ⅱ,所述弹簧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相应的安装块上,所述滑板Ⅱ的另一端设置有内夹板Ⅱ,所述内夹板Ⅱ内侧设置有橡胶层Ⅰ,所述滑板Ⅱ的内端与相应的凸轮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通信塔加工机器人,所述动外夹持机构包括L形滑板Ⅰ、外夹板Ⅰ、滚轮Ⅱ、转杆Ⅰ、连杆Ⅰ、转环Ⅰ和齿Ⅰ,所述L形滑板Ⅰ滑动连接在相应的外滑道内,所述外夹板Ⅰ设置在L形滑板Ⅰ的一端,所述外夹板Ⅰ内侧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Ⅱ,所述L形滑板Ⅰ的另一端连接有转杆Ⅰ,所述转杆Ⅰ穿滑于相应的顶角板内,所述连杆Ⅰ的两端分别与转杆Ⅰ和转环Ⅰ转动连接,所述转环Ⅰ转动连接在相应的转管上,所述转环Ⅰ的内侧设置有齿Ⅰ,所述转环Ⅰ的内侧与相应的传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通信塔加工机器人,所述动外夹持机构包括L形滑板Ⅱ、外夹板Ⅱ、橡胶层Ⅱ、转杆Ⅱ、连杆Ⅱ、转环Ⅱ和齿Ⅱ,所述L形滑板Ⅱ滑动连接在相应的外滑道内,所述外夹板Ⅱ设置在L形滑板Ⅱ的一端,所述外夹板Ⅱ内侧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有橡胶层Ⅱ,所述L形滑板Ⅱ的另一端连接有转杆Ⅱ,所述转杆Ⅱ穿滑于相应的顶角板内,所述连杆Ⅱ的两端分别与转杆Ⅱ和转环Ⅱ转动连接,所述转环Ⅱ转动连接在相应的转管上,所述转环Ⅱ的内侧设置有齿Ⅱ,所述转环Ⅱ的内侧与相应的传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通信塔加工机器人,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支撑板、轨道、电机和打磨机构,所述两个支撑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前端的左右两端,所述轨道由固定滑块、半环架和滑道,所述半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滑块的内端,所述滑道设置在半环架上,所述支撑板上侧和下侧均扣合有两个轨道,进而构成两个完整轨道,每个完整轨道上均设置有一电机且滑动连接有一打磨机构,所述电机与所述打磨机构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通信塔加工机器人,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滑座、齿环和打磨块,所述滑座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塔加工机器人,包括底座(1)和打磨装置(4),所述打磨装置(4)设置有两个,两个打磨装置(4)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前侧,其特征在于:该通信塔加工机器人还包括定位机构(2)和移动机构(3),所述定位机构(2)和移动机构(3)均设置有支撑立板(5)、电机动力机构(6)、传动齿轮(8)和支撑底座(10),所述支撑立板(5)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10)上,所述传动装置(6)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10)上,所述传动齿轮(8)设置有四个,四个传动齿轮(8)周向均匀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立板(5)的中部,所述驱动底座(1)上设置有一组驱动结构,所述定位机构(2)的支撑支撑底座(10)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前端,上述驱动结构的前端与该支撑底座(10)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机构(3)的支撑底座(10)滑动连接在所述驱动底座(1)上,上述驱动结构与该支撑底座(10)传动连接,所述定位机构(2)还设置有四个静内夹持机构(11)和四个静外夹持机构(12),所述四个静内夹持机构(11)周向均匀设置在相应支撑立板(5)的外侧,所述四个静外夹持机构(12)周向均匀设置在相应支撑立板(5)的内侧,同位置的静内夹持机构(11)和静外夹持机构(12)构成一组,所述移动机构(3)对应定位机构(2)的相同位置上还设置有四个动内夹持机构(7)和四个动外夹持机构(9),所述电机动力机构(6)与相应的传动齿轮(8)、动内夹持机构(7)和静内夹持机构(11)传动连接,且传动齿轮(8)与所述相应的动外夹持机构(9)和静外夹持机构(12)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塔加工机器人,包括底座(1)和打磨装置(4),所述打磨装置(4)设置有两个,两个打磨装置(4)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前侧,其特征在于:该通信塔加工机器人还包括定位机构(2)和移动机构(3),所述定位机构(2)和移动机构(3)均设置有支撑立板(5)、电机动力机构(6)、传动齿轮(8)和支撑底座(10),所述支撑立板(5)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10)上,所述传动装置(6)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10)上,所述传动齿轮(8)设置有四个,四个传动齿轮(8)周向均匀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立板(5)的中部,所述驱动底座(1)上设置有一组驱动结构,所述定位机构(2)的支撑支撑底座(10)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前端,上述驱动结构的前端与该支撑底座(10)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机构(3)的支撑底座(10)滑动连接在所述驱动底座(1)上,上述驱动结构与该支撑底座(10)传动连接,所述定位机构(2)还设置有四个静内夹持机构(11)和四个静外夹持机构(12),所述四个静内夹持机构(11)周向均匀设置在相应支撑立板(5)的外侧,所述四个静外夹持机构(12)周向均匀设置在相应支撑立板(5)的内侧,同位置的静内夹持机构(11)和静外夹持机构(12)构成一组,所述移动机构(3)对应定位机构(2)的相同位置上还设置有四个动内夹持机构(7)和四个动外夹持机构(9),所述电机动力机构(6)与相应的传动齿轮(8)、动内夹持机构(7)和静内夹持机构(11)传动连接,且传动齿轮(8)与所述相应的动外夹持机构(9)和静外夹持机构(12)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塔加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1-1)、滑道(1-2)、电机Ⅰ(1-3)和螺杆(1-4),所述滑道(1-2)设置有两个,两个滑道(1-2)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1)的两侧,所述电机Ⅰ(1-3)设置有两个,两个电机Ⅰ(1-3)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螺杆(1-4),两个螺杆(1-4)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滑道(1-2)上,两个电机Ⅰ(1-3)和两个螺杆(1-4)构成上述驱动结构,所述定位机构(2)的支撑底座(10)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滑道(1-2)的前端,两个螺杆(1-4)的前端分别与该支撑底座(10)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机构(3)的支撑底座(10)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两个滑道(1-2)内,两个螺杆(1-4)分别与该支撑底座(10)的左右两侧通过螺纹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塔加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0)包括连接板(10-1)、电机支撑板(10-2)和连接块(10-3),所述电机支撑板(10-2)设置于所述连接板(10-1)的中部,所述连接块(10-3)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块(10-3)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10-1)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机构(2)的两个连接块(10-3)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滑道(1-2)的前端,且两个连接块(10-3)分别与两个螺杆(1-4)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机构(3)的两个连接块(10-3)分别与两个螺杆(1-4)通过螺纹传动连接,所述电机动力机构(6)固定连接在相应的电机支撑板(10-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塔加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板(5)包括立板(5-1)、内滑道(5-2)、外滑道(5-3)、通道(5-4)、十字板(5-5)、安装块(5-6)、顶角板(5-7)和转管(5-8),所述立板(5-1)的一面的内侧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内滑道(5-2),其外侧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外滑道(5-3),同侧的两个内滑道(5-2)和外滑道(5-3)之间均设置有通道(5-4),所述十字板(5-5)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5-1)的中部,所述安装块(5-6)固定连接在所述十字板(5-5)的中部,所述立板(5-1)的四角处均设置有顶角板(5-7),所述立板(5-1)的另一面对应通道(5-4)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转管(5-8),所述动内夹持机构(7)和静内夹持机构(11)滑动连接在相应的内滑道(5-2)内,所述动外夹持机构(9)和静外夹持机构(12)滑动连接在相应的外滑道(5-3)内,所述电机动力机构(6)包括电机Ⅱ(6-1)、齿轮Ⅱ(6-2)和凸轮(6-3),所述齿轮Ⅱ(6-2)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Ⅱ(6-1)的输出轴上,所述凸轮(6-3)固定连接在所述齿轮Ⅱ(6-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雪娜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商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