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55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由外层面料、内层面料以及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固体颗粒组成;外层面料和内层面料都由阻燃纱线组成;外层面料远离内层面料的表面涂覆有防火涂层;内层面料整体被分为多个分层区域;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固体颗粒位于分层区域内部;多个分层区域可以保证固体颗粒不会聚集在一起,保证固体颗粒的密度分散均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遇明火或处于高温条件时会因受热而释放不燃性气体以达到快速灭火和保护消防员人身安全的作用,且防火涂层结构致密,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不燃性气体的溢出,保证火源附近的不燃性气体浓度不会快速变小,从而保证灭火效率。

A fire blanket that can release non combustible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涉及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
技术介绍
灭火毯是一种可用来隔绝火源的产品,其在火灾发生时可以用于熄灭火焰。现阶段的灭火毯常采用具有阻燃功能的材料制备成面料或者对现有的面料进行涂层处理。经此方法所制备的灭火毯能够具有一定的阻燃功能,其覆盖到火源处可以一定程度的隔绝空气,达到火源熄灭的效果。但在遇到大火源或者火源分布不平坦的情况下,此种类型的灭火毯不能够有效地隔绝空气从而降低氧气的浓度。常规灭火毯的灭火效率和灭火所适用的场景都亟待改善。因此,研究一种可以主动释放不燃性气体从而快速降低氧气浓度的灭火毯是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的灭火毯无法主动释放不燃性气体,从而使其在大火源或者火源分布不平坦的情况时,灭火效率不高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案如下: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由外层面料、内层面料以及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固体颗粒组成;外层面料和内层面料都由阻燃纱线组成;外层面料远离内层面料的表面涂覆有防火涂层(单面涂覆防火涂层即可达到较好的灭火效果,双面涂覆同样适用于本专利技术);内层面料整体被分为多个分层区域;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固体颗粒位于分层区域内部。本专利技术的灭火毯,采用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固体颗粒作为防火服的一部分,其起到释放不燃性气体的作用,达到火焰防护和灭火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灭火毯,通过在外层面料远离内层面料的表面涂覆防火涂层,阻碍了不燃性气体向远离火源方向的扩散,保证火源附近的不燃性气体浓度降低速度较慢,充分发挥了不燃性气体降低氧气浓度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中内层面料整体被分为若干个棋盘状的不连通的分层区域,在内层面料的织造过程中填充固体颗粒使得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固体颗粒位于分层区域内,分层区域的设置将固体颗粒固定在特定空间中,可以保证固体颗粒不会聚集在一起,保证固体颗粒的密度分散均匀,固体颗粒的密度大小可根据固体颗粒的大小以及不燃性气体的释放量等进行调整。由于该灭火毯是采用释放不燃性气体的方式来降低火源处氧气的浓度,因此火源的分布是否平坦对灭火的效率影响不大,本专利技术提升了灭火效率高,且解决了灭火毯的应用受限的问题。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如上所述的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外层面料的经向紧度和纬向紧度皆大于70%;内层面料的经向紧度和纬向紧度皆小于60%;本专利技术设计外层面料的经纬密度高于内层面料的目的是为了与防火涂层配合,进一步阻碍不燃性气体向远离火源的方向扩散,保证火源附近的不燃性气体浓度降低速度较慢,以达到较好的灭火效果。如上所述的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外层面料为机织平纹组织;内层面料为机织多层组织;内层面料为机织多层组织,机织结构紧密,可以有效隔绝温度,除机织多层组织外,内层面料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形成分层区域都可适用于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的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外层面料与内层面料在织造过程中接结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阻燃面料为在织造过程中形成一体的结构,结构更稳定,使得不燃性气体的释放过程稳定且均一。如上所述的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阻燃纱线为聚酰亚胺纱线,阻燃纱线的种类不限于此,可以是本质阻燃材料,也可以是改性阻燃材料,改性可以是共聚改性,也可以是共混改性等等,只要能达到阻燃目的都可适用于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的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防火涂层为防火PU涂层,防火涂层的种类不限于此,PU较为常用,因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如上所述的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固体颗粒为碳酸钙、碳酸氢钙、碳酸氢铵或者为氯化铵与亚硝酸钠的混合物,这些物质可以在高温或者明火条件下大量释放不燃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其他能够在受热条件下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物质同样适用于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的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用于放置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固体颗粒的分层区域具有双层组织结构,双层组织之间无接结纱线,可以实现分离;相连的分层区域之间通过换层组织连接,实现了不同分层区域的交替,使得分层区域间都互不干扰,实现了固体颗粒间不会聚集。未放置固体颗粒时,分层区域的上下两层织物呈平整状态,且相互接触,此时分层区域的上下层织物近似为正方形,当分层区域放置有固体颗粒后,上下两层织物被撑起,每平方厘米设置有4个分层区域,固体颗粒为圆柱状,高度为5mm,直径为5mm。如上所述的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固体颗粒在灭火毯上呈密集均匀分散,固体颗粒中设有多个圆柱状的孔隙(直径约为0.1mm),所有的孔隙自固体颗粒的中心沿径向呈辐射状分布,固体颗粒的孔隙率为38~42%,以保证孔隙间的固体较薄,固体颗粒受热后能够完全反应分解产生不燃性气体。以固体颗粒为碳酸氢钙为例,当温度超过100摄氏度后,碳酸氢钙极易分解。故将该灭火毯放置有固体颗粒的一面朝向火源放置,随着气温升高,碳酸氢钙固体颗粒的多孔隙结构可保证其快速地完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固体颗粒在灭火毯上呈密集均匀分散保证了灭火毯所覆盖的任何区域有火源时皆能触发不燃性气体的释放以稀释所覆盖区域的氧气浓度,达到熄灭火焰的效果。当碳酸氢钙固体颗粒受热后,二氧化碳在内层面料的可分离区域中不断增多,而外层面料涂覆的阻燃涂层透气性极低,阻挡了二氧化碳的溢出,随着可分离区域中的二氧化碳体积不断增大,二氧化碳从内层面料持续溢出,造成灭火毯内层面料一侧的二氧化碳浓度急速升高,达到熄灭火焰的效果。此外,普通灭火毯在进行不平整区域覆盖灭火时会因所覆盖区域凸起物体的支撑而留有空隙区域,火焰仍有足够的空气补充而不能够快速熄灭甚至会因燃烧时间过长损毁灭火毯,而可以主动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在此环境可正常使用,其主动释放不燃性气体仍能够迅速降低氧气浓度保证良好的灭火效果。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外层面料和内层面料是采用机织工艺一次织造完成的面料,结构更稳定,使得不燃性气体的释放过程稳定且均一;(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内层面料整体被分为若干个棋盘状的不连通的分层区域,可以保证固体颗粒不会聚集在一起,保证固体颗粒的密度分散均匀;当面料遇明火或处于高温条件时会因受热而释放不燃性气体以达到快速灭火和保护消防员人身安全的作用;(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在外层面料涂覆有防火涂层,结构致密,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不燃性气体的溢出,保证火源附近的不燃性气体浓度不会快速变小,从而保证灭火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层面料,2-内层面料,3-分层区域,4-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固体颗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其特征是:由外层面料、内层面料以及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固体颗粒组成;/n外层面料和内层面料都由阻燃纱线组成;外层面料远离内层面料的表面涂覆有防火涂层;内层面料整体被分为多个分层区域;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固体颗粒位于分层区域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其特征是:由外层面料、内层面料以及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固体颗粒组成;
外层面料和内层面料都由阻燃纱线组成;外层面料远离内层面料的表面涂覆有防火涂层;内层面料整体被分为多个分层区域;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固体颗粒位于分层区域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其特征在于,外层面料的经向紧度和纬向紧度皆大于70%;内层面料的经向紧度和纬向紧度皆小于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其特征在于,外层面料为机织平纹组织;内层面料为机织多层组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释放不燃性气体的灭火毯,其特征在于,外层面料与内层面料在织造过程中接结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姜崔桂新汪军方虹天万贤福傅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纺院浙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