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堆叠的单元式自动化储物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物柜,具体涉及一种可堆叠的单元式自动化储物柜。
技术介绍
现有的储物柜多是将抽屉设置在导轨上,通过手动推拉抽屉来实现储物柜的打开和关闭,这样的产品没有经过自动化改造,无法让使用者感到科技带来的便利。有些超市或者快递公司的储物柜自动化程度稍微高一些,但是这种储物柜却没有充分利用人体天然的特征信息来进行验证识别,而是采用扫描二维码或者输入序列号的验证方式来验证取件人的身份,验证通过后这种储物柜可以自动将柜门弹开,但是其储物仓无法伸出,还需要人手探入其中来取出物品,物品取出之后仍需要使用者将柜门复位,其自动化程度依然较低。以上两种传统的储物柜在制造出来后就确定了最大的储物容积,不能跟随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储物空间的扩展。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利用人体天然特征信息来进行身份认证、能自动打开和关闭储物柜柜门以及能自动将储物仓伸出和收回的储物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堆叠的单元式自动化储物柜,能够通过人脸面部信息来验证身份,自动打开和关闭储物柜的舱门,使储物仓伸出和收回;并且能够根据动态需求调整堆叠个数来改变储物容积;并且在使用中可以通过叠放来扩展容积;具有美观和便利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堆叠的单元式自动化储物柜,包括外壳30,所述外壳30的一端设置有底板1,所述外壳30的另一端内部设置有舱门机构46,所述舱门机构46与底板1之间设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堆叠的单元式自动化储物柜,包括外壳(30),所述外壳(30)的一端设置有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0)的另一端内部设置有舱门机构(46),所述舱门机构(46)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第一储物仓(7)和第二储物仓(10),所述第一储物仓(7)和第二储物仓(10)通过悬挂机构(47)悬挂在外壳(30)、舱门机构(46)与底板(1)围成的空间之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堆叠的单元式自动化储物柜,包括外壳(30),所述外壳(30)的一端设置有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0)的另一端内部设置有舱门机构(46),所述舱门机构(46)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第一储物仓(7)和第二储物仓(10),所述第一储物仓(7)和第二储物仓(10)通过悬挂机构(47)悬挂在外壳(30)、舱门机构(46)与底板(1)围成的空间之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堆叠的单元式自动化储物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机构(46)包括外舱门板(14)、中舱门板(13)和内舱门板(12);
所述外舱门板(14)的内圈与轴承(31)的外圈配合,所述轴承(31)的内圈与筒状把手(23)筒身一侧配合,所述筒状把手(23)筒身的中部与设置在外舱门板(14)靠近底板一侧的第三齿轮(15)固定连接,所述筒状把手(23)筒身的另一侧插入设置在中舱门板(13)靠近底板(1)一侧的第四齿轮(16)的内圈中;
所述外舱门板(14)上还设置有第一电机(19)、第二电机(20)、第一传动齿轮(37)和第二传动齿轮(38);第一电机(19)和第二电机(20)的动力输出轴上分别设有第一电机齿轮(17)和第二电机齿轮(18),第一电机齿轮(17)和第二电机齿轮(18)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37)和第二传动齿轮(38)啮合;第一传动齿轮(37)和第二传动齿轮(38)均与第三齿轮(15)啮合;
所述外舱门板(14)远离底板(1)的一侧设有摄像头(29);
所述中舱门板(13)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齿轮(16),中舱门板(13)上设有限位块(24),第四齿轮(16)靠近底板(1)的一侧设有夹持装置(43);所述限位块(24)穿过第四齿轮(16)上的行程孔(25),与夹持装置(43)相配合;第四齿轮(16)与若干个设置在中舱门板(13)上的叶扇齿轮(21)啮合,每个叶扇齿轮(21)同轴连接一片叶扇(22),叶扇(22)位于第四齿轮(16)与内舱门板(12)之间,可转动的固定在内舱门板(12)上;
所述内舱门板(12)的朝向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双孔挂耳(45b)和第四双孔挂耳(45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堆叠的单元式自动化储物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物仓(7)包括第一仓体(48),所述第一仓体(48)的两侧设置有内部穿过悬挂机构(47)的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的第一螺母座(32)和第二螺母座(33);所述第一仓体(48)的底部设置有内部穿过悬挂机构(47)的底部连杆的第一双孔挂耳(45a)和第三双孔挂耳(45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堆叠的单元式自动化储物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物仓(10)包括第二仓体(49),所述第二仓体(49)的顶部设置有内部穿过悬挂机构(47)的顶部连杆(9)的顶部挂耳(34);所述第二仓体(49)的两侧设置有挡块(11)和内部穿过悬挂机构(47)的中部连杆(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登峰,龙智勇,薛若含,范晓琨,张越然,向烨坤,林乐易,唐珂欣,胡蕴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