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435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座体和加热板以及感温装置,加热板设有通孔,感温装置设于座体上,包括:凸出于通孔的金属帽体,和设于金属帽体内侧的感温件,以及设于金属帽体与感温件间的绝缘件,感温装置还包括:壳体,呈管状,周向设有适于支撑壳体的弹性件,壳体底侧间隔设置有卡合部,适于与座体卡合,卡合部在壳体周向设有突起部,突起部沿背向金属帽体的方向逐渐减小。通过在壳体底侧上设置卡合部,减少感温装置的安装部件数和装配步骤,间隔设置的突起部的突出程度逐渐减小,在安装时便于进入安装位置,减小壳体的安装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A he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磁炉产品,感温包是内置于样机内,即感温包安装在微晶板下方,此设计方案存在感温不精准问题,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糊锅现象;同时,感温不精准问题使产品失去很多烹饪功能,如:煎牛排,煎鸡蛋等功能。针对这些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凸起感温包结构,电磁炉面板上开设有可供感温装置伸出的通孔,感温装置直接接触锅底,探测烹饪锅底的温度,这样的设置感温精准且可靠性高,解决旧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糊锅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8187577U的专利文件中提供一种传感器和电加热器,传感器包括:壳体,具有壳壁,壳壁围设出容纳空间,壳壁的至少部分设置为能够导热的导热壁,导热壁用于与被测对象接触;测温组件,位于容纳空间内;支撑件,与壳体相连接,支撑件包括:支撑部,与壳体连接;弹性抵靠部,与支撑部及测温组件抵靠;其中,支撑件支撑测温组件,并使测温组件与导热壁保持接触。传感器还包括连接件,设于壳体上,并与支撑件配合并将支撑件限位在壳体上。<br>但是,上述文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座体(1)和加热板(2)以及感温装置,所述加热板(2)设有通孔(21),所述感温装置设于所述座体(1)上,包括:凸出于所述通孔(21)的金属帽体(3),和设于所述金属帽体内侧的感温件(6),以及设于所述金属帽体(3)与所述感温件(6)间的绝缘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装置还包括:/n壳体(8),呈管状,周向设有适于支撑所述壳体(8)的弹性件(5),所述壳体(8)底侧间隔设置有卡合部(81),适于与所述座体(1)卡合,所述卡合部(81)在所述壳体(8)周向设有突起部(811),所述突起部(811)沿背向所述金属帽体(3)的方向逐渐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座体(1)和加热板(2)以及感温装置,所述加热板(2)设有通孔(21),所述感温装置设于所述座体(1)上,包括:凸出于所述通孔(21)的金属帽体(3),和设于所述金属帽体内侧的感温件(6),以及设于所述金属帽体(3)与所述感温件(6)间的绝缘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装置还包括:
壳体(8),呈管状,周向设有适于支撑所述壳体(8)的弹性件(5),所述壳体(8)底侧间隔设置有卡合部(81),适于与所述座体(1)卡合,所述卡合部(81)在所述壳体(8)周向设有突起部(811),所述突起部(811)沿背向所述金属帽体(3)的方向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与密封件(7)连接固定,所述密封件(7)包括:密封环(71)和密封圈(72),所述密封环(71)设于所述金属帽体(3)周向,与所述壳体(8)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71)中部设有环形槽(711),所述密封圈(72)的内侧嵌入所述环形槽(711)内,所述密封圈(72)外侧压接固定于所述加热板(2)和座体(1)间隙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帽体(3)包括围设出容置空间的顶壁(31)和侧壁(32),所述侧壁(32)上设有至少一个背向所述顶壁(31)延伸并带有朝向所述顶壁中心方向突出的挡片(322),所述挡片(322)适于与所述壳体(8)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4)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绝缘件(4)包括:
上顶面(41),抵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德华曾国豪林灵彪胡玉新陈俊祺钱宗华康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