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氧化碳净化焚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30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氧化碳净化焚烧炉,包括焚烧炉主体,所述焚烧炉主体内设有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以及燃烧室,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以及燃烧室三者之间通过隔离耐火砖相分隔并互不连通;所述燃烧室内设有安装有燃烧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效率高,整体采用预热的形式可以有效的提高一氧化碳的燃烧程度。

A co purification inci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氧化碳净化焚烧炉
本技术涉及废气净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氧化碳净化焚烧炉。
技术介绍
我国是污染大国,尤其是在钢铁、石油化工等大型污染企业排放的一氧化碳(以下简称CO)更是目前重要污染源之一,由于国家在此方面没有具体管控标准,且现有工艺净化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净化效率高,具有预热和多次使用功能,解决了效率低,浪费成本得问题。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一氧化碳净化焚烧炉,包括焚烧炉主体,所述焚烧炉主体内设有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以及燃烧室,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以及燃烧室三者之间通过隔离耐火砖相分隔并互不连通;所述燃烧室内设有安装有燃烧器,焚烧炉主体的外侧设有燃料进气管和第一废气进气管,燃料进气管和第一废气进气管均穿至燃烧室内并与燃烧器的对应进口相对接;将燃料与废气同时输送至燃烧室内进行燃烧;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均接有一根独立的分进气管,分进气管的进气端位于各自蓄热室的外侧位置;分进气管的进气端均汇接在主进气管上并与之相互连通;主进气管的进气端接在过滤器的出气口上,且主进气管上串联接有第二风机;所述过滤器的进气口上接有第二废气进气管,外部废气经过滤器过滤后可以分别送入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内进行预热;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分别接有与之相连通的废气排放分管,废气排放分管的出气口接在燃烧室的进气口上,所述燃烧室的废气排放口接有废气排放主管,废气排放主管的末端接在排放塔的进气口上,且废气排放主管上串联接有废气排放风机;外部废气经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内进行预热,随后在送入燃烧室内进行燃烧,此时整体相对燃烧会更加充分。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燃料进气管和第一废气进气管上分别串接有调节阀门组以及第一风机。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进气管、废气排放分管、第二废气进气管上均串联接有调节阀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器采用静电除尘器、布带除尘器或者旋风除尘器中的其中之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效率高,整体采用预热的形式可以有效的提高一氧化碳的燃烧程度。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燃料进气管、2-第一废气进气管、3-第一风机、4-调节阀门组、5-燃烧器、6-燃烧室、7-隔离耐火砖、8-第一蓄热室、9-第二蓄热室、10-分进气管、11-主进气管、12-调节阀门、13-第二风机、14-过滤器、15-第二废气进气管、16-废气排放主管、17-废气排放风机、18-排放塔、19-废气排放分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一氧化碳净化焚烧炉,包括焚烧炉主体,所述焚烧炉主体内设有第一蓄热室8、第二蓄热室9以及燃烧室6,第一蓄热室8、第二蓄热室9以及燃烧室6三者之间通过隔离耐火砖7相分隔并互不连通;所述燃烧室6内设有安装有燃烧器5,焚烧炉主体的外侧设有燃料进气管1和第一废气进气管2,燃料进气管1和第一废气进气管2均穿至燃烧室6内并与燃烧器5的对应进口相对接;将燃料与废气同时输送至燃烧室6内进行燃烧;所述第一蓄热室8和第二蓄热室9均接有一根独立的分进气管10,分进气管10的进气端位于各自蓄热室的外侧位置;分进气管10的进气端均汇接在主进气管11上并与之相互连通;主进气管11的进气端接在过滤器14的出气口上,且主进气管11上串联接有第二风机13;所述过滤器14的进气口上接有第二废气进气管15,外部废气经过滤器14过滤后可以分别送入第一蓄热室8和第二蓄热室9内进行预热;第一蓄热室8和第二蓄热室9分别接有与之相连通的废气排放分管19,废气排放分管19的出气口接在燃烧室6的进气口上,所述燃烧室6的废气排放口接有废气排放主管16,废气排放主管16的末端接在排放塔18的进气口上,且废气排放主管16上串联接有废气排放风机17;外部废气经第一蓄热室8和第二蓄热室9内进行预热,随后在送入燃烧室6内进行燃烧,此时整体相对燃烧会更加充分。所述燃料进气管1和第一废气进气管2上分别串接有调节阀门组4以及第一风机3。所述分进气管10、废气排放分管19、第二废气进气管15上均串联接有调节阀门12。所述过滤器14采用静电除尘器、布带除尘器或者旋风除尘器中的其中之一。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经过脱硫、脱硝、除尘后的一氧化碳废气进入一氧化碳焚烧炉,此时燃烧系统已开始工作,一氧化碳废气通过蓄热室时已经进行了预热,温度约在300°,当预热后的一氧化碳废气进入燃烧室,燃烧室温度约在800°,此时一氧化碳废气被热氧化,形成二氧化碳,燃烧净化后的一氧化碳废气经过蓄热室进行放热后排放,蓄热室通过阀门系统PLC自动循环切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氧化碳净化焚烧炉,包括焚烧炉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主体内设有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以及燃烧室,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以及燃烧室三者之间通过隔离耐火砖相分隔并互不连通;所述燃烧室内设有安装有燃烧器,焚烧炉主体的外侧设有燃料进气管和第一废气进气管,燃料进气管和第一废气进气管均穿至燃烧室内并与燃烧器的对应进口相对接;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均接有一根独立的分进气管,分进气管的进气端位于各自蓄热室的外侧位置;分进气管的进气端均汇接在主进气管上并与之相互连通;主进气管的进气端接在过滤器的出气口上,且主进气管上串联接有第二风机;所述过滤器的进气口上接有第二废气进气管,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分别接有与之相连通的废气排放分管,废气排放分管的出气口接在燃烧室的进气口上,所述燃烧室的废气排放口接有废气排放主管,废气排放主管的末端接在排放塔的进气口上,且废气排放主管上串联接有废气排放风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氧化碳净化焚烧炉,包括焚烧炉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主体内设有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以及燃烧室,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以及燃烧室三者之间通过隔离耐火砖相分隔并互不连通;所述燃烧室内设有安装有燃烧器,焚烧炉主体的外侧设有燃料进气管和第一废气进气管,燃料进气管和第一废气进气管均穿至燃烧室内并与燃烧器的对应进口相对接;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均接有一根独立的分进气管,分进气管的进气端位于各自蓄热室的外侧位置;分进气管的进气端均汇接在主进气管上并与之相互连通;主进气管的进气端接在过滤器的出气口上,且主进气管上串联接有第二风机;所述过滤器的进气口上接有第二废气进气管,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分别接有与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旺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