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淡燃烧器及燃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4287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浓淡燃烧器及燃气装置,浓淡燃烧器包括内壳及外壳。具体工作时,内扩压混合腔内混合气的空燃比大于第一扩压混合腔内混合气的空燃比,在第一出火口形成淡火焰燃烧,在第二出火口形成浓火焰燃烧。淡火焰在过多空气下燃烧,被过多的空气包裹而降低温度;浓火焰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着不完全燃烧从而降低了浓火焰温度,由此整体降低火焰温度,进而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内扩压混合腔和第一扩压混合腔能使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同时浓火焰位于淡火焰两侧,浓火焰中未充分燃烧的燃料能进入淡火焰进一步燃烧,从而燃料充分燃烧,减少CO排放的同时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同时可简化制造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A kind of thick thin burner and gas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浓淡燃烧器及燃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燃烧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浓淡燃烧器及燃气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燃烧器技术中,多数为普通大气式燃烧器,NOX气体(氮氧化物)排放量高,不利于低氮环保排放要求。目前行业中有采用浓淡燃烧技术的浓淡燃烧器来实现低氮氧化物排放。但是,传统的浓淡燃烧器具有双引射通道,结构相对复杂,给制造工艺、电路程序控制、产品性能稳定性等带来诸多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浓淡燃烧器,其能有效地实现低氮氧化物排放,结构相对简单,进而简化生产工艺,利于提高电路程序控制的可靠性。本技术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气装置,其能有效地实现低氮氧化物排放,结构相对简单,进而简化生产工艺,利于提高电路程序控制的可靠性。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一种浓淡燃烧器,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包括同一板件上依顺次设置有的第一内侧壁部、第一中间连接部及第二内侧壁部;第一中间连接部设有第一出火口;所述第一内侧壁部与所述第二内侧壁部均冲压有相同的由内侧向外侧凹陷的凹陷结构;所述第一内侧壁部与所述第二内侧壁部沿所述第一中间连接部两侧折弯相向贴合,通过所述凹陷结构构造有引射通道、内扩压混合腔及空气补给通道;所述外壳具有容纳空间并且其顶部端面开设有出火开口;所述内壳的顶部内嵌于所述外壳的容纳空间,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第一扩压混合腔;所述引射通道的进气口用于引入燃气与空气,所述引射通道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一扩压混合腔、内扩压混合腔;所述空气补给通道的进气口用于引入空气,所述空气补给通道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内扩压混合腔;所述第一出火口与所述内扩压混合腔连通并位于所述出火开口处;所述外壳的出火开口周缘与所述内壳的顶部周缘构成有第二出火口与第三出火口,或所述外壳的顶部端面设有与第一扩压混合腔连通的第二出火口与第三出火口;所述第二出火口与所述第三出火口位于所述第一出火口的两侧。本技术所述的浓淡燃烧器,与
技术介绍
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设有一个引射通道,具体工作时在引射通道的进气口对应设置燃气喷嘴,引射通道同时为第一扩压混合腔和内扩压混合腔提供空燃混合气,空气补给通道为内扩压混合腔额外提供空气,由于内扩压混合腔比第一扩压混合腔多混有空气,内扩压混合腔内混合气的空燃比大于第一扩压混合腔内混合气的空燃比,由此相应在第一出火口形成淡火焰燃烧,而在第二出火口、第三出火口形成浓火焰燃烧,淡火焰在过多空气下燃烧,淡火焰被过多的空气包裹而降低温度,浓火焰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着不完全燃烧从而降低了浓火焰温度,整个火焰呈现“浓-淡-浓”的结构,由此整体降低火焰温度,进而减少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量;第一扩压混合腔和内扩压混合腔能够使得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使得燃料燃烧更充分,同时,浓火焰位于淡火焰两侧,浓火焰中未充分燃烧的燃料能够进入淡火焰进一步燃烧,从而保证燃料充分燃烧,减少CO排放的同时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如此,能有效实现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同时可简化燃烧器制造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由于只采用一个引射通道,在具体使用中也只需要采用一个燃气喷嘴(其工作需要进行电路控制),相对采用多个引射通道以及相应的多个燃气喷嘴,电路程序控制相对简单,可靠性高;由于主要采用内壳和外壳两个部件并且以内嵌、罩设的配合方式构建,并且上述内壳由同一板件上的第一内侧壁部及第二内侧壁部并通过其上的凹陷结构来构造出各功能结构,实现部件相对较少,结构相对简单,进而简化生产工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侧壁部与所述第二内侧壁部上均设有位于所述外壳内的至少一分流通孔,所述分流通孔直接连通所述引射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扩压混合腔;所述第一内侧壁部与所述第二内侧壁部通过所述凹陷结构还构造有至少一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连通所述引射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内扩压混合腔或连通所述引射通道的出气端与空气补给通道,所述分流通道的流通面积总和大于所述分流通孔的流通面积总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陷结构包括第一凹部、第二凹部、第三凹部、第四凹部,所述第一凹部通过所述第三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连通,所述第二凹部与所述第四凹部连通,所述第一内侧壁部的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内侧壁部的第一凹部围合成所述引射通道,所述第一内侧壁部的第二凹部与所述第二内侧壁部的第二凹部围合成所述空气补给通道,所述第一内侧壁部的第三凹部与所述第二内侧壁部的第三凹部围合成所述分流通道,所述第一内侧壁部的第四凹部与所述第二内侧壁部的第四凹部围合成所述内扩压混合腔;所述分流通孔开设于第一凹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凹部为起伏不平整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同一板件上的第一外侧壁部、第二中间连接部和第二外侧壁部,第一外侧壁部和第二外侧壁部设有外凹部,并且沿第二中间连接部的两侧折弯合拢并共同夹持所述内壳;第一外侧壁部、第二外侧壁部的底部边缘、侧部边缘均与所述内壳密封贴合,第一外侧壁部、第二外侧壁部通过外凹部与所述内壳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扩压混合腔;所述第二中间连接部开设所述出火开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同一板件上的第一外侧壁部、第二中间连接部和第二外侧壁部,第一外侧壁部和第二外侧壁部设有外凹部,并且沿第二中间连接部的两侧折弯合拢并共同夹持所述内壳;第一外侧壁部、第二外侧壁部宽于所述内壳,第一外侧壁部、第二外侧壁部围拢所述内壳,第一外侧壁部、第二外侧壁部通过外凹部与所述内壳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外扩压混合腔、第二外扩压混合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中间连接部还设有位于所述出火开口的若干条连接桥,若干条连接桥间隔地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侧壁部和第二外侧壁部均设有朝向所述内壳凸出的一个以上凸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侧壁部与所述第二内侧壁部通过所述凹陷结构构造有两条所述空气补给通道:第一空气补给通道和第二空气补给通道,所述引射通道位于所述第一空气补给通道和所述第二空气补给通道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扩压混合腔内的内芯体,所述第一内侧壁部与所述第二内侧壁部共同夹持所述内芯体;所述内芯体设有若干个纵向方向延伸设置的气体流道,所述气体流道的底部端面设有进气口,所述气体流道的顶部端面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出火口处的出气口。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一种燃气装置,包括所述的浓淡燃烧器。本技术所述的燃气装置,与
技术介绍
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由于包括所述的浓淡燃烧器,其技术效果由浓淡燃烧器带来,与浓淡燃烧器的有益效果相同,不进行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浓淡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浓淡燃烧器的工作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处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浓淡燃烧器的内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浓淡燃烧器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浓淡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10)和外壳(20);/n所述内壳(10)包括同一板件上依顺次设置有的第一内侧壁部(101)、第一中间连接部及第二内侧壁部(102);第一中间连接部设有第一出火口(17);所述第一内侧壁部(101)与所述第二内侧壁部(102)均冲压有相同的由内侧向外侧凹陷的凹陷结构;所述第一内侧壁部(101)与所述第二内侧壁部(102)沿所述第一中间连接部两侧折弯相向贴合,通过所述凹陷结构构造有引射通道(11)、内扩压混合腔(16)及空气补给通道(12、13);/n所述外壳(20)具有容纳空间(21)并且其顶部端面开设有出火开口(22);/n所述内壳(10)的顶部内嵌于所述外壳(20)的容纳空间(21),所述内壳(10)与所述外壳(20)之间形成第一外扩压混合腔(211)、第二外扩压混合腔(212);所述引射通道(11)的进气口用于引入燃气与空气,所述引射通道(11)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一外扩压混合腔(211)、第二外扩压混合腔(212)、内扩压混合腔(16);所述空气补给通道的进气口用于引入空气,所述空气补给通道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内扩压混合腔(16);所述第一出火口(17)与所述内扩压混合腔(16)连通并位于所述出火开口(22)处;/n所述外壳(20)的出火开口周缘与所述内壳(10)的顶部周缘构成有或所述外壳(20)的顶部端面开设有与第一外扩压混合腔(211)、第二外扩压混合腔(212)对应连通的第二出火口、第三出火口;/n所述第二出火口与所述第三出火口位于所述第一出火口(17)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淡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10)和外壳(20);
所述内壳(10)包括同一板件上依顺次设置有的第一内侧壁部(101)、第一中间连接部及第二内侧壁部(102);第一中间连接部设有第一出火口(17);所述第一内侧壁部(101)与所述第二内侧壁部(102)均冲压有相同的由内侧向外侧凹陷的凹陷结构;所述第一内侧壁部(101)与所述第二内侧壁部(102)沿所述第一中间连接部两侧折弯相向贴合,通过所述凹陷结构构造有引射通道(11)、内扩压混合腔(16)及空气补给通道(12、13);
所述外壳(20)具有容纳空间(21)并且其顶部端面开设有出火开口(22);
所述内壳(10)的顶部内嵌于所述外壳(20)的容纳空间(21),所述内壳(10)与所述外壳(20)之间形成第一外扩压混合腔(211)、第二外扩压混合腔(212);所述引射通道(11)的进气口用于引入燃气与空气,所述引射通道(11)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一外扩压混合腔(211)、第二外扩压混合腔(212)、内扩压混合腔(16);所述空气补给通道的进气口用于引入空气,所述空气补给通道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内扩压混合腔(16);所述第一出火口(17)与所述内扩压混合腔(16)连通并位于所述出火开口(22)处;
所述外壳(20)的出火开口周缘与所述内壳(10)的顶部周缘构成有或所述外壳(20)的顶部端面开设有与第一外扩压混合腔(211)、第二外扩压混合腔(212)对应连通的第二出火口、第三出火口;
所述第二出火口与所述第三出火口位于所述第一出火口(17)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淡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壁部(101)与所述第二内侧壁部(102)上均设有位于所述外壳(20)内的至少一分流通孔(18),所述分流通孔(18)直接连通所述引射通道(11)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外扩压混合腔(211)、第二外扩压混合腔(212);所述第一内侧壁部(101)与所述第二内侧壁部(102)通过所述凹陷结构还构造有至少一分流通道(14、15),所述分流通道(14、15)连通所述引射通道(11)的出气端与所述内扩压混合腔(16)或连通所述引射通道(11)的出气端与空气补给通道(12、13),所述分流通道(14、15)的流通面积总和大于所述分流通孔(18)的流通面积总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浓淡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结构包括第一凹部、第二凹部、第三凹部、第四凹部,所述第一凹部通过所述第三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连通,所述第二凹部与所述第四凹部连通,所述第一内侧壁部(101)的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内侧壁部(102)的第一凹部围合成所述引射通道(11),所述第一内侧壁部(101)的第二凹部与所述第二内侧壁部(102)的第二凹部围合成所述空气补给通道(12、13),所述第一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楚鹏张上兵林伟雄潘同基李罗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