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本建专利>正文

家用型中央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15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家用型中央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由一体化冷冻水产生输送机构、冷冻水新风柔性管道连接机构和冷冻水终端换热机构组成;其中:冷冻水新风柔性管道连接机构由供水管12、回水管13、新风管14经柔性隔热材料19包裹构成;其供水管12、回水管13分别与一体化冷冻水产生输送机构中的冷冻水箱3和冷冻水循环泵7连接,其另一端与冷冻水终端换热机的冷冻水换热盘管连接。(*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特别是一种新型家用衡功率,节能,生态型中央空调器。现有技术中的一拖二 ̄四的空调器,存在的缺点是价格高、满负荷时功率较大,冷凝器为风冷、冷凝散热面积一定时、产冷量无法再提高,在气温38摄氏度或以上时产冷量下降较多,蒸发器冷媒为氟,安装工艺较高,管道长度受限,材料较贵,硬性连接不可移动,并且氟易泄漏造成大气污染,蒸发器压力较高;由于室内机款式同一化,不能增减数量,分体式室内机均无新风配送装置,使人易患空调综合症,凝结水只能由高往低排,水流外溢,且无加温功能。其工作原理决定其能量不能方便地集中和分开。本技术目的是在于的提供一种可根据需要更多地拖带室内机、可相应地增减或移动管道的、满负荷时功率不变、冷凝器为水冷加辅助风冷的,可提高能效比40%左右、制冷或制热快。并能保证室内含氧量的衡功率、节能家用型中央空调器。本技术的上述结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家用型中央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由一体化冷冻水产生输送机构、冷冻水新风柔性管道连接机构和冷冻水终端换热机构组成;其中冷冻水新风柔性管道连接机构由供水管、回水管、新风管14经柔性隔热材料包裹构成;其中供水管通过带水位控制器的电磁阀分别与一体化冷冻水产生输送机构中的冷冻水箱和冷却水箱连接,回水管与冷冻水循环泵连接,其另一端与冷冻水终端换热机的冷冻水换热盘管连接。本技术的上述结构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一个非限定性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体化冷冻水产生输送机构的结构原理图;附图2为本技术一体化冷冻水产生输送机构的外观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冷冻水终端换热机构的结构原理附图4为本技术冷冻水新风柔性管道连接机构的结构剖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为一体化冷冻水产生输送机构的电气原理图;附图6为本技术冷冻水终端换热机构的电气原理图。参见附图图中家用型中央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由一体化冷冻水产生输送机构、冷冻水新风柔性管道连接机构和冷冻水终端换热机构组成;其中冷冻水新风柔性管道连接机构由供水管12、回水管13、新风管14经柔性隔热材料19包裹构成;其中供水管通过带水位控制器的电磁阀10分别与一体化冷冻水产生输送机构中的冷冻水箱3和冷却水箱2连接,回水管与冷冻水循环泵7连接,其另一端与冷冻水终端换热机的冷冻水换热盘管连接。参见附图1图中一体化冷冻水产生输送机构由机箱、逆流式冷却箱1,带冷凝器的冷却水箱2,带蒸发器的冷冻水箱3,压缩机4,风机5,膨胀阀6,冷冻水循环泵7,冷却水循环泵8,四通换向阀9,补充水电磁阀10,新风空气泵11构成,其中带冷凝器的冷却水箱2通过冷却水循环泵8与逆流式冷却箱1连接、通过膨胀阀6与冷冻水箱3连接,冷冻水箱3通过管道及四通阀与压缩机4连接、通过管道与冷冻水泵连接,压缩机4通过管道和四通阀与带冷凝器的冷却水箱2。在本实施例中带冷凝器的冷却水箱2顶部安装两个风机5,并在机箱顶部相应的位置开有通风口。参见附图3,冷冻水终端换热机构由机箱、冷冻水换热盘管16、风机17、带水泵的冷凝水盘18构成,其中带水泵20和液位传感器S5的冷凝水盘18位于冷冻水换热盘管16之下,在本实施例,中冷冻水终端换热机构安装有负离子发生加湿器15。本技术一体化冷冻水产生输送机构即室外主机的工作原理如下述接通电源,压机4运转,压缩机排气端排出,第一冷媒(R-22)高温高压蒸气通过四通换向阀9进入冷却水箱2中的沉浸套管式冷凝器被冷却循环水冷却变为中压低温液态进入双向膨胀阀6经节流后进入冷冻水箱3中的沉浸式蒸发器对第二冷媒(水)吸热蒸发,变为低温低压蒸气经四通换向阀9回到压缩机4吸气端,完成一个致冷循环。闭合式冷却水循环过程如下述接通电源,冷却水箱2中的高温冷却水经冷却水泵8吸入加压后进入通流或冷却箱1经布水器,散热填料被风机鼓风换热后流入冷却水箱2中对冷凝器送行冷却,完成一个换热循环。开式冷冻水循环过程如下述接通电源,冷冻水箱3中的低温冷冻水经水泵7加压从冷冻出水端排出通过柔性连接管道送往室内冷冻水终端换热器换热,高温回水经回水端流入冷冻水箱3被沉浸式蒸发器吸热,完成一个致冷循环。本技术冷水型空调器的冷冻水,新风柔性管道连接机构和冷冻水终端换热机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当本机工作时,低温冷冻水由室外主机输出流经供水管12至终端换热器盘管吸热升温再经回水管13流回室外主机回水端。由室外主机送风室气泵输出新风经亲官14送入室内终端换热器回风负压端以补充室内新风。室内终端换热工作时,换热盘管16通有冷冻循环水,当风机运转后,室内热空气由回风口进入经盘管16吸热吸湿冷却。经加湿器负氧离开发生器5加湿加氧后由出风口送出。盘管16表面生成的冷凝水流入冷凝水盘18,积蓄到一定水位后由微型水泵加压经一单向阀注入换热盘管16冷冻水出水端,完成冷凝水的回收。参见附图5,本技术室外机电气控制原理如下述当手动电源总开关K闭合,冷冻水箱满水位时,上干簧闭合,JZ1通电,JZ1A由常开翻转闭合,AC220V由电流经JZ1A、JZ2A、J1(JN)至冷冻水泵,另一回路电流经7℃温控器、45℃、JZ3B、JZ4A延时开关,JY(交流接触器包)、压缩机工作。另两个加路电流供冷却水泵、冷却箱风扇,与压缩机同时工作。本技术冷冻水位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如下述当冷冻水箱3满水位时,上液位传感器S1开路,JZ1通电JZ1A翻转,冷冻补充水电磁阀10失电,停止补充水。AC220V电流经JZ1A、JZ2A、J1(或JN)至各用电部位运转。当冷冻水至最低水位时,下传感器S2闭合,JZ2通电,JZ2A翻转,各用电部位失电,停止运转,上干簧段开JZ1A翻转,冷冻水补充电磁阀通电供水,当水位升至水箱中间位置时上下干簧均断开状态,冷冻水继续补充,其自锁回路经JZ1C、延时开关1通电,水位继续上升,当满水位时,上干簧闭合JZ1通电,JZ1A翻转,冷冻补充水电磁阀失电,供水停止,JZ1C由常闭翻转断电,JZ2失电,JZ2A翻转闭合,冷冻水泵运转,向内机供水,此时冷冻水箱水位下降,上干簧断开,JZ1失电,JZ1A翻转,供水电磁阀通电供水,JZ1C翻转延时开关1接入,20秒钟内JZ2继续失电,水泵继续运转,由于水泵出水量水于电磁阀补充供水量,水位继续下降,20秒延时开关导通,JZ2通电JZ2A断开,水泵停电以避免空气进入冷冻水泵,也避免JZ1频繁通电造成的触点频繁跳动。此后水位回升,重复上述过程。本技术冷却水位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同冷冻水位控制由S3、S4完成,其工作过程的建立必须在冷冻水位控制系统正常工作条件上。本技术7℃和45℃温控电路工作原理如下述7℃温控器温控探头S6、S7置于冷冻水箱内,当水温低于7℃时温控器断开,压缩机及相关电器电路失电,以免结冰。45℃温器温控探头置于冷却水箱内当冷却水温高于45℃时温控器触点断开,以免水温过高引起压缩机过压。本技术J1、JN为内机控制电路,其电路原理不重述。参见附图6,本技术室内机组(终端交换器)电气工作原理如下述当总控开关K1接通后,J1(或JN)通电,外机电路接通运转,室内机组温控器接通进水电磁阀F,冷冻水进入盘管循环。凝结水水位控制器S5通,凝结水回水泵通电,电加温器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用型中央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由一体化冷冻水产生输送机构、冷冻水新风柔性管道连接机构和冷冻水终端换热机构组成;其中:冷冻水新风柔性管道连接机构由供水管(12)、回水管(13)、新风管(14)经柔性隔热材料(19)包裹构成;其中供水管通过带水位控制器的电磁阀(10)分别与一体化冷冻水产生输送机构中的冷冻水箱3和冷却水箱(2)连接,回水管与冷冻水循环泵(7)连接,其另一端与冷冻水终端换热机的冷冻水换热盘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本健卢以诚
申请(专利权)人:崔本建卢以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