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996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弹簧,包括若干首尾相接围成圆环弹簧的弹性单体,弹性单体包括侧支撑部、与侧支撑部上端连接的上弹性部、与侧支撑部下端连接的下弹性部,侧支撑部倾斜设置,上弹性部往侧支撑部的一侧偏折且倾斜向下设置,与侧支撑部形成的夹角为锐角,以实现圆环弹簧的上表面形成一锥面;下弹性部往侧支撑部的另一侧偏折且倾斜向上设置,与支撑部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若干个弹性单体首尾相接围成圆环弹簧,圆环弹簧的内孔设置成比充电桩插头组件的外径小,当车主将插头组件直接拔出,拔出过程中将圆环弹簧的内径撑开强行脱出,使用完毕后直接将插头组件塞入至圆环弹簧的内孔处,将内孔撑开并且相对固定在锥面处。

A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pole sp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弹簧
本技术涉及弹簧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弹簧。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动汽车因其清洁环保而成为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产业。与电动汽车配套的充电桩也相应地随之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在充电时通过将卡设在充电桩处的插头组件拔出,将插头组件与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连接。目前充电桩的插头组件一般是通过卡扣的形式与充电桩连接,车主需要将插头组件解扣之后,才能将其从充电桩处拔出进行充电,由于卡扣的结构相对复杂,有些粗心的车主在解扣时稍有不慎容易将卡扣拉坏。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弹簧,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弹簧,包括若干首尾相接围成圆环弹簧的弹性单体,所述弹性单体包括侧支撑部、与所述侧支撑部上端连接的上弹性部、与所述侧支撑部下端连接的下弹性部,所述侧支撑部倾斜设置,所述上弹性部往所述侧支撑部的一侧偏折且倾斜向下设置,与侧支撑部形成的夹角为锐角,以实现所述圆环弹簧的上表面形成一锥面;所述下弹性部往所述侧支撑部的另一侧偏折且倾斜向上设置,与支撑部形成的夹角为锐角,以实现所述圆环弹簧的下表面形成一锥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单体设有25个。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弹性部和下弹性部的长度相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弹性部、下弹性部与所述侧支撑的夹角相同,所述夹角的角度为45-4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弹性部的表面设有磁铁。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弹性部、下弹性部与所述侧支撑部通过一折弯部连接。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本技术将若干个弹性单体首尾相接围成圆环弹簧,圆环弹簧的内孔设置成比充电桩插头组件的外径小,当车主将插头组件直接拔出,拔出的过程中将圆环弹簧的内径撑开强行脱出,使用完毕后直接将插头组件塞入至圆环弹簧的内孔处,将内孔撑开并且相对固定在锥面处;2、在下弹性部的表面设置磁铁,当插头组件塞入至圆环弹簧的后,通过磁铁进一步定位,使插头组件更加稳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弹性单体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弹簧,包括若干首尾相接围成圆环弹簧的弹性单体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单体1设有25个;所述弹性单体1包括侧支撑部11、与所述侧支撑部11上端连接的上弹性部13、与所述侧支撑部11下端连接的下弹性部12,所述上弹性部13、下弹性部12与所述侧支撑部11通过一折弯部14连接,所述上弹性部13和下弹性部12的长度相等;所述下弹性部12的表面设有磁铁;在下弹性部12的表面设置磁铁,当插头组件塞入至圆环弹簧的后,通过磁铁进一步定位,使插头组件更加稳固。所述侧支撑部11倾斜设置,所述上弹性部13往所述侧支撑部11的一侧偏折且倾斜向下设置,与侧支撑部11形成的夹角为锐角,以实现所述圆环弹簧的上表面形成一锥面14;所述下弹性部12往所述侧支撑部11的另一侧偏折且倾斜向上设置,与支撑部形成的夹角β为锐角,以实现所述圆环弹簧的下表面形成一锥面14;所述上弹性部13、下弹性部12与所述侧支撑的夹角相同,所述夹角的角度为45-48°。将若干个弹性单体1首尾相接围成圆环弹簧,圆环弹簧的内孔1a设置成比充电桩插头组件的外径小,当车主将插头组件直接拔出,拔出的过程中将圆环弹簧的内径撑开强行脱出,使用完毕后直接将插头组件塞入至圆环弹簧的内孔处,将内孔撑开并且相对固定在锥面14处。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首尾相接围成圆环弹簧的弹性单体,所述弹性单体包括侧支撑部、与所述侧支撑部上端连接的上弹性部、与所述侧支撑部下端连接的下弹性部,所述侧支撑部倾斜设置,所述上弹性部往所述侧支撑部的一侧偏折且倾斜向下设置,与侧支撑部形成的夹角为锐角,以实现所述圆环弹簧的上表面形成一锥面;所述下弹性部往所述侧支撑部的另一侧偏折且倾斜向上设置,与支撑部形成的夹角为锐角,以实现所述圆环弹簧的下表面形成一锥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首尾相接围成圆环弹簧的弹性单体,所述弹性单体包括侧支撑部、与所述侧支撑部上端连接的上弹性部、与所述侧支撑部下端连接的下弹性部,所述侧支撑部倾斜设置,所述上弹性部往所述侧支撑部的一侧偏折且倾斜向下设置,与侧支撑部形成的夹角为锐角,以实现所述圆环弹簧的上表面形成一锥面;所述下弹性部往所述侧支撑部的另一侧偏折且倾斜向上设置,与支撑部形成的夹角为锐角,以实现所述圆环弹簧的下表面形成一锥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体设有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山李慧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尔赛弹簧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