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流式空气交换器,壳体的左端分别有吹风口及吸风口,壳体的右端分别有进风扇及排风扇,进风扇通过管道串联空气过滤器、水过滤器后与交换器上的风口相接,交换器上的风口通过管道与吹风口相接,静电吸尘器通过管道接在进风扇与空气过滤器之间;排风扇通过管道与交换器的风口相接,交换器上的风口通过管道与吸风口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在室内空气的同时维持其温度相对稳定及净化进入室内空气的问题。(*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对流式空气交换器。人们对于室内空气需要更换时,大都采用进、排风扇来完成此项工作。目前市场上所售及用户所使用的进、排风扇普遍存在以下缺点一、空气只能直接单向流动,在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室内温度直接受到室外温度的影响;二、无空气净化处理功能,若在周围环境不太理想的条件下,以及在空气污染较严重的情况下使用,室内则直接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此,长期以来靠进、排风扇更换室内空气的方式,给用户带来了诸多烦恼。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部分,提供一种能够维持室内的温度相对稳定,并能够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的对流式空气交换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对流式空气交换器,包括壳体、吹风口、吸风口、进风扇、排风扇、交换器、水过滤器、空气过滤器及静电吸尘器,壳体的左端分别有吹风口及吸风口,壳体的右端分别有进风扇及排风扇,进风扇通过管道串联空气过滤器、水过滤器后与交换器上的风口相接,交换器上的风口通过管道与吹风口相接,静电吸尘器通过管道接在进风扇与空气过滤器之间;排风扇通过管道与交换器的风口相接,交换器上的风口通过管道与吸风口相接。本技术优点一、设计科学合理,它采用双向螺旋对流交换空气方式,使进入及排出空气在逆向流动的同时相互进行温度传递,以此来维持室内的温度相对稳定;同时,它还能够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故大大提高了进入室内空气的质量;二、结构简单、容易制作、使用方便、效果明显,特别适合空调房间使用。说明书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2为本技术中交换器(12)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3为图2的A-A视图。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对流式空气交换器,包括吹风口(1)、吸风口(13)、进风扇(5)、排风扇(6)、交换器(12)、水过滤器(7)、空气过滤器(3)及静电吸尘器(4),壳体(2)的左端分别有吹风口(1)及吸风口(13),壳体(2)的右端分别有进风扇(5)及排风扇(6),进风扇(5)通过管道串联空气过滤器(3)、水过滤器(7)后与交换器(12)上的风口(10)相接,交换器(12)上的风口(8)通过管道与吹风口(1)相接,静电吸尘器(4)通过管道接在进风扇(5)与空气过滤器(3)之间;排风扇(6)通过管道与交换器(12)的风口(9)相接,交换器(12)上的风口(11)通过管道与吸风口(13)相接。交换器(12)为螺旋状密封体,其内部分别有螺旋进、回风道(15)、(14),其顶部分别有风口(8)、(9)、(10)、(11),螺旋进风道(15)的首、尾端分别与风口(10)、(8)相通,螺旋回风道(14)的首、尾端分别与风口(9)、(11)相通。制作时,按上述要求加工好各种零部件组装即可。使用时,先将本技术安装在窗口上,并使其壳体(2)右端的进风扇(5)及排风扇(6)通向室外,壳体(2)左端的吹风口(1)及吸风口(13)通向室内,然后在水过滤器(7)中注入适量的水,以及在空气过滤器(3)中填加活性碳,接通电源后进、排风扇(5)、(6)及静电吸尘器(4)则同时进行工作。工作时,室外空气在进风扇(5)的作用下进入本技术,此时室外空气则先被静电吸尘器(4)进行吸尘处理后,再经装有活性碳的空气过滤器(3)进行去毒性处理,然后再经装有净水的水过滤器(7)进行净化处理,最后再经交换器(12)中进风道(15)及吹风口(1)被送入室内;与此同时,室内空气则在排风扇(6)的作用下进入吸风口(13),并通过管道进入交换器(12)中回风道(14)及排风扇(6)被排到室外。这样室内、外空气同时在交换器(12)中的回、进风道(14)、(15)内相对逆向流动,实现室内外空气温度的相互传递,达到维持室内空气温度相对稳定的目的。本技术的电路控制部分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权利要求1.对流式空气交换器,包括壳体(2)、吹风口(1)、吸风口(13)、进风扇(5)、排风扇(6)、交换器(12)、水过滤器(7)、空气过滤器(3)及静电吸尘器(4),其特征在于壳体(2)的左端分别有吹风口(1)及吸风口(13),壳体(2)的右端分别有进风扇(5)及排风扇(6),进风扇(5)通过管道串联空气过滤器(3)、水过滤器(7)后与交换器(12)上的风口(10)相接,交换器(12)上的风口(8)通过管道与吹风口(1)相接,静电吸尘器(4)通过管道接在进风扇(5)与空气过滤器(3)之间;排风扇(6)通过管道与交换器(12)的风口(9)相接,交换器(12)上的风口(11)通过管道与吸风口(13)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流式空气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交换器(12)为螺旋状密封体,其内部分别有螺旋进、回风道(15)、(14),其顶部分别有风口(8)、(9)、(10)、(11),螺旋进风道(15)的首、尾端分别与风口(10)、(8)相通,螺旋回风道(14)的首、尾端分别与风口(9)、(11)相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对流式空气交换器,壳体的左端分别有吹风口及吸风口,壳体的右端分别有进风扇及排风扇,进风扇通过管道串联空气过滤器、水过滤器后与交换器上的风口相接,交换器上的风口通过管道与吹风口相接,静电吸尘器通过管道接在进风扇与空气过滤器之间;排风扇通过管道与交换器的风口相接,交换器上的风口通过管道与吸风口相接。本技术解决了在更换室内空气的同时维持其温度相对稳定及净化进入室内空气的问题。文档编号F24F12/00GK2280870SQ96228829公开日1998年5月6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18日专利技术者崔连群, 王爱华 申请人:崔连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对流式空气交换器,包括壳体(2)、吹风口(1)、吸风口(13)、进风扇(5)、排风扇(6)、交换器(12)、水过滤器(7)、空气过滤器(3)及静电吸尘器(4),其特征在于:壳体(2)的左端分别有吹风口(1)及吸风口(13),壳体(2)的右端分别有进风扇(5)及排风扇(6),进风扇(5)通过管道串联空气过滤器(3)、水过滤器(7)后与交换器(12)上的风口(10)相接,交换器(12)上的风口(8)通过管道与吹风口(1)相接,静电吸尘器(4)通过管道接在进风扇(5)与空气过滤器(3)之间;排风扇(6)通过管道与交换器(12)的风口(9)相接,交换器(12)上的风口(11)通过管道与吸风口(13)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连群,王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崔连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