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桁架底模板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687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桁架底模板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所述钢筋桁架底模板连接组件,包括主体和固定件,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延伸设置有多个耳件,所述耳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钢筋横杆,所述钢筋横杆焊接桁架上;与所述主体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件通过第二通孔将底模板可拆卸地与所述主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筋桁架底模板连接组件,利用钢筋横杆将连接组件和钢筋桁架主体连接,既方便连接组件与桁架主体的连接又可以进一步地加固了桁架的主体结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组件的结构可以更好地采用碰焊的方式连续操作更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减少安装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A connecting component of steel bar truss bottom formwork and steel bar truss floor support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桁架底模板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桁架底模板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技术介绍
钢筋桁架楼承板广泛应用于办公楼、住宅楼、钢结构厂房、水泥车库、候机楼、火车站等钢结构建筑,混凝土建筑,装配式建筑。钢筋桁架包括桁架主体和底模板,桁架固定于底模板上,桁架一般包括一对下弦钢筋和一上弦钢筋,两者通过连接钢筋形成类三角柱结构。现有技术中底模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桁架上,底模板与桁架的这种连接方式造成底模板后续拆除困难,底模板的破坏性拆除造成底模板不能重复性使用,同时也被也破坏整体或局部混凝土。就于此问题,现有技术中开发了桁架与底模板的连接结构。但目前的桁架连接结构复杂,而且固定方式复杂,多需要首先将连接件固定在底模板上,然后再将桁架钢筋固定于连接机构上,需要经过两次或以上的固定,固定方式复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钢筋桁架底模板连接组件,此连接组件结构简单,安装过程简单不需要额外的工序。<br>本技术的另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桁架底模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组件主体(1)和固定件(2),所述组件主体(1)的上表面延伸设置有多个耳件(11),所述耳件(1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2),贯穿所述第一通孔(12)设置有钢筋横杆(3),所述钢筋横杆(3)焊接于桁架主体(4)上;所述组件主体(1)还设置有第二通孔(13);所述固定件(2)通过第二通孔(13)将底模板(5)可拆卸地与所述组件主体(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桁架底模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组件主体(1)和固定件(2),所述组件主体(1)的上表面延伸设置有多个耳件(11),所述耳件(1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2),贯穿所述第一通孔(12)设置有钢筋横杆(3),所述钢筋横杆(3)焊接于桁架主体(4)上;所述组件主体(1)还设置有第二通孔(13);所述固定件(2)通过第二通孔(13)将底模板(5)可拆卸地与所述组件主体(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筋桁架底模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包括螺母(21)和螺栓(22),所述螺母(21)嵌入所述第二通孔(13)内且与所述组件主体(1)紧固连接;所述螺栓(22)贯穿底模板(5)与所述螺母(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筋桁架底模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包括工字件(23),所述工字件(23)包括两端的限位杆(231)和连接两个限位杆(231)的连接杆(232),所述连接杆(232)贯穿所述第二通孔(13),两个限位杆(231)位于所述第二通孔(13)的两侧;所述固定件(2)还包括楔形件(24),当底模板(5)通过工字件(23)固定于组件主体(1)上时,所述楔形件(24)位于底模板(5)和下端的限位杆(231)之间。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强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盛康高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