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冰蓄冷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36813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冰蓄冷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冷却系统中开式冷却塔通过冷却水循环泵与双工况机组的冷凝器侧和自然冷源供冷板式换热器连接;自然冷源供冷板式换热器与双工况机组供冷板式换热器并联,与融冰供冷板式换热器串联;蓄冰装置和双工况机组供冷板式换热器通过乙二醇泵与双工况机组的蒸发器侧相连;蓄冰装置通过释冷循环泵与融冰供冷板式换热器相连;末端空调水循环泵与自然冷源供冷板式换热器、双工况机组供冷板式换热器及融冰供冷板式换热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基于冰蓄冷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中,利用可放置于地下室的蓄冰装置作为数据中心应急冷源,占地小、土建施工费用低。

Data center cooling system based on ice st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冰蓄冷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冷却系统
,具体地指一种基于冰蓄冷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兴起,大型数据中心的需求与日俱增。数据中心作为耗能大户,且作为未来前沿技术的主要载体,其基础设施侧的主要要求在节能、快速灵活部署及成本优化上,制冷系统作为主要的耗能大户是优化的重点。数据中心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冷却系统全年24小时不间断为其提供冷量,以带走设备运行产生的热量。根据《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附录A规定:A级数据中心制冷设备应N+X冗余(X=1~N),B级数据中心宜N+1冗余。冷水机组+冷却塔是目前数据中心大多采用的冷却方式,并在环境温度达到要求的情况下,采用自然冷源冷却。中国技术专利201420436955.7号“IDC机房冷却系统”中记载了基于冷水机组、蓄冷水罐和闭式冷却塔组合于一体的三冷源供冷系统,在完全自然冷源供冷工况下能够有效节能,但在部分自然冷源时却无法有效利用。这种冷却系统同时也存在蓄冷水罐体积大、占地大、施工费用及造价较高。<br>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冰蓄冷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连接至空调末端(12),接收自所述空调末端(12)的回水并输出至所述空调末端(12)的去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开式冷却塔(1)、冷却水循环泵(2)、双工况机组(3)、自然冷源供冷板式换热器(4)、乙二醇循环泵(5)、蓄冰装置(6)、双工况机组供冷板式换热器(7)、释冷循环泵(8)、末端空调水循环泵(9)及融冰供冷板式换热器(10);所述开式冷却塔(1)通过所述冷却水循环泵(2)与所述双工况机组(3)的冷凝器侧和所述自然冷源供冷板式换热器(4)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自然冷源供冷板式换热器(4)与所述双工况机组供冷板式换热器(7)通过管路并联,与所述融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冰蓄冷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连接至空调末端(12),接收自所述空调末端(12)的回水并输出至所述空调末端(12)的去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开式冷却塔(1)、冷却水循环泵(2)、双工况机组(3)、自然冷源供冷板式换热器(4)、乙二醇循环泵(5)、蓄冰装置(6)、双工况机组供冷板式换热器(7)、释冷循环泵(8)、末端空调水循环泵(9)及融冰供冷板式换热器(10);所述开式冷却塔(1)通过所述冷却水循环泵(2)与所述双工况机组(3)的冷凝器侧和所述自然冷源供冷板式换热器(4)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自然冷源供冷板式换热器(4)与所述双工况机组供冷板式换热器(7)通过管路并联,与所述融冰供冷板式换热器(10)通过管路串联;所述蓄冰装置(6)和所述双工况机组供冷板式换热器(7)通过乙二醇循环泵(5)与双工况机组(3)的蒸发器侧通过管路相连;所述蓄冰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艳桂树强熊汉兵颜俊李东阳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