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电路板的钻孔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627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电路板的钻孔定位机构,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靠近其中部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导向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导向筒的内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主轴左右两侧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表面与齿轮的表面啮合,所述导向筒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靠近其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的表面与齿轮的表面啮合,所述滑杆的顶部伸出操作台的顶部,所述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利用弹簧的弹力对电路板进行压紧定位,从而达到定位牢靠,钻孔精准的效果。

A drilling and positioning mechanism for PC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电路板的钻孔定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制造
,具体为一种印刷电路板的钻孔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电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英文名称为(PrintedCircuitBoard)PCB、(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FPC线路板(FPC线路板又称柔性线路板柔性电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和软硬结合板(reechas,Softandhardcombinationplate)-FPC与PCB的诞生与发展,催生了软硬结合板这一新产品。因此,软硬结合板,就是柔性线路板与硬性线路板,经过压合等工序,按相关工艺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与PCB特性的线路板,电路板在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对电路板进行打孔,但是现有的钻孔定位机构定位不够牢靠,从而使钻孔不够精准,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的钻孔定位机构,具备了定位牢靠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定位不牢靠,钻孔不精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电路板的钻孔定位机构,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靠近其中部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钻头,所述钻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针钻,所述导向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与主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筒的内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数量设为两个,所述主轴左右两侧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表面与齿轮的表面啮合,所述导向筒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靠近其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的表面与齿轮的表面啮合,所述滑杆的顶部伸出操作台的顶部,所述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装置。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伸缩筒,所述伸缩筒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按压块,所述锥形按压块的表面与伸缩筒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锥形按压块的底部设为圆弧状。优选的,所述主轴的前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导向筒的内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滑块对应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内表面与第一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导向筒的内表面开设有与第二滑块对应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的内表面与第二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技术通过设置主轴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一滑轨与导向筒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使主轴在导向筒的内表面滑动的更加流畅,通过设置滑杆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二滑轨与导向筒的内表面滑动连接,达到了使滑杆在导向筒内表面滑动的更加流畅的效果,通过将锥形按压块的底部设为圆弧状,在对电路板进行压紧时,防止锥形按压块对电路板造成损害。二、本技术通过设置将需要钻孔的电路板放在操作台上,然后气缸和主轴通电,气缸通电伸长带动主轴在导向筒的内表面上向上移动,由于第一齿条的表面与齿轮的表面啮合,从而使主轴在向上移动的同时通过第一齿条带动齿轮转动,由于齿轮的表面与第二齿条的表面啮合,从而使齿轮在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二齿条带动滑杆向下移动滑杆带动定位装置向下移动,锥形按压块先于电路板上的定位孔接触,然后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弹簧受压变形产生弹力,弹簧利用弹力通过锥形按压块将电路板压紧定位,将电路板压紧定位后主轴继续向上移动,直至针钻将电路板打孔,然后气缸收缩,气缸带动主轴向下移动,通过上述结构直接的配合,达到针钻向下移动,定位装置向上移动的效果,从而解除对电路板的压紧,从而达到对电路板进行精准加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定位装置处侧视图的剖视图。图中:1-操作台、2-通孔、3-支撑腿、4-导向筒、5-主轴、6-钻头、7-针钻、8-气缸、9-齿轮、10-第一齿条、11-滑杆、12-第二齿条、13-定位装置、14-伸缩筒、15-弹簧、16-锥形按压块、17-第一滑块、18-第一滑轨、19-第二滑块、20-第二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印刷电路板的钻孔定位机构,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上靠近其中部的表面开设有通孔2,针钻7穿过通孔2对电路板进行打孔,操作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支撑腿3起到了支撑该印刷电路板的钻孔定位机构的作用,支撑腿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筒4,导向筒4为主轴5和滑杆11提供滑动空间和导向的作用。请参阅图1至图3,导向筒4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主轴5,主轴5的前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7,导向筒4的内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滑块17对应的第一滑轨18,第一滑轨18的内表面与第一滑块17的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主轴5通过第一滑块17和第一滑轨18与导向筒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使主轴5在导向筒4的内表面滑动的更加流畅,主轴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钻头6,钻头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针钻7,主轴5通过钻头6和针钻7对电路板进行打孔,导向筒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8,气缸8为主轴5提供动力,提供动力,气缸8的顶部与主轴5的底部固定连接,导向筒4的内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齿轮9,齿轮9的数量设为两个,主轴5左右两侧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10,当主轴5向上移动时,由于第一齿条10的表面与齿轮9的表面啮合,从而使主轴5在向上移动的同时通过第一齿条10带动齿轮9转动,由于齿轮9的表面与第二齿条12的表面啮合,从而使齿轮9在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二齿条12带动滑杆11向下移动滑杆11带动定位装置13向下移动,锥形按压块16先于电路板上定位孔接触,然后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弹簧15受压变形产生弹力,弹簧15利用弹力通过锥形按压块16将电路板压紧定位,将电路板压紧定位后主轴5继续向上移动,直至针钻7将电路板打孔,第一齿条10的表面与齿轮9的表面啮合,导向筒4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滑杆11,滑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9,导向筒4的内表面开设有与第二滑块19对应的第二滑轨20,第二滑轨20的内表面与第二滑块19的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杆11通过第二滑块19和第二滑轨20与导向筒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电路板的钻孔定位机构,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上靠近其中部的表面开设有通孔(2),所述操作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筒(4);/n所述导向筒(4)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主轴(5),所述主轴(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钻头(6),所述钻头(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针钻(7),所述导向筒(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顶部与主轴(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筒(4)的内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齿轮(9),所述齿轮(9)的数量设为两个,所述主轴(5)左右两侧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10),所述第一齿条(10)的表面与齿轮(9)的表面啮合,所述导向筒(4)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的上靠近其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12),所述第二齿条(12)的表面与齿轮(9)的表面啮合,所述滑杆(11)的顶部伸出操作台(1)的顶部,所述滑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装置(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电路板的钻孔定位机构,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上靠近其中部的表面开设有通孔(2),所述操作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筒(4);
所述导向筒(4)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主轴(5),所述主轴(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钻头(6),所述钻头(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针钻(7),所述导向筒(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顶部与主轴(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筒(4)的内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齿轮(9),所述齿轮(9)的数量设为两个,所述主轴(5)左右两侧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10),所述第一齿条(10)的表面与齿轮(9)的表面啮合,所述导向筒(4)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的上靠近其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12),所述第二齿条(12)的表面与齿轮(9)的表面啮合,所述滑杆(11)的顶部伸出操作台(1)的顶部,所述滑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装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彭飞郭先锋杨亚兵宋振武宋世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强达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