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6255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方管内设有填充物,在方管外壁一个侧面的两侧上沿长度方向安装有若干对相互对称的钢筋爪,在方管的一端或两端设有连接端板,连接端板上设有螺栓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简便,成本低廉,方便施工,保证施工质量,能够将主体承重结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钢筋混凝土梁)和普通非承重外墙分离。

Full cast-in-place concrete external wall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全现浇混凝土外墙主体剪力墙与非主体外墙间的分隔器。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全现浇外墙是指将主体承重结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钢筋混凝土梁)和普通非承重外墙一次性浇筑,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各工序的交叉施工,这样大大节省了施工周期,而且在结构整体性及抗渗性等方面,全现浇混凝土外墙也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连成一体的全现浇外墙与设计计算假定不符,故需将主体承重结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钢筋混凝土梁)和普通非承重外墙进行分隔。目前在分隔主体承重结构与非承重外墙时的主流做法是在两者交界面上填充挤朔板,但是由于挤朔板质量轻易漂浮,且难以固定,极易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影响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状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制作简便,成本低廉,方便施工,保证施工质量,能够将主体承重结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钢筋混凝土梁)和普通非承重外墙分离的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方管内设有填充物,在方管外壁一个侧面的两侧上沿长度方向安装有若干对相互对称的钢筋爪,在方管的一端或两端设有连接端板,连接端板上设有螺栓孔。进一步的,上述的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所述钢筋爪一端与方管固定,另一端折弯成U形。进一步的,上述的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方管的长度为1.5~2.0m,沿长度方向至少安装三对相互对称的钢筋爪。进一步的,上述的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设有两个止水肋,两个止水肋对称安装在方管外壁上,止水肋的长度与方管的长度相同,止水肋的端部与连接端板固定。进一步的,上述的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两个止水肋对称安装在方管外壁的中部。进一步的,上述的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所述止水肋为L形钢板,L形止水肋远离方管外壁的一面设置在连接端板外缘内。进一步的,上述的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所述方管由钢板制成。进一步的,上述的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所述填充物为岩棉保温材料。进一步的,上述的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所述钢筋爪采用HPB300直径为6mm的钢筋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制作方便,便利施工且能够较好的保证全现浇外墙的施工质量,能够有效分隔主体承重结构与非承重普通外墙,使之不连为一体,符合设计计算假定。2、本技术,保温隔热性能好,避免分缝部位出现冷桥,能够有效的防止外墙渗水,保证业主的居住品质。3、本技术,通过钢筋爪绑扎在主体承重结构的纵筋上从而固定分隔器,在浇筑时,分隔器不产生漂浮,稳定,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提高结构安全性。4、本技术,设有止水肋,可有效防止交界处水汽渗入室内。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结构示意图(两组分隔器连接在一起)。图2是实施例2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结构示意图(两组分隔器连接在一起)。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例2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使用示意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图中:1、方管;2、填充物;3、钢筋爪;4、止水肋;5、连接螺栓;6、连接端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对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作以下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由方管1、填充物2、钢筋爪3和连接端板6构成。由钢板围成方管1,方管1的长度为1.5~2.0m。方管1内充满填充物2。作为优选,所述填充物2为岩棉保温材料。在方管1外壁一个侧面的两侧上沿长度方向安装有若干对相互对称的钢筋爪3。作为优选,钢筋爪3采用HPB300直径为6mm的钢筋制成。作为优选,钢筋爪3一端与方管1焊接固定,另一端折弯成U形。作为优选,沿长度方向至少安装三对相互对称的钢筋爪3。本实施例沿长度方向安装三对相互对称的钢筋爪3。作为优选,钢筋爪3与方管1外壁的侧面的夹角α为100-150°。连接端板6采用钢板制成,在方管1的一端或两端焊接连接端板6,连接端板6上设有螺栓孔。在实际应用时,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高度,将若干分隔器通过连接端板6连接在一起,通过连接螺栓5固定。实施例2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由方管1、填充物2、钢筋爪3、止水肋4和连接端板6构成。由钢板围和成方管1,方管1的长度为1.5~2.0m。方管1内充满填充物2。作为优选,所述填充物2为岩棉保温材料。在方管1外壁一个侧面的两侧上沿长度方向安装有若干对相互对称的钢筋爪3。作为优选,钢筋爪3采用HPB300直径为6mm的钢筋制成。作为优选,钢筋爪3一端与方管1焊接固定,另一端折弯成U形。作为优选,沿长度方向至少安装三对相互对称的钢筋爪3。本实施例沿长度方向安装三对相互对称的钢筋爪3。作为优选,钢筋爪3与方管1外壁的侧面的夹角α为100-150°。连接端板6采用钢板制成,在方管1的一端或两端焊接连接端板6,连接端板6上设有螺栓孔。在实际应用时,根据建筑的实际高度,将若干分隔器通过连接端板6连接在一起,通过连接螺栓5固定。两个止水肋4对称安装在方管1外壁上,止水肋4的长度与方管1的长度相同,止水肋4的端部与连接端板6焊接固定。作为优选,两个止水肋4对称安装在方管1外壁的中部。作为优选,止水肋4为L形钢板,L形止水肋4与方管1外壁采用单面角焊缝连接,止水肋4远离方管1外壁的一面设置在连接端板6外缘内。止水肋4主要用于防止交界处水汽渗入室内。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为:在施工过程中,绑扎完钢筋后,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主体承重剪力墙(或梁)与非承重普通外墙之间的分缝处,插入本技术分隔器10,并将钢筋爪3绑扎在主体承重结构的纵筋上,将分隔器固定,而后进行支模板,整体浇筑混凝土,将分隔器留在分缝处作为分隔不取出,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进行拆模板,完成全现浇混凝土外墙的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其特征在于,方管(1)内设有填充物(2),在方管(1)外壁一个侧面的两侧上沿长度方向安装有若干对相互对称的钢筋爪(3),在方管(1)的一端或两端设有连接端板(6),连接端板(6)上设有螺栓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其特征在于,方管(1)内设有填充物(2),在方管(1)外壁一个侧面的两侧上沿长度方向安装有若干对相互对称的钢筋爪(3),在方管(1)的一端或两端设有连接端板(6),连接端板(6)上设有螺栓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爪(3)一端与方管(1)固定,另一端折弯成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其特征在于,方管(1)的长度为1.5~2.0m,沿长度方向至少安装三对相互对称的钢筋爪(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分隔器,其特征在于,设有两个止水肋(4),两个止水肋(4)对称安装在方管(1)外壁上,止水肋(4)的长度与方管(1)的长度相同,止水肋(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鑫雷明王金男殷帅牟钰姚景山杜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