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智能集水储能基站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储能、雨水收集、空气中取水、水质净化、智能控制
,具体为一种太阳能智能集水储能基站。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圈不断扩大,特殊场景下取水用电的需求逐年旺盛,如何高效稳定便捷地获取电能和清洁的饮用水已然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偏远山区、戈壁沙漠、边防驻扎区、海岛地区、水电供应不足的旅游景区等特殊环境下取水用电不稳定,非常不便。目前市面上无水源集水储能产品稀缺,且价格昂贵、耗能高、集水效率低、环境适应性弱、功能单一、稳定性差、智能化程度低、操作复杂、需要外部稳定的电压供应和较高的环境安装要求,无法保证稳定制水供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智能集水储能基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水源集水储能产品稀缺,且价格昂贵、耗能高、集水效率低、环境适应性弱、功能单一、稳定性差、智能化程度低、操作复杂、需要外部稳定的电压供应和较高的环境安装要求、无法保证稳定制水供电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智能集水储能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总成、光伏发电储能模块、雨水收集净化模块、空气循环吸附集水模块、压缩空气冷凝集水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所述光伏发电储能模块、雨水收集净化模块、空气循环吸附集水模块和压缩空气冷凝集水模块之间单独运行,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光伏发电储能模块、雨水收集净化模块、空气循环吸附集水模块和压缩空气冷凝集水模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智能集水储能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总成、光伏发电储能模块、雨水收集净化模块、空气循环吸附集水模块、压缩空气冷凝集水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所述光伏发电储能模块、雨水收集净化模块、空气循环吸附集水模块和压缩空气冷凝集水模块之间单独运行,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光伏发电储能模块、雨水收集净化模块、空气循环吸附集水模块和压缩空气冷凝集水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智能集水储能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总成包括支架(1)、框架(2)、第一载物台(3)、第二载物台(4)和脚轮(5),所述第一载物台(3)和第二载物台(4)安装在框架(2)上,所述脚轮(5)安装在第二载物台(4)的底部,所述支架(1)安装在框架(2)的顶部,所述框架(2)上安装有操作按钮(29)和显示器(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智能集水储能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储能模块包括太阳能光伏板组件、太阳能控制器(13)、蓄电池(23)和逆变器(22),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组件包括第一太阳能光伏板(24)、第二太阳能光伏板(25)、第三太阳能光伏板(26)、第四太阳能光伏板(27)和第五太阳能光伏板(28),所述第一太阳能光伏板(24)安装在雨水收集净化模块上,所述第二太阳能光伏板(25)和第三太阳能光伏板(26)通过抽拉组件平行设置在框架(2)的内部顶端,所述第四太阳能光伏板(27)和第五太阳能光伏板(28)通过铰接件设置在框架(2)左右两侧面,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组件通过太阳能控制器(13)与蓄电池(23)连接,所述逆变器(22)与蓄电池(23)连接,所述太阳能控制器(13)安装在第一载物台(3)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智能集水储能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净化模块包括蒸汽管(6)、太阳能真空集热管(7)、雨水收集槽(8)、管翅式冷凝器(11)、上水泵(15)、净水箱(17)、雨水收集箱(19)和净化装置(31),所述太阳能真空集热管(7)安装在支架(1)上,所述蒸汽管(6)安装在太阳能真空集热管(7)的顶部并与太阳能真空集热管(7)相连通,所述管翅式冷凝器(11)安装在第一载物台(3)上,所述净水箱(17)和雨水收集箱(19)安装在第二载物台(4)上,所述雨水收集槽(8)通过管道与雨水收集箱(19)连接,所述雨水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传晓,胡深,李伦,齐天,许培援,张军,郑季历,王耿华,温青青,张睿智,韦新,吕源,张少勇,李子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轻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