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通信网络配线架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通信网络配线架
,具体为一种计算机通信网络配线架。
技术介绍
计算机通信网络配线架是用于终端用户线或中继线,并能对它们进行调配连接的设备。配线架是管理子系统中最重要的组件,是实现垂直干线和水平布线两个子系统交叉连接的枢纽。现有的计算机通信网络配线架常采用一体化设计,然而一体化的设计导致其适应性较低,在检修时,影响线路较多,从而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通信网络配线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计算机通信网络配线架常采用一体化设计,然而一体化的设计导致其适应性较低,在检修时,影响线路较多,从而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通信网络配线架,包括配线架,所述配线架的左侧设有两个连接机构,两个所述连接机构上下排列与配线架过盈配合,所述配线架的右侧设有两个固定机构,两个所述固定机构与配线架过盈配合,所述配线架的前端顶端均匀粘合有多个备注标签,所述配线架的前端底端对应备注标签位置均印有编号,所述配线架的背部胶合有型号标签,所述连接机构和固定机构的背部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优选的,所述配线架包括基座、框体、接口、接线排和销杆,所述基座的前端与框体相固接,所述框体的前端开设有多个接口,所述基座的背部固接有接线排,所述基座的背部两侧均固接有多个销杆。优选的,多个所述销杆呈对称分布在基座的背部两侧每侧分布六个,且销杆每三个为一组与连接机构和固定机构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销孔、第一橡胶套、第一橡胶垫和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靠近基座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销孔,多个所述第一销孔内均固接有第一橡胶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靠近基座一侧固接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橡胶套与销杆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连接块、第二销孔、第二橡胶套、第二橡胶垫、通孔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连接块的靠近基座一侧开设多个第二销孔,多个所述第二销孔的内部均固接有第二橡胶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靠近基座一侧固接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左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优选的,所述备注标签、编号和接口的数量完全相同且一一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计算机通信网络配线架,通过接线排、基座和接口的配合,实现了配线架的正常信息交互工作,通过第一连接块、第一销孔、第一橡胶套、第一橡胶垫和第一凹槽的配合,实现了多个配线架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二连接块、第二销孔、第二橡胶套、第二橡胶垫、通孔和第二凹槽的配合,实现了整体机构的位置固定,在本技术中,通过整体机构的模块化,使整体机构的检修更加方便快捷,降低检修过程中对其对应线路的影响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第二连接块和第二橡胶套结构示意图。图中:1、配线架,101、基座,102、框体,103、接口,104、接线排,105、销杆,2、连接机构,201、第一连接块,202、第一销孔,203、第一橡胶套,204、第一橡胶垫,205、第一凹槽,3、固定机构,301、第二连接块,302、第二销孔,303、第二橡胶套,304、第二橡胶垫,305、通孔,306、第二凹槽,4、备注标签,5、编号,6、型号标签,7、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通信网络配线架,包括配线架1,配线架1的左侧设有两个连接机构2,两个连接机构2上下排列与配线架1过盈配合,配线架1的右侧设有两个固定机构3,两个固定机构3与配线架1过盈配合,配线架1的前端顶端均匀粘合有多个备注标签4,配线架1的前端底端对应备注标签4位置均印有编号5,配线架1的背部胶合有型号标签6,连接机构2和固定机构3的背部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7,螺纹孔7便于连接机构2和固定机构3的拆卸。配线架1包括基座101、框体102、接口103、接线排104和销杆105,基座101的前端与框体102相固接,框体102的前端开设有多个接口103,基座101的背部固接有接线排104,基座101的背部两侧均固接有多个销杆105。多个销杆105呈对称分布在基座101的背部两侧每侧分布六个,且销杆105每三个为一组与连接机构2和固定机构3相连接。连接机构2包括第一连接块201、第一销孔202、第一橡胶套203、第一橡胶垫204和第一凹槽205,第一连接块201的靠近基座101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销孔202,多个第一销孔202内均固接有第一橡胶套203,第一连接块201的靠近基座101一侧固接有第一橡胶垫204,第一橡胶垫204使第一连接块201与基座101的连接更紧密,第一连接块20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205,第一橡胶套203与销杆105过盈配合。固定机构3包括第二连接块301、第二销孔302、第二橡胶套303、第二橡胶垫304、通孔305和第二凹槽306,第二连接块301的靠近基座101一侧开设多个第二销孔302,多个第二销孔302的内部均固接有第二橡胶套303,第二连接块301的靠近基座101一侧固接有第二橡胶垫304,第二连接块301的左端开设有通孔305,第二连接块30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306。备注标签4、编号5和接口103的数量完全相同且一一对应。根据需求选取所需数量的配线架1,将多个配线架1依次首尾排列,将第一连接块201的第一橡胶套203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配线架1的销杆105过盈配合,并使第一橡胶垫204与配线架1紧密贴合,将两端的配线架1的外侧销杆105与固定机构3的第二橡胶套303相套接,并使第二橡胶垫304与配线架1紧密贴合,通过上述操作以实现多个配线架1的组装连接,通过固定机构3的通孔305及螺栓,使整体机构与目标位置相固接,并通过接线排104实现接线,通过接口103实现与水晶接头的连接,以实现整体机构的正常使用,若需要拆卸检修时,经通孔305处的螺栓拆卸下来,从而实现整体机构的拆卸,通过第一凹槽205、第二凹槽306或螺纹孔7分别实现连接机构2及固定机构3的拆卸,以便于检修,检修完毕后,重新安装即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通信网络配线架,包括配线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架(1)的左侧设有两个连接机构(2),两个所述连接机构(2)上下排列与配线架(1)过盈配合,所述配线架(1)的右侧设有两个固定机构(3),两个所述固定机构(3)与配线架(1)过盈配合,所述配线架(1)的前端顶端均匀粘合有多个备注标签(4),所述配线架(1)的前端底端对应备注标签(4)位置均印有编号(5),所述配线架(1)的背部胶合有型号标签(6),所述连接机构(2)和固定机构(3)的背部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通信网络配线架,包括配线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架(1)的左侧设有两个连接机构(2),两个所述连接机构(2)上下排列与配线架(1)过盈配合,所述配线架(1)的右侧设有两个固定机构(3),两个所述固定机构(3)与配线架(1)过盈配合,所述配线架(1)的前端顶端均匀粘合有多个备注标签(4),所述配线架(1)的前端底端对应备注标签(4)位置均印有编号(5),所述配线架(1)的背部胶合有型号标签(6),所述连接机构(2)和固定机构(3)的背部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通信网络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架(1)包括基座(101)、框体(102)、接口(103)、接线排(104)和销杆(105),所述基座(101)的前端与框体(102)相固接,所述框体(102)的前端开设有多个接口(103),所述基座(101)的背部固接有接线排(104),所述基座(101)的背部两侧均固接有多个销杆(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通信网络配线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销杆(105)呈对称分布在基座(101)的背部两侧每侧分布六个,且销杆(105)每三个为一组与连接机构(2)和固定机构(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通信网络配线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燕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建天元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