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卫华专利>正文

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换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3252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换向装置,它具有一个与室内机壳体相固定的转动件和一个与安装框体相固定的固定件,固定件和转动件之间开设有相互贯通的通道,通道之间相互独立密封并构成多个导流介质的独立通道,固定件的通道孔一端与室外机的制冷管路及排水通路相连接,而转动件的通道孔也与相应的管路相配连,这样,在室内机本体发生转动后,室内机本体内的冷凝水仍能顺利排出,而工作介质仍能正常在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进行传递。(*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向装置,特别是一种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换向装置。用一台分体式空调器轮换为两个相邻的房间调节空气,目前有下面四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中国式”“一拖二”,即一台室外机轮换拖动两台室内机,其制造成本大致是同种品牌和功率的“一拖一”机的1.6倍甚至更高。第二种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窗式分体两用空调器”,中国专利CN2118941中公开了一种技术,它采用将主机(压缩机和冷凝器)装在窗式空调器机箱内,两套蒸发器分装在窗式空调器机箱内和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箱内,其制造成本,大致同一台“一拖一”分体式空调器相当,但其中一个房间的噪音同窗式空调器一样大;第三种是中国专利CN2151407Y的方案,该方案采用两个活动密封接头,分别经上、下两个空心轴套将室内机与室外机的连接管接在一起,从上、下两端支承使室内机可沿一个垂直中心线转动;它设有框架。第四种是中国专利CN2191993Y的方案,该方案采用软管接通室内机与室外机连接管,框架下部呈盆状供接水用,室内机经两端支承并由转向电机带动其转动。后两种方案均采用两端支承,而且支承点均承重在框架上,要想安装得牢固就必须使框架的刚度强度足够大,这就必须使室内机正面的面积增大,生产成本增加,转向电机也使生产成本增加,后两种最主要的安装位置是房间与房间之间的门框上部的小窗户(即门亮子),此位置较窄小,正面面积大给安装带来困难。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成本低、安装方便、结构紧凑、安全实用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换向装置,以达到仅用一台分体空调的室内机就能轮换为两个相邻房间调节温度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具有一个与室内机壳体相固定的转动件和一个与安装框体相固定的固定件,固定件和转动件之间开设有相互贯通的通道,通道之间相互独立密封并构成多个导流介质的独立通道,固定件的通道孔一端与室外机的制冷管路及排水通路相连接,而转动件的通道孔也与相应的管路相配连,这样,在室内机本体发生转动后,室内机本体内的冷凝水仍能顺利排出,而工作介质仍能正常在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进行传递。由上可见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第1由于采用手动拨转方式即可使室内机转动换向,既省去了电机、又无需设置单独的安装框架,因此,结构简单、紧凑而便于降低成本。第2由于换向装置是一个具有转动、支承及多种内导通通路的整体结构,因此,无需用多个零部件来现场组装,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第3由于不管是有框架,还是无框架,换向装置直接与门体或墙体洞壁处固定之后都会具有一定的降噪作用,而换向装置绝大部分装入室内机本体框架内可使安装后的外形整洁美观。本技术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附图实现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与室内机配装后的安装位置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与室内机配装后的安装位置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技术与室内机配装后的安装位置示意图之三。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图6是图2的A-A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中的通道18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的通道18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下面将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有一个和室内机1相连接的转动件12和一个与固定框架30相固定的固定件15,其特征在于固定件15和转动件12内部设有相互对应的贯通的通道18,组装后的各通道18之间由密封件16密封并构成相互独立的导流不同介质的独立通道,固定件15的通道孔19的外端与室外机引入的介质管路8相连接,转动件12的通道孔19与室内机1引出的相应的介质管路相连接。参见图1至图5,图7和图8。本技术的结构特征还在于在固定件15和转动件12之间转动面处设有轴承17,在固定件15或转动件12上设有相互卡挡的限位机构10,在转动件12上设有与固定件15顶触的定位机构11。参见图1至图5。与固定框架30相固定连接的固定件15是一设有下凸连接脚9的盘状体,在盘状的固定件15上活动扣装有盘状的转动件12,盘状的转动件12内开设的是向上凹入的环状通道18和与环状通道18连接的通道孔19,在各环状通道18之间嵌固有环状密封件16,盘状的转动件12的下凸环缘121与两半开孔压盖26相连接,在两半压盖26和盘状固定件15下表面及盘状的转动件12和盘状的固定件15上表面之间装设有轴承或滑动件17,定位机构11为一旋紧螺钉,限位机构10为一固定在固定件15和转动件12下周沿的挡块,固定件15的下凸连接脚9与固定框架30相连接,转动件12的上部与室内机1的壳体或壳体内的框架相固定并拖带室内机1同步转动。参见图1、图4。与固定框架30相固定连接的固定件15是一带有下凸连接脚9的轴状体,在轴状的固定件15外周活动套装有套状的转动件12,在套状的转动件12的内周开设有外凹的环状通道18及与环状通道18相通的通道孔19,在各环状通道18之间的转动件上嵌固有环状密封件16,在轴状的固定件15的上部扣连接一压盖26,压盖26和套状转动件12上端面之间及套状转动件12下端面和下凸连接脚9之间装设有轴承或滑动件17,轴状固定件15上的通道18为T形孔,线缆6由轴状固定件15及压盖26对应处的通孔引入,轴状固定件15通过连接脚9与固定框架30相连接,套状转动件12直接或通过中间件2与室内机1相连,定位机构11为一旋拧的螺钉,限位机构10为一固定在套状转动件12外周的凸块和一与凸块相碰触的与固定件15相连的挡杆构成,通孔13由轴状固定件15的中心孔和压盖孔构成。参见图5。环状通道18沿盘状转动件12的径向同心间隔分布。参见图4。环状通道18沿套状转动件12的轴向间隔分布。参见图5。在固定框架30与换向装置的转动件12同步转动的室内机1壳体周边之间围设有和固定框架周边或室内机1壳体周边相连接的边条20。参见图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安装及连接情况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和图4中有多条通路的换向装置采用如图4所示的有两条通路的回转接头时,从室内机本体1通向室外机的制冷剂管路4与室外机通向室内机本体1的制冷剂管路8相连通,在该接头上附加上连接结构9后使之成为支承结构,在支承结构上设置限位结构10和定位装置11,以使其能往复回转180°并定位,伸出室内机本体1的电缆6穿过盘状的转动件12和盘状的固定件15的通孔13后通向外界,支承机构7的上端连接室内机本体,另一端安装时直接连接位于室内机本体一侧的房间固定物30上(可以是门框上梁,也可以是墙,最好跨过门框直接固定在墙上),从室内机本体1向外排水的通路5是由室内机本体1上的并位于室内机的回转中心线上的向下的排水孔5a和安装室内机的从安装位置向其它位置中排水的排水管5b组成,排水管5b的进口向上并与排水孔5a相对应,以导出滴下的水,排水管5b安装时可以装在室内机与房间固定物30之间。填补间隙用隔板29可装在位于室内机本体1下方的固定物30上,如图1、图6所示,在室内机本体1外表面上或隔板29周边上或固定框体30周边处可设置边条20,以保证转动过程中或转后的两居室密封,同时使室内机本体在经常性的转动换向过程中不致因室内机本体1外表面磨损而影响美观。采用如图5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换向装置,有一个和室内机(1)相连接的转动件(12)和一个与固定框架(30)相固定的固定件(15),其特征在于:固定件(15)和转动件(12)内部设有相互对应的贯通的通道(18),组装后的各通道(18)之间由密封件(16)密封并构成相互独立的导流不同介质的独立通道,固定件(15)的通道孔(19)的外端与室外机引入的介质管路(8)相连接,转动件(12)的通道孔(19)与室内机(1)引出的相应的介质管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余卫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