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140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设备,包括:穿戴件、连接件、天线单元和设备主体,穿戴件设置与设备主体相连接,天线单元包括天线本体;天线本体位于设备主体外,天线本体通过连接件与设备主体转动连接,连接件分别与设备主体和天线本体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天线本体置于穿戴式设备的设备主体外,并通过连接件与该设备主体转动连接,当需要使用天线时,只需将天线本体转动立起,即可提高天线的发射接收能力,降低设备通信功耗。

A wearabl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戴式设备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穿戴式设备。
技术介绍
对于天线设计来说,有两个设计关键点需要考虑:天线长度和净空面积。对于天线长度来说,天线辐射的最佳长度为1/4波长(波长用λ表示)。根据波长公式:λ=c/f(c为光速,f为频率,例如:900MHz),对于手机中低频天线长度为8~9cm;中频天线长度为3.5~4.5cm;高频天线长度为3cm。对于穿戴式设备来说,由于受体积布局等空间限制,天线要求的净空面积被进一步压缩。对于采用相同的传导发射功率,例如: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发射功率23dBm,按照实际使用场景手机(人头手模型)与手表(人手模型)不同频段能够辐射的总辐射功率(TotalRadiatedPower,TRP)对比如下表所示:由上表可以看出,在穿戴式设备上的天线效率明显差了很多,尤其是在低频频段,由于其需要更长的天线,对天线净空要求比较高,然而由于穿戴式设备空间的限制,低频天线性能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设备,解决现有穿戴式设备因体积空间的限制,导致天线性能较差的问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设备,包括:穿戴件、连接件、天线单元和设备主体,所述穿戴件与所述设备主体相连接,所述天线单元包括天线本体;所述天线本体位于所述设备主体外,所述天线本体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设备主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设备主体和所述天线本体电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将天线本体置于穿戴式设备的设备主体外,并通过连接件与该设备主体转动连接,当需要使用天线时,只需将天线本体转动立起,即可提高天线的发射接收能力,降低设备通信功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之一;图2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之二;图3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之三;图3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之四;图3c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之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设备100,包括:穿戴件101、连接件102、天线单元和设备主体104。上述穿戴件101与设备主体104相连接,用于穿戴式设备100的穿戴使用。该穿戴件101与设备主体104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活动连接、可拆卸式连接等。对应不同种类的穿戴式设备100,穿戴件101的种类也不同,例如:当穿戴式设备100为智能手表时,穿戴件101为表带;当穿戴式设备100为智能眼镜时,穿戴件101为眼镜腿。本技术实施例对穿戴件101的种类以及穿戴件101与设备主体104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上述天线单元包括:天线本体1031;该天线本体1031位于设备主体104外,天线本体1031通过连接件102与设备主体104转动连接,连接件102分别与设备主体104和天线本体1031电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天线本体1031通过连接件102与设备主体104内的射频信号源电连接。该射频信号源可以设置在设备主体104内的系统主板上,该射频信号源也可以是在设备主体104内独立设置的器件,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上述连接件102可以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转轴,该连接件102可以是一体结构,该连接件102也可以是分体结构,例如该连接件102由多个同轴的转轴组成。本技术实施例对连接件102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通过连接件102实现天线本体1031与射频信号源之间的馈电,使射频信号源的通信信号能够传输给天线本体1031,以实现穿戴式设备100的通信功能。天线本体1031通过连接件102与设备主体104转动连接,使天线本体1031能够翻转立起,进而增大天线本体1031的净空面积,改善天线环境,提高天线性能。本技术实施例中,将天线本体置于穿戴式设备的设备主体外,并通过连接件与该设备主体转动连接,当需要使用天线时,只需将天线本体转动立起,即可提高天线的发射接收能力,降低设备通信功耗。图1示出的设备主体104包括显示模组1051和壳体1052,该显示模组1051的至少部分位于壳体1052内。显示模组1051用于显示文字或图像,以实现穿戴式设备100的智能功能。该显示模组1051可以采用现有的显示模组,本技术实施例对显示模组1051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当天线本体1031翻转至于显示模组1051平行时,在垂直于显示模组1051的方向上,天线本体1031的投影与显示模组1051的投影不重合,或者,天线本体1031的投影位于该显示模组1051的非显示区域,这样可以避免天线本体1031影响显示模组1051的正常显示。图1示出的穿戴式设备100还包括操作部件106,该操作部件可以是按钮或者旋钮,用户可以通过对操作部件106进行操作,以使用穿戴式设备100的智能功能。该操作部件106可以采用现有的操作部件,本技术实施例对操作部件106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参见图2a和图2b,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穿戴式设备100还包括:盖体107,盖体107通过连接件102与设备主体104传动连接,天线本体1031设置在盖体107内。图2a示出了盖体107处于扣置在设备主体104的场景,图2b盖体107翻转至竖立于设备主体104的场景。通过对盖体107的翻转操作,实现将天线本体1031转动立起,提高天线的发射接收能力,降低设备通信功耗。盖体107的形状可以是完整的平面,盖体107的形状也可以是环形;盖体107可以是圆形、矩形、圆环形、回字形等,本技术实施例对盖体107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天线本体103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绝缘区域1033,该绝缘区域1033为天线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件、连接件、天线单元和设备主体,所述穿戴件与所述设备主体相连接,所述天线单元包括天线本体;/n所述天线本体位于所述设备主体外,所述天线本体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设备主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设备主体和所述天线本体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件、连接件、天线单元和设备主体,所述穿戴件与所述设备主体相连接,所述天线单元包括天线本体;
所述天线本体位于所述设备主体外,所述天线本体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设备主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设备主体和所述天线本体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设备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设备主体转动连接,所述天线本体设置在所述盖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绝缘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同轴设置;
所述天线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设备主体电连接,所述天线本体通过所述第二转轴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绝缘区域位于所述天线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辛泉管飞云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