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伪溯源增距天线及防伪溯源系统
本技术属于产品防伪溯源标签识别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伪溯源增距天线及防伪溯源系统。
技术介绍
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电子标签与读卡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读卡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申请号为201420047709.2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和双RFID电子标签的商品防伪溯源系统,是一种防范造假者制作假标签恶意篡改商品认证服务器链接地址的商品防伪认证系统。系统包括设置在商品上的第一RFID电子标签和第二RFID电子标签。所述商品至少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RFID电子标签粘贴在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结合处,当第一部件发生相对于第二部件的运动时,所述第一RFID电子标签被损毁。当所述第二RFID电子标签被损毁时,安装有第二RFID电子标签的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将被损坏。第一RFID电子标签内写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伪溯源增距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L),所述线圈(L)的第一端分别与并联的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并联的第五电容(C5)和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线圈(L)的第二端分别与并联的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并联的第六电容(C6)和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并联的第五电容(C5)和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与并联的第六电容(C6)和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溯源增距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L),所述线圈(L)的第一端分别与并联的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并联的第五电容(C5)和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线圈(L)的第二端分别与并联的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并联的第六电容(C6)和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并联的第五电容(C5)和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与并联的第六电容(C6)和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溯源增距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两端还并联有备用的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并联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与线圈(L)的第一端连接,并联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与线圈(L)的第二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溯源增距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L)、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建军,李薇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致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