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118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电极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单元和多个第二单元,所述多个第一单元和所述多个第二单元沿厚度方向交替布置。第一单元包括第一极片、两个第二极片、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在第一单元中,第一极片固定于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之间,一个第二极片固定于第一隔膜,另一个第二极片固定于第二隔膜。第二单元包括第三极片、第三隔膜和第四隔膜;在第二单元中,沿厚度方向,第三极片固定于第三隔膜和第四隔膜之间。第一极片与第三极片极性相同。所述多个第一单元的第一隔膜和所述多个第二单元的第三隔膜连为一体,所述多个第一单元的第二隔膜和所述多个第二单元的第四隔膜连为一体。

Electrode assembly and secondary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二次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储能器件,在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极组件为二次电池的核心部件,当前的电极组件主要分为卷绕式电极组件和叠片式电极组件。叠片式电极组件通常是通过依序堆叠多个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而制成,但是,在堆叠的过程中,正负极片容易出现位移,导致正负极片错位,造成电极组件性能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其能简化成型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电极组件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均为多个,且所述多个第一单元和所述多个第二单元沿厚度方向交替布置。第一单元包括第一极片、两个第二极片、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在第一单元中,沿厚度方向,第一极片固定于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之间,一个第二极片设置于第一隔膜的远离第一极片的一侧并固定于第一隔膜,另一个第二极片设置于第二隔膜的远离第一极片的一侧并固定于第二隔膜。第二单元包括第三极片、第三隔膜和第四隔膜;在第二单元中,沿厚度方向,第三极片固定于第三隔膜和第四隔膜之间。第一极片与第三极片极性相同。所述多个第一单元的第一隔膜和所述多个第二单元的第三隔膜连为一体,所述多个第一单元的第二隔膜和所述多个第二单元的第四隔膜连为一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沿厚度方向的两端均为第二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极片与第三极片为负极极片,第二极片为正极极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第三单元,第三单元位于所述电极组件沿厚度方向的端部,且第三单元与第一单元相邻。第三单元包括第五隔膜和第六隔膜,第三单元的第五隔膜与第一单元的第一隔膜连为一体,第三单元的第六隔膜和第一单元的第二隔膜连为一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位于所述电极组件沿厚度方向的端部,且第四单元与第二单元相邻。第四单元包括第七隔膜、第八隔膜和第四极片,第七隔膜和第八隔膜位于第四极片的远离第二单元的一侧,且第七隔膜、第八隔膜和第四极片固定连接。第四单元的第七隔膜和第二单元的第三隔膜连为一体,第四单元的第八隔膜和第二单元的第四隔膜连为一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极片和第三极片为正极极片,第二极片和第四极片为负极极片。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各第一单元中,第一隔膜连接于第二隔膜,且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的连接处位于第一极片沿宽度方向的外侧。在各第二单元中,第三隔膜连接于第四隔膜,且第三隔膜和第四隔膜的连接处位于第三极片沿宽度方向的外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单元的第二极片还固定于第二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单元中,第一极片通过电泳、热压或粘接固定于第一隔膜的表面和第二隔膜的表面,两个第二极片通过电泳、热压或粘接分别固定于第一隔膜的表面和第二隔膜的表面。在第二单元中,第三极片通过电泳、热压或粘接固定于第三隔膜的表面和第四隔膜的表面。二次电池包括所述的电极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本申请中,可先在将多个极片固定在隔膜上,然后再通过折叠以形成电极组件。本申请将极片的放置过程和折叠过程分离,可以有效地节省放置极片的时间,而将极片固定在隔膜上,可以保证极片的定位精度,简化成型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在成型前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电极组件在成型后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在成型前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电极组件在成型后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在成型前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电极组件在成型后的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在成型前的示意图。图8为图7的电极组件在成型后的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在成型前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电极组件在成型后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第一单元2第二单元3第三单元4第四单元P1第一极片P2第二极片P3第三极片P4第四极片G1第一隔膜G2第二隔膜G3第三隔膜G4第四隔膜G5第五隔膜G6第六隔膜G7第七隔膜G8第八隔膜X宽度方向Y厚度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以上(包括两个);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组件是二次电池实现充放电功能的核心部件。二次电池可为软包电池,电极组件直接封装在包装袋内,所述包装袋可为铝塑膜。本申请的二次电池也可为硬壳电池。二次电池包括还包括壳体、顶盖板和电极端子。壳体可具有六面体形状或其它形状。壳体内部形成收容腔,以容纳电极组件和电解液。壳体在一端形成开口,而电极组件可经由所述开口放置到壳体的收容腔。壳体可由铝或铝合金等导电金属的材料制成,也可由塑胶等绝缘材料制成。顶盖板设置于壳体并覆盖壳体的开口,从而将电极组件封闭在壳体内。电极端子设置于顶盖板,电极端子的上端突出到顶盖板上侧,下端可穿过顶盖板、延伸到壳体内并电连接于电极组件。下面以不同的实施例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电极组件。参照图1和图2,在第一实施例中,电极组件包括第一单元1和第二单元2,第一单元1和第二单元2均为多个,且所述多个第一单元1和所述多个第二单元2沿厚度方向Y交替布置。第一单元1包括第一极片P1、两个第二极片P2、第一隔膜G1和第二隔膜G2。在第一单元1中,沿厚度方向Y,第一极片P1固定于第一隔膜G1和第二隔膜G2之间;其中,第一极片P1可通过电泳、热压或粘接固定于第一隔膜G1的表面和第二隔膜G2的表面。第一极片P1和第二极片P2的极性相反。在第一单元1中,沿厚度方向Y,一个第二极片P2设置于第一隔膜G1的远离第一极片P1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单元(1)和第二单元(2),第一单元(1)和第二单元(2)均为多个,且所述多个第一单元(1)和所述多个第二单元(2)沿厚度方向(Y)交替布置;/n第一单元(1)包括第一极片(P1)、两个第二极片(P2)、第一隔膜(G1)和第二隔膜(G2);在第一单元(1)中,沿厚度方向(Y),第一极片(P1)固定于第一隔膜(G1)和第二隔膜(G2)之间,一个第二极片(P2)设置于第一隔膜(G1)的远离第一极片(P1)的一侧并固定于第一隔膜(G1),另一个第二极片(P2)设置于第二隔膜(G2)的远离第一极片(P1)的一侧并固定于第二隔膜(G2);/n第二单元(2)包括第三极片(P3)、第三隔膜(G3)和第四隔膜(G4);在第二单元(2)中,沿厚度方向(Y),第三极片(P3)固定于第三隔膜(G3)和第四隔膜(G4)之间;第一极片(P1)与第三极片(P3)极性相同;/n所述多个第一单元(1)的第一隔膜(G1)和所述多个第二单元(2)的第三隔膜(G3)连为一体,所述多个第一单元(1)的第二隔膜(G2)和所述多个第二单元(2)的第四隔膜(G4)连为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单元(1)和第二单元(2),第一单元(1)和第二单元(2)均为多个,且所述多个第一单元(1)和所述多个第二单元(2)沿厚度方向(Y)交替布置;
第一单元(1)包括第一极片(P1)、两个第二极片(P2)、第一隔膜(G1)和第二隔膜(G2);在第一单元(1)中,沿厚度方向(Y),第一极片(P1)固定于第一隔膜(G1)和第二隔膜(G2)之间,一个第二极片(P2)设置于第一隔膜(G1)的远离第一极片(P1)的一侧并固定于第一隔膜(G1),另一个第二极片(P2)设置于第二隔膜(G2)的远离第一极片(P1)的一侧并固定于第二隔膜(G2);
第二单元(2)包括第三极片(P3)、第三隔膜(G3)和第四隔膜(G4);在第二单元(2)中,沿厚度方向(Y),第三极片(P3)固定于第三隔膜(G3)和第四隔膜(G4)之间;第一极片(P1)与第三极片(P3)极性相同;
所述多个第一单元(1)的第一隔膜(G1)和所述多个第二单元(2)的第三隔膜(G3)连为一体,所述多个第一单元(1)的第二隔膜(G2)和所述多个第二单元(2)的第四隔膜(G4)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沿厚度方向(Y)的两端均为第二单元(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极片(P1)与第三极片(P3)为负极极片,第二极片(P2)为正极极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第三单元(3),第三单元(3)位于所述电极组件沿厚度方向(Y)的端部,且第三单元(3)与第一单元(1)相邻;
第三单元(3)包括第五隔膜(G5)和第六隔膜(G6),第三单元(3)的第五隔膜(G5)与第一单元(1)的第一隔膜(G1)连为一体,第三单元(3)的第六隔膜(G6)和第一单元(1)的第二隔膜(G2)连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如虎曾钢虞永生戴亚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