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壳体与电池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09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壳体与电池壳,在电池模组固定安装过程中,将固定套插入第一安装孔中,并通过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使得固定套固定在底板上;再将电池模组上的第二固定部插入固定套内,并与第一固定部固定配合,如此,使得电池模组稳定固定在底板上。本方案电池模组紧固点通过螺纹与螺纹之间的咬合,代替传统的拉铆螺母连接,使得固定套更加稳定固定在底板上,有效避免固定套在电池模组固定过程中发生转动失效,拉铆螺母的单层密封有一定风险,而采用固定套可使得电池模组得到稳定固定,有利于提高电池模组的安装稳定性与密封性。同时,采用固定套进行固定,也有利于降低下壳体的返工率,减少电池壳的返工量,降低电池壳的制作成本。

Lower housing and battery hou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壳体与电池壳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下壳体与电池壳。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应用广泛开发,纯电动车也随之广受市场的热爱。纯电动车的整体性能主要取决于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比如,电池模组的安装稳定性。纯电动车运行过程中,车体的颠簸或者马达震动均会对电池模组造成一定的震动,若电池模组无法稳定固定,很容易导致电池模组在电池壳内发生脱线、短路等故障。传统的电池壳通常采用拉铆螺母对电池模组进行固定,首先将拉铆螺母固定在底板上;再将电池模组上固定在拉铆螺母上。然而,在电池模组固定过程中,拉铆螺母很容易在底板上发生转动,导致电池模组无法进行稳定固定。同时,当拉铆螺母发生转动时,会导致整个电池壳进行返工,从而导致电池壳加工过程费时费力,制作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下壳体与电池壳,便于电池模组稳定固定,有利于提高电池模组的安装稳定性;同时,降低下壳体的返工率,减少电池壳的返工量,降低电池壳的制作成本。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下壳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第一螺纹;与/n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应的第二螺纹,所述固定套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时,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套内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与电池模组上的第二固定部固定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第一螺纹;与
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应的第二螺纹,所述固定套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时,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套内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与电池模组上的第二固定部固定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的端部设有承压部,所述固定套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时,所述承压部与所述底板抵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部上设有缺口,所述底板上设有凸部,所述缺口的内壁与所述凸部限位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部沿着所述固定套的周向设置,且所述承压部围成与所述固定套内连通的操作槽,所述操作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上设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用于密封所述固定套远离所述承压部的一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壳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鸿山赵允昊周青华聂晋陈楷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