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板与水冷板搅拌摩擦焊固定的并联水冷电池框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087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加强板与水冷板搅拌摩擦焊固定的并联水冷电池框底板,包括一电池框底板总成,电池框底板总成包括至少三个从左至右依次排布的子底板,至少三个子底板分别为依次交替排布的加强板以及水冷板,相邻的加强板与水冷板搅拌摩擦焊相连;水冷板上开设有用于输送冷却水的水冷通道;还包括进水管路,进水管路包括顺序连接的进水支管以及进水分流管;还包括出水管路包括顺序连接的出水支管以及出水分流管,每个水冷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固定有一个出水分流管与一个进水分流管,进水分流管与出水分流管均与水冷板的水冷通道对接导通。本专利的底板总成采用加强板与水冷板搅拌摩擦焊相连,保证底板的强度的同时,保证了散热效果。

Parallel water-cooled battery frame base plate fixed by friction stir welding of reinforcing plate and water-cooled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强板与水冷板搅拌摩擦焊固定的并联水冷电池框底板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电池框底板。
技术介绍
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容易在电池内部积累大量热量,造成电池工作温度上升,电池性能下降及电池燃烧爆炸等问题,有效解决电池散热问题对电动汽车安全行驶非常重要。现有的电池散热方式主要采用串联水冷散热。在串联水冷散热中,水冷管路设置在电池框底板的上方,水冷管路与电池框底板两者独立设置,占用车内空间大。而且由于各电池模组采用串联方式水冷,串联方式水冷由于需要占箱体空间,串联冷却水路较长,流经前后端电池模组的冷却水温逐渐增加,容易出现前后端电池模组温差大,后端电池模组温度过高现象,影响电池性能及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加强板与水冷板搅拌摩擦焊固定的并联水冷电池框底板,以解决现有底板与水冷管路独立设置占用空间大、冷却水路长、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加强板与水冷板搅拌摩擦焊固定的并联水冷电池框底板,包括一电池框底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框底板总成包括至少三个从左至右依次排布的子底板,至少三个子底板分别为依次交替排布的用于支撑并安装固定电池模组的加强板以及用于输送冷却水的水冷板,相邻的加强板与水冷板搅拌摩擦焊相连;所述水冷板上开设有用于输送冷却水的水冷通道;还包括一用于导入冷却水的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包括从左至右顺序连接的进水支管以及进水分流管,所述进水管路轴向上的一端封口;还包括一用于导出冷却水的出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包括从左至右顺序连接的出水支管以及出水分流管;每个水冷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固定有一个所述出水分流管与一个所述进水分流管,固定连接有出水分流管以及进水分流管的水冷板构成一水冷组件,所述水冷组件上的进水分流管与出水分流管均与水冷板的水冷通道对接导通。本专利的底板总成采用加强板与水冷板搅拌摩擦焊相连,保证底板的强度的同时,保证了散热效果。采用搅拌摩擦焊,在焊接时焊缝金属产生塑性流动,接头不会产生柱状晶等组织,可以使晶粒细化,且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优良,大幅提升焊缝的密封性,提高底板总成结构的强度及抗疲劳性能。采用搅拌摩擦焊,焊后的焊缝抗拉强度最少达到母材抗拉强度的百分之七十。保证了底板总成的整体强度。通过加强板与水冷板的整合,进而通过加强板可以实现电池模组的支撑与固定,通过水冷板可以实现对电池模组的冷却散热。避免了电池模组与水冷板的施压,保证了底板总成的强度。优化水冷的导流回路结构,便于保证散热效果。同时也避免了传统底板与冷却管路独立不利于安装的问题。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水分流管以及所述出水分流管分别与所述水冷板的两侧插接,并焊接相连。便于保证进水分流管、出水分流管两者与水冷板的安装固定效果。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水冷板是一前后两端均开口的中空水冷板,以所述中空水冷板的内腔为所述水冷通道。便于冷却水的导流。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中空水冷板的内壁设有从左至右排布的至少三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顶部与底部均与中空水冷板的内壁固定连接。便于保证中空水冷板的强度。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水分流管包括上下设置的管状体以及安装部,所述管状体的轴向为前后方向,所述管状体轴向上的两端均开口;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水冷板插接;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轴向依次排布的至少五个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一端与所述管状体的内腔导通,所述导流孔的另一端作为所述进水分流管与水冷板的水冷通道导通的出水端;所述进水分流管与所述出水分流管呈镜像对称结构设置在所述水冷板的两侧。便于实现进水分流管向位于右方的进水支管的导流的同时,通过导流孔的增设可以实现向水冷板的输送。便于并联式导流。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水分流管的安装部上开设有左右导通的减重孔。便于实现重量的减重设计。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水管路与所述出水管路均设置在所述电池框底板总成的外边缘。避免对电池模组摆放的干扰。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强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电池模组的安装孔。便于实现电池模组的固定。便于电池模组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加强板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水管路的封口端以及所述出水管路的封口端位于同侧,且所述进水管路的封口端设置在所述进水管路的右端部。便于同侧进水导流。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水管路的封口端以及所述出水管路的封口端安装有一密封盖。便于端部的封堵。有益效果:1)底板总成采用摩擦搅拌焊相连,保证底板的防渗漏以及强度。2)底板总成采用加强板与水冷板交替摩擦搅拌焊,加强板保证对电池模组的支撑与安装,避免了水冷板的受力。实现底板总成对电池模组的支撑强度的保证。3)优化水冷水路的结构,便于保证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有进水嘴与出水嘴情况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进水分流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水冷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加强板,2为水冷板,3为进水管路,4为出水管路,11为为第一加强板、12为第二加强板、13为第三加强板、14为第四加强板、21为第一水冷板、22为第二水冷板、23为第三水冷板、31为进水支管,32为出水支管,41为出水支管,42为出水分流管,311为第一进水支管、321为第一进水分流管、312为第二进水支管、322为第二进水分流管、313为第三进水支管、323为第三进水分流管,411为第一出水支管、412为第二出水支管、413为第三出水支管、421为第一出水分流管、422为第二出水分流管、423为第三出水分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5,加强板与水冷板搅拌摩擦焊固定的并联水冷电池框底板,包括一电池框底板总成,电池框底板总成包括七个从左至右依次排布的子底板,七个子底板中相邻的子底板搅拌摩擦焊接相连。七个子底板分别为依次交替排布的支撑并安装固定电池模组的加强板1以及用于输送冷却水的水冷板2,相邻的加强板1与水冷板2焊接相连;水冷板2上开设有用于输送冷却水的水冷通道;还包括一用于导入冷却水的进水管路3,进水管路3包括从左至右顺序连接的进水支管31以及进水分流管32,进水管路3轴向上的一端封口;还包括一用于导出冷却水的出水管路4,出水管路4包括从左至右顺序连接的出水支管41以及出水分流管42;每个水冷板2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固定有一个出水分流管与一个进水分流管,固定连接有出水分流管以及进水分流管的水冷板2构成一水冷组件,水冷组件上的进水分流管与出水分流管均与水冷板2的水冷通道对接导通。本专利的底板总成采用加强板与水冷板搅拌摩擦焊相连,保证底板的强度的同时,保证了散热效果。采用搅拌摩擦焊,在焊接时焊缝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加强板与水冷板搅拌摩擦焊固定的并联水冷电池框底板,包括一电池框底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框底板总成包括至少三个从左至右依次排布的子底板,至少三个子底板分别为依次交替排布的用于支撑并安装固定电池模组的加强板以及用于输送冷却水的水冷板,相邻的加强板与水冷板搅拌摩擦焊相连;/n所述水冷板上开设有用于输送冷却水的水冷通道;/n还包括一用于导入冷却水的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包括从左至右顺序连接的进水支管以及进水分流管,所述进水管路轴向上的一端封口;/n还包括一用于导出冷却水的出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包括从左至右顺序连接的出水支管以及出水分流管;/n每个水冷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固定有一个所述出水分流管与一个所述进水分流管,固定连接有出水分流管以及进水分流管的水冷板构成一水冷组件,所述水冷组件上的进水分流管与出水分流管均与水冷板的水冷通道对接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加强板与水冷板搅拌摩擦焊固定的并联水冷电池框底板,包括一电池框底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框底板总成包括至少三个从左至右依次排布的子底板,至少三个子底板分别为依次交替排布的用于支撑并安装固定电池模组的加强板以及用于输送冷却水的水冷板,相邻的加强板与水冷板搅拌摩擦焊相连;
所述水冷板上开设有用于输送冷却水的水冷通道;
还包括一用于导入冷却水的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包括从左至右顺序连接的进水支管以及进水分流管,所述进水管路轴向上的一端封口;
还包括一用于导出冷却水的出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包括从左至右顺序连接的出水支管以及出水分流管;
每个水冷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固定有一个所述出水分流管与一个所述进水分流管,固定连接有出水分流管以及进水分流管的水冷板构成一水冷组件,所述水冷组件上的进水分流管与出水分流管均与水冷板的水冷通道对接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板与水冷板搅拌摩擦焊固定的并联水冷电池框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分流管以及所述出水分流管分别与所述水冷板的两侧插接,并焊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板与水冷板搅拌摩擦焊固定的并联水冷电池框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是一前后两端均开口的中空水冷板,以所述中空水冷板的内腔为所述水冷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强板与水冷板搅拌摩擦焊固定的并联水冷电池框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水冷板的内壁设有从左至右排布的至少三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顶部与底部均与中空水冷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世兵倪清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友升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