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蓄电池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用的下盖、蓄电池盖及蓄电池。蓄电池用的下盖具有形成单格的若干下盖单元,各所述下盖单元分别具有注液口、回流口以及形成回流迷宫通道的下盖回流子通道,所述下盖回流子通道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减小冷凝液体表面张力的尖刺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蓄电池用的下盖,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下盖设有能够减小冷凝液体表面张力的尖刺部,促进冷凝液体的回流,减少冷凝液体因表面张力作用而不易回流或回流较慢问题的发生。
Lower cover, battery cover and battery for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用的下盖、蓄电池盖及蓄电池
本技术属于蓄电池装置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蓄电池用的下盖、蓄电池盖及蓄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使用的免维护电池及起停汽车使用的EFB电池全部为富液蓄电池,富液蓄电池为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有电解液从排气孔排出的问题,在蓄电池盖内部设计了迷宫回流结构,可延长电解液排出的路径及及时回流到电池内部。富液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在非正常使用或特殊条件下使用会产生气体,部分气体会通过迷宫通道,经滤气片后排出到蓄电池外部,还会有部分气体在小盖上冷凝,冷凝液体会滴到蓄电池盖的迷宫结构上,液滴会回流到蓄电池内部。但是当冷凝液体的量较少时,冷凝液体会在表面张力作用下不易回流或回流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用的下盖,旨在解决现有的蓄电池盖存在的冷凝液体较少时因表面张力作用造成回流不畅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蓄电池用的下盖,具有形成单格的若干下盖单元,各所述下盖单元分别具有注液口、回流口以及形成回流迷宫通道的下盖回流子通道,所述下盖回流子通道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减小冷凝液体表面张力的尖刺部。进一步地,所述尖刺部为三棱锥结构,所述三棱锥结构的其中一平面固接于所述下盖回流子通道的底面上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盖,包括上述的下盖以及与所述下盖热封连接的上盖,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下盖之上,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之间形成隔离空间,所述上盖上设有排气口,所述隔离空间对应蓄电池槽体单元分隔形成若干单格,各所述单格分别设有用于逸气或者供冷凝液体返流的回流迷宫通道。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空间还设有储酸迷宫通道以及导通所述储酸迷宫通道的出口和所述排气口的逸气通道,各所述回流迷宫通道用于导通所述储酸迷宫通道的进口和所述回流口。进一步地,所述储酸迷宫通道的深度由所述储酸迷宫通道的进口向所述储酸迷宫通道的出口方向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所述回流迷宫通道的深度由所述回流口向所述储酸迷宫通道的进口方向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下盖设有若干下盖迷宫隔板,所述上盖设有与所述下盖迷宫隔板对应的上盖迷宫隔板,所述下盖迷宫隔板和所述上盖迷宫隔板形成所述储酸迷宫通道的通道隔档。进一步地,所述储酸迷宫通道设置于所述隔离空间内远离各所述回流口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上盖的侧部且邻近所述回流口。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包括设有电解液的蓄电池槽以及上述的蓄电池盖。本技术提供的蓄电池用的下盖,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下盖设有能够减小冷凝液体表面张力的尖刺部,促进冷凝液体的回流,减少冷凝液体因表面张力作用而不易回流或回流较慢问题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蓄电池用的下盖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蓄电池盖中上盖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00-下盖;101-注液口;102-下盖迷宫隔板;103-回流口;104-电极;105-排气区域;110-下盖回流子通道;111-尖刺部;120-下盖逸气子通道;200-上盖;201-流入棒;202-上盖迷宫隔板;203-排气口;210-上盖回流子通道;220-上盖逸气子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长度”、“宽度”、“高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见图1至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的蓄电池用的下盖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蓄电池用的下盖100和上盖200热封后会形成隔离空间,并组成蓄电池盖。隔离空间对应蓄电池槽体单元分隔形成若干单格。其中下盖100具有若干下盖单元,上盖200具有若干上盖单元,下盖单元就是以下盖100中隔档板为界作成的分隔区域,上盖单元就是以上盖100中隔档板为界作成的分隔区域,下盖单元和上盖单元一一对应。下盖单元与对应的上盖单元在上盖200和下盖100热封后才能组成相应的单格。各单格分别设有用于逸气或者供冷凝液体返流的回流迷宫通道、注液口101以及回流口103,各单格的气体会通过回流迷宫通道与排气口203导通并逸散,冷凝液体会通过回流迷宫通道返流回到回流口103继而回到蓄电池槽。注液口101和回流口103设置在下盖单元上。下盖单元具有形成回流迷宫通道的下盖回流子通道110,上盖单元具有形成回流迷宫通道的上盖回流子通道210,下盖回流子通道110与对应的上盖回流子通道210在上盖200和下盖100热封后才能组成相应的回流迷宫通道。以上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各下盖回流子通道110的底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减小冷凝液体表面张力的尖刺部111。尖刺部111可以是针刺柱、圆锥凸起等锐利的结构。下盖回流子通道110位于回流迷宫通道的下部,因此冷凝液体在重力作用下会汇集在下盖回流子通道110内,当冷凝液体的量较少时,冷凝液体可能会因为表面张力作用而不易回流或回流较慢,但是尖刺部111有助于刺破冷凝液体的表面,从而减小其冷凝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冷凝液体快速回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蓄电池用的下盖,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下盖设有能够减小冷凝液体表面张力的尖刺部,促进冷凝液体的回流,减少冷凝液体因表面张力作用而不易回流或回流较慢问题的发生。请参见图1和图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蓄电池用的下盖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尖刺部111为三棱锥结构,三棱锥结构的其中一平面固接于下盖回流子通道110的底面上,三棱锥结构的其中一个尖点(顶点)凸出于下盖回流子通道110的底面。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蓄电池用的下盖,具有形成单格的若干下盖单元,各所述下盖单元分别具有注液口、回流口以及形成回流迷宫通道的下盖回流子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回流子通道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减小冷凝液体表面张力的尖刺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蓄电池用的下盖,具有形成单格的若干下盖单元,各所述下盖单元分别具有注液口、回流口以及形成回流迷宫通道的下盖回流子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回流子通道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减小冷凝液体表面张力的尖刺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刺部为三棱锥结构,所述三棱锥结构的其中一平面固接于所述下盖回流子通道的底面上。
3.蓄电池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盖以及与所述下盖热封连接的上盖,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下盖之上,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之间形成隔离空间,所述上盖上设有排气口,所述隔离空间对应蓄电池槽体单元分隔形成若干单格,各所述单格分别设有用于逸气或者供冷凝液体返流的回流迷宫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空间还设有储酸迷宫通道以及导通所述储酸迷宫通道的出口和所述排气口的逸气通道,各所述回流迷宫通道用于导通所述储酸迷宫通道的进口和所述回流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龙,邓全忠,裴新彬,周胜文,宋艳龙,杜明亮,任天赐,张若晨,陈黎升,
申请(专利权)人: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