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罩式炉炉坑结构,包括炉坑,炉坑底面的一侧沿炉坑的纵向设置有若干混凝土立柱,在混凝土立柱上端部支撑有混凝土盖板,在炉坑的上端口处设置有纵向盖板,纵向盖板与炉坑底面之间设置有若干沿炉坑纵向间隔设置的钢立柱,在纵向盖板与混凝土盖板之间连接有若干横向盖板,若干横向盖板沿炉坑的纵向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布置合理,在不改变炉体整体基础和外形尺寸的情况下,满足工艺设备的布置和正常生产。
A kind of pit structure of bell type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罩式炉炉坑结构
本技术属于冶金行业金属板带材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罩式炉炉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冶金行业尤其是金属板带材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技术、加工设备、车间内工艺设备的平面布置型式都在不断进步和提高。罩式炉主要用于对钢铁、铜、钛、镍等金属带卷进行保护气氛下的退火等热处理工序。由于金属带卷一般是放置在托盘或料架上并以多个料卷卧式堆垛起来的形式布置在罩式炉内,因而罩式炉的炉体一般均较高。在生产过程中的每炉料退火周期内,要使用车间内的起重机对罩式炉的外罩、内罩进行起吊进而实现料卷的装料、卸料工序,起重机的起吊净高度至少要达到2倍的炉体高度(外罩高度+内罩高度)才能实现对外罩、内罩的正常吊离。例如宽度1000mm的料卷,如果4卷堆垛起来进行整体退火,罩式炉的炉体整体高度就超过了6000mm,因而起重机的起吊净高度大于12000mm才能实现正常生产。由于以上原因,在进行车间工艺布置时一般是将若干台套罩式炉整体布置在一定深度的炉坑内,从而达到降低罩式炉区域的局部厂房轨顶标高(相对车间地平面的高度),进而实现车间厂房整体高度的降低和投资的减小。但是,目前企业所采用的整体凹陷、规则方形的罩式炉炉坑结构型式存在有以下生产应用方面的问题:(1)占用较大面积炉坑的非炉体范围内的地坑部分不能有效利用,车间布置时经常需要单独再预留出一定的区域进行罩式炉内、外罩的存放(装、卸料卷时需要将内、外罩吊离开炉体)。在一些紧凑式车间内这种问题尤其突出。(2)由于炉体相对基础平面较高,在需要人工辅助进行装、卸料卷或人工辅助进行起吊内、外罩时,需要设置专门的设施才能实现人员操作所需要的高度和距炉体的距离进行辅助生产。因而,在目前罩式炉炉坑整体外形尺寸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改变其局部结构型式进而提高炉坑范围内的面积利用率并能实现内外罩的存放、方便进行人工辅助生产就显得非常关键和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罩式炉占用较大面积炉坑的非炉体范围内的地坑部分不能有效利用、炉坑范围内人工辅助生产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罩式炉炉坑结构。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罩式炉炉坑结构,包括炉坑,其特征在于:炉坑底面的一侧沿炉坑的纵向设置有若干混凝土立柱,在混凝土立柱上端部支撑有混凝土盖板,在炉坑的上端口处设置有纵向盖板,纵向盖板与炉坑底面之间设置有若干沿炉坑纵向间隔设置的钢立柱,在纵向盖板与混凝土盖板之间连接有若干横向盖板,若干横向盖板沿炉坑的纵向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纵向盖板的两端部分别与炉坑相对应的两侧边对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纵向盖板至少设置有一个。进一步的,所述纵向盖板和横向盖板的宽度为600~2500mm,纵向盖板和横向盖板的荷载范围均为0.5~5kN/m2。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盖板的宽度为1000~3000mm,混凝土盖板的荷载范围为20~200kN/m2。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盖板位于炉坑上端口的一侧边上,炉坑上端口的另外三侧边上均设置有混凝土盖板,混凝土盖板与炉坑底部之间设置有混凝土立柱。进一步的,所述炉坑底部设置有楼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越性:1、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布置合理,在不改变炉体整体基础和外形尺寸的情况下,满足工艺设备的布置和正常生产。2、可有效提高罩式炉炉坑范围内的面积利用率,并可在炉坑四周的混凝土盖板上实现内、外罩的放置。3、通过设置纵向盖板和横向盖板,在不增加专门设施情况下,能够实现和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人工辅助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盖板;2、横向盖板;3、纵向盖板;4、混凝土立柱;5、钢立柱;6、楼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罩式炉炉坑结构,包括炉坑,炉坑底面的一侧沿炉坑的纵向设置有若干混凝土立柱4,在混凝土立柱4上端部支撑有混凝土盖板1,在炉坑的上端口处设置有纵向盖板3,纵向盖板3与炉坑底面之间设置有若干沿炉坑纵向间隔设置的钢立柱5,在纵向盖板3与混凝土盖板1之间连接有若干横向盖板2,若干横向盖板2沿炉坑的纵向间隔设置。所述纵向盖板3的两端部分别与炉坑相对应的两侧边对应连接,纵向盖板3用于人员行走和辅助生产操作。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炉坑的大小以及罩式炉的数量,所述纵向盖板3至少设置有一个,也可以设置两个或三个。为了便于使用以及考虑到安全性,所述纵向盖板3和横向盖板2的宽度为600~2500mm,纵向盖板3和横向盖板2的荷载范围均为0.5~5kN/m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混凝土盖板1的宽度为1000~3000mm,混凝土盖板1的荷载范围为20~200kN/m2。所述混凝土盖板1位于炉坑上端口的一侧边上,炉坑上端口的另外三侧边上均设置有混凝土盖板1,混凝土盖板1与炉坑底部之间设置有混凝土立柱4。在本技术中,通过横向盖板2和纵向盖板3将炉坑内部空间分割成若干个用于放置罩式炉的小空间,罩式炉放置于小空间内后在炉坑内沿纵向形成的列数应比纵向盖板的数量多一个,纵向盖板两侧的罩式炉关于纵向盖板的中心线对称,而罩式炉沿炉坑的横向方向形成的行数应比横向盖板的数量多一个,横向盖板两侧的罩式炉关于横向盖板的中心线对称。在实际应用中,混凝土盖板1、横向盖板2、纵向盖板3与车间地平面平齐,而且作为优选,在炉坑底部设置有楼梯6,楼梯6用于工作人员从车间地平面下到炉坑内;而且楼梯在炉坑内可以设置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罩式炉炉坑结构,包括炉坑,其特征在于:炉坑底面的一侧沿炉坑的纵向设置有若干混凝土立柱,在混凝土立柱上端部支撑有混凝土盖板,在炉坑的上端口处设置有纵向盖板,纵向盖板与炉坑底面之间设置有若干沿炉坑纵向间隔设置的钢立柱,在纵向盖板与混凝土盖板之间连接有若干横向盖板,若干横向盖板沿炉坑的纵向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罩式炉炉坑结构,包括炉坑,其特征在于:炉坑底面的一侧沿炉坑的纵向设置有若干混凝土立柱,在混凝土立柱上端部支撑有混凝土盖板,在炉坑的上端口处设置有纵向盖板,纵向盖板与炉坑底面之间设置有若干沿炉坑纵向间隔设置的钢立柱,在纵向盖板与混凝土盖板之间连接有若干横向盖板,若干横向盖板沿炉坑的纵向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式炉炉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盖板的两端部分别与炉坑相对应的两侧边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罩式炉炉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盖板至少设置有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式炉炉坑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晨,孙付涛,康军伟,何磊,张建辉,龚燃,罗付华,赵京松,张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