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柱上真空断路器的真空灭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3030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户外柱上真空断路器的真空灭弧装置,包括绝缘壳体,以及第一绝缘罩和第二绝缘罩;绝缘壳体上相对两端侧壁分别设置有进线导电杆和出线导电杆,凹腔内设置有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的两端具有动导电体和静导电体,静导电体与进线导电杆固定相连;绝缘壳体内固定有支架,支架上通过连接销铰接有拐臂,动导电体与拐臂下端联动连接;支架的侧端抵靠在真空灭弧室的相应端面上,进线导电杆的内端具有第一方形定位板,绝缘壳体内壁上具有第一方形定位槽,出线导电杆的内端具有第二方形定位板,绝缘壳体内壁上具有与第二方形定位板配合的第二方形定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真空灭弧装置的结构合理,便于装配,利于生产。

Vacuum arc extinguishing device of outdoor column vacuum circuit br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户外柱上真空断路器的真空灭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户外柱上真空断路器的真空灭弧装置,属于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结构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户外柱上真空断路器中基本都配置有真空灭弧装置,该真空灭弧装置中具有筒状灭弧室,动静触头装于灭弧室内,分断时产生的电弧在真空灭弧室内熄灭。现有的真空灭弧室装置的结构存有不合理之处,真空灭弧室安装需要另外增设安装座,真空灭弧室安装较为繁琐,进而导致组装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对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户外柱上真空断路器的真空灭弧装置,其上真空灭弧室安装更为便捷。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户外柱上真空断路器的真空灭弧装置,包括具有凹腔的绝缘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上部两侧的第一绝缘罩和第二绝缘罩,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和所述第二绝缘罩分别设在所述凹腔上部两端,在中部形成供绝缘拉杆穿过的敞口;在所述绝缘壳体上相对两端侧壁分别设置有进线导电杆和出线导电杆,所述进线导电杆的外端和所述出线导电杆的外端均设置有触指环,在所述凹腔内所述进线导电杆与所述出线导电杆之间设置有真空灭弧室,所述真空灭弧室的两端具有动导电体和静导电体,所述静导电体与所述进线导电杆固定相连,所述动导电体与所述出线导电杆电连接,且两者之间可相对移动;在所述绝缘壳体内在所述动导电体处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上通过连接销铰接有拐臂,所述动导电体与所述拐臂下端联动连接,所述拐臂受所述绝缘拉杆的外力驱动而转动时带动所述动导电体移动;所述支架上具有供动导电体穿过的穿孔,且所述支架的侧端抵靠在所述真空灭弧室的相应端面上,且所述支架侧端面上的定位凸台与所述真空灭弧室相应端的定位槽相配合,所述进线导电杆的内端具有第一方形定位板,所述绝缘壳体内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方形定位板配合的第一方形定位槽,所述出线导电杆的内端具有第二方形定位板,所述绝缘壳体内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二方形定位板配合的第二方形定位槽。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壳体的两端分别成型有与所述出线导电杆套接的第一套管部和与所述进线导电杆套接的第二套管部,所述出线导电杆的外端螺接有第一限位螺母,所述进线导电杆的外端螺接有第二限位螺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拐臂的下端设有连接长孔,所述动导电体上具有与所述连接长孔配合的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所述连接长孔相配合实现所述动导电体与所述拐臂下端的联动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触指环外部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套设有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上具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弹性导电片,所述弹性导电片的端部具有向内折弯的限位齿片,所述弹性导电片的外表面凸出于所述触指环7表面,所述限位齿片的端部抵在环形槽的相应侧壁上。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真空灭弧装置采用本技术中的结构设计,在组装时,将进线导电杆与真空灭弧室的静导电体固定相连,并通过第一方形定位板与第一方形定位槽配合对真空灭弧室的一端进行定位,同时对真空灭弧室达到周向定位的目的,同时通过支架的侧端抵靠在真空灭弧室的另一端端面上,同时通过支架侧部的定位凸台与真空灭弧室侧端面上的定位槽配合实现对真空灭弧室另一端定位,从而完成真空灭弧室限定安装在支架与进线导电杆之间,从而使得真空灭弧室的安装更加方便,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真空灭弧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真空灭弧装置中绝缘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绝缘壳体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真空灭弧装置去掉绝缘壳体、第一绝缘罩和第二绝缘罩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触指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触指环的爆炸视图。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01-凹腔;1-绝缘壳体;2-第一绝缘罩;3-第二绝缘罩;4-进线导电杆;41-第一方形定位板;5-出线导电杆;51-第二方形定位板;6-限位销;7-触指环;71-环形槽;72-导电环;721-弹性导电片;722-限位齿片;8-真空灭弧室;81-动导电体;9-支架;91-穿孔;92-定位凸台;10-拐臂;101-连接长孔;11-第一套管部;12-第二套管部;13-第一限位螺母;14-第二限位螺母;15-第一方形定位槽;16-第二方形定位槽;17-敞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中的具体结构做以说明:一种户外柱上真空断路器的真空灭弧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其包括具有凹腔01的绝缘壳体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1上部两侧的第一绝缘罩2和第二绝缘罩3,所述第一绝缘壳体1和所述第二绝缘罩3分别设在所述凹腔01上部两端,在中部形成供绝缘拉杆穿过的敞口17;在所述绝缘壳体1上相对两端侧壁分别设置有进线导电杆4和出线导电杆5,所述进线导电杆4的外端和所述出线导电杆5的外端均设置有触指环7,在所述凹腔01内所述进线导电杆4与所述出线导电杆5之间设置有真空灭弧室8,所述真空灭弧室8的两端具有动导电体81和静导电体,所述静导电体与所述进线导电杆4固定相连,所述动导电体81与所述出线导电杆5电连接,且两者之间可相对移动;在所述绝缘壳体1内在所述动导电体81处通过螺丝固定有支架9,所述支架9上通过连接销铰接有拐臂10,所述动导电体81与所述拐臂10下端联动连接,所述拐臂10受所述绝缘拉杆的外力驱动而转动时带动所述动导电体81移动;所述支架9上具有供动导电体81穿过的穿孔91,且所述支架9的侧端抵靠在所述真空灭弧室8的相应端面上,且所述支架9侧端面上的定位凸台与所述真空灭弧室8相应端的定位槽(图中未示出)相配合,所述进线导电杆4的内端具有第一方形定位板41,所述绝缘壳体1内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方形定位板41配合的第一方形定位槽15,所述出线导电杆5的内端具有第二方形定位板51,所述绝缘壳体1内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二方形定位板51配合的第二方形定位槽16。真空灭弧装置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设计,在组装时,将进线导电杆4与真空灭弧室8的静导电体固定相连,并通过第一方形定位板41与第一方形定位槽15配合对真空灭弧室8的一端进行定位,同时对真空灭弧室8达到周向定位的目的,并且通过支架9的侧端抵靠在真空灭弧室8的另一端端面上,同时通过支架9侧部的定位凸台92与真空灭弧室8侧端面上的定位槽配合实现对真空灭弧室8另一端定位,从而完成真空灭弧室8限定安装在支架9与进线导电杆4之间,从而使得真空灭弧室8的安装更加方便,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壳体1的两端分别成型有与所述出线导电杆5套接的第一套管部11和与所述进线导电杆4套接的第二套管部12,所述出线导电杆5的外端螺接有第一限位螺母13,所述进线导电杆4的外端螺接有第二限位螺母14,通过第一套管部11和第二套管部12的设置分别对出线导电杆5和进线导电杆4起到防护作用,通过第一限位螺母13与第二限位螺母14的配合从而将进线导电杆4和出线导电杆固定在绝缘壳体1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拐臂10的下端设有连接长孔101,所述动导电体81上具有与所述连接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户外柱上真空断路器的真空灭弧装置,包括具有凹腔(01)的绝缘壳体(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1)上部两侧的第一绝缘罩(2)和第二绝缘罩(3),所述第一绝缘壳体(1)和所述第二绝缘罩(3)分别设在所述凹腔(01)上部两端,在中部形成供绝缘拉杆穿过的敞口;/n在所述绝缘壳体(1)上相对两端侧壁分别设置有进线导电杆(4)和出线导电杆(5),所述进线导电杆(4)的外端和所述出线导电杆(5)的外端均设置有触指环(7),在所述凹腔(01)内所述进线导电杆(4)与所述出线导电杆(5)之间设置有真空灭弧室(8),所述真空灭弧室(8)的两端具有动导电体(81)和静导电体,所述静导电体与所述进线导电杆(4)固定相连,所述动导电体(81)与所述出线导电杆(5)电连接,且两者之间可相对移动;/n在所述绝缘壳体(1)内在所述动导电体(81)处固定有支架(9),所述支架(9)上通过连接销铰接有拐臂(10),所述动导电体(81)与所述拐臂(10)下端联动连接,所述拐臂(10)受所述绝缘拉杆的外力驱动而转动时带动所述动导电体(81)移动;/n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9)上具有供动导电体(81)穿过的穿孔(91),且所述支架(9)的侧端抵靠在所述真空灭弧室(8)的相应端面上,且所述支架(9)侧端面上的定位凸台(92)与所述真空灭弧室(8)相应端的定位槽相配合,所述进线导电杆(4)的内端具有第一方形定位板(41),所述绝缘壳体(1)内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方形定位板(41)配合的第一方形定位槽(15),所述出线导电杆(5)的内端具有第二方形定位板(51),所述绝缘壳体(1)内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二方形定位板(51)配合的第二方形定位槽(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柱上真空断路器的真空灭弧装置,包括具有凹腔(01)的绝缘壳体(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1)上部两侧的第一绝缘罩(2)和第二绝缘罩(3),所述第一绝缘壳体(1)和所述第二绝缘罩(3)分别设在所述凹腔(01)上部两端,在中部形成供绝缘拉杆穿过的敞口;
在所述绝缘壳体(1)上相对两端侧壁分别设置有进线导电杆(4)和出线导电杆(5),所述进线导电杆(4)的外端和所述出线导电杆(5)的外端均设置有触指环(7),在所述凹腔(01)内所述进线导电杆(4)与所述出线导电杆(5)之间设置有真空灭弧室(8),所述真空灭弧室(8)的两端具有动导电体(81)和静导电体,所述静导电体与所述进线导电杆(4)固定相连,所述动导电体(81)与所述出线导电杆(5)电连接,且两者之间可相对移动;
在所述绝缘壳体(1)内在所述动导电体(81)处固定有支架(9),所述支架(9)上通过连接销铰接有拐臂(10),所述动导电体(81)与所述拐臂(10)下端联动连接,所述拐臂(10)受所述绝缘拉杆的外力驱动而转动时带动所述动导电体(81)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9)上具有供动导电体(81)穿过的穿孔(91),且所述支架(9)的侧端抵靠在所述真空灭弧室(8)的相应端面上,且所述支架(9)侧端面上的定位凸台(92)与所述真空灭弧室(8)相应端的定位槽相配合,所述进线导电杆(4)的内端具有第一方形定位板(41),所述绝缘壳体(1)内壁上具有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杭冯晓明李心宇
申请(专利权)人:俊郎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