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秸秆炭化炉的排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2968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秸秆炭化炉的排炭装置,包括炭化炉、控制器和第二电机,所述炭化炉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内部设置有破碎机构,所述炭化炉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轴延伸至炭化炉的内部,且第二转轴的上均匀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炭化炉的下方设置有排炭机构,且排炭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套筒、第一转轴、第一螺旋叶片和出炭口,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套,所述进料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套,所述第二散热套的一侧安装有水泵,所述第一散热套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给生物炭散热,减少热量的浪费,且可以对秸秆进行破碎。

A carbon discharging device of biomass straw carbonization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秸秆炭化炉的排炭装置
本技术涉及炭化炉
,具体为一种生物质秸秆炭化炉的排炭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每年拥有大量的秸秆资源,秸秆有效利用率低,大部分被焚烧,严重污染空气,秸秆在乡村堆垛,影响农村环境,秸秆禁烧也是困绕百姓的一道难题,为了解决秸秆利用所采取的行之有效途径,主要通过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等处理方式,利用炭化炉将秸秆制成生物炭,制作肥料,秸秆利用率较高,减少资源浪费;现有的炭化炉一般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炭化炉将秸秆炭化之后,生物炭的温度较高,通过排炭装置将生物炭排出之后需要先令其先冷却,才可以进行后期的工作,工作效率较低;2、生物炭一般采用静置冷却,冷却效果不好,污染环境且造成热量的浪费;3、当秸秆体积过大时,降低炭化炉的炭化效率,且可能造成进料斗的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秸秆炭化炉的排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工作效率低、热量浪费和进料斗容易堵塞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秸秆炭化炉的排炭装置,包括炭化炉、控制器和第二电机,所述炭化炉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且进料斗的底端设置有卸料阀,所述进料斗的内部设置有破碎机构,且破碎机构包括第二螺旋叶片、第三转轴、第三电机和破碎刀片,所述第三电机的底端设置有第三转轴,且第三转轴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破碎刀片,所述破碎刀片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炭化炉的内侧壁上依次设置耐热钢内衬和碳发泡基材保温层,所述炭化炉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炭化炉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气口,且出气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轴延伸至炭化炉的内部,且第二转轴的上均匀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炭化炉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点火器,所述炭化炉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炭化炉的底端设置有排炭口,所述炭化炉的下方设置有排炭机构,且排炭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套筒、第一转轴、第一螺旋叶片和出炭口,所述套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延伸至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螺旋叶片,所述套筒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出炭口,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套,且第一散热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蛇形管,所述进料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套,且第二散热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蛇形管,所述第二散热套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水泵,所述第一散热套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水泵点火器、第三电机和卸料阀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炭化炉和进料斗均为漏斗型,且进料斗的底端与炭化炉的顶端连通,所述炭化炉的底端排炭口与套筒的顶端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通过安装架与炭化炉套筒的内侧壁固定,所述出炭口位于套筒远离排炭口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叶片的尺寸小于套筒的尺寸,套筒的内侧壁和第一螺旋叶片上均设置有碳化钨层。优选的,所述第一蛇形管的输入端延伸至第一散热套的外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泵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第一蛇形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第二蛇形管的输入端连接,且第二蛇形管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散热套的外侧设置有出水口。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旋叶片固定在第三转轴的底端,且第二螺旋叶片的半径小于进料斗底端出料口的半径。优选的,所述第三电机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两侧均通过支撑杆与进料斗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生物质秸秆炭化炉的排炭装置1.通过在炭化炉的底端设置套筒,且套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一端延伸至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一螺旋叶片,便于将生物炭排出,第一螺旋叶片上和套筒的内部均设置有碳化钨层,延长其使用寿命,且套筒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散热套,且第一散热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蛇形管,通过向蛇形管的内部通入冷却水,便于在排炭过程中对其进行冷却,提高工作效率;2.该生物质秸秆炭化炉及排炭装置通过在进料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套,且第二散热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蛇形管,第二散热套的一侧安装有水泵,通过水泵将第一蛇形管内部换热之后的温度较高的冷却水抽取至第二蛇形管的内部,可以给进料斗内部的秸秆进行预热,减少热量浪费;3.该生物质秸秆炭化炉及排炭装置通过在进料斗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电机,且第三电机的底端设置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设置有破碎刀片和第二螺旋叶片,通过第三电机带动第三转轴旋转,破碎刀片对秸秆进行破碎,便于后期的炭化,螺旋叶片向下输送秸秆,避免进料斗的出料口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进料斗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蛇形管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炭化炉侧壁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系统框图。图中:1、炭化炉;101、碳发泡基材保温层;102、耐热钢内衬;2、排炭口;3、排炭机构;301、第一电机;302、套筒;303、第一转轴;304、第一螺旋叶片;305、出炭口;4、第一散热套;5、第一蛇形管;6、控制器;7、第二电机;8、出气口;9、进料斗;10、第二散热套;11、水泵;12、温度传感器;13、搅拌叶片;14、点火器;15、第二转轴;16、进气口;17、破碎机构;1701、第二螺旋叶片;1702、第三转轴;1703、第三电机;1704、破碎刀片;18、第二蛇形管;19、卸料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生物质秸秆炭化炉的排炭装置,包括炭化炉1、控制器6和第二电机7,炭化炉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9,且进料斗9的底端设置有卸料阀19,卸料阀19的型号可为YJD-08,进料斗9的内部设置有破碎机构17,且破碎机构17包括第二螺旋叶片1701、第三转轴1702、第三电机1703和破碎刀片1704,第三电机1703的型号可为Y160M1-2,第三电机1703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两侧均通过支撑杆与进料斗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便于对第三电机1703进行固定;第三电机1703的底端设置有第三转轴1702,且第三转轴1702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破碎刀片1704,破碎刀片170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螺旋叶片1701,第二螺旋叶片1701固定在第三转轴1702的底端,且第二螺旋叶片1701的半径小于进料斗9底端出料口的半径,便于将进料斗9内部的秸秆运送至炭化炉1的内部,避免进料斗9的出料口堵塞;炭化炉1的内侧壁上依次设置耐热钢内衬102和碳发泡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秸秆炭化炉的排炭装置,包括炭化炉(1)、控制器(6)和第二电机(7),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炉(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9),且进料斗(9)的底端设置有卸料阀(19),所述进料斗(9)的内部设置有破碎机构(17),且破碎机构(17)包括第二螺旋叶片(1701)、第三转轴(1702)、第三电机(1703)和破碎刀片(1704),所述第三电机(1703)的底端设置有第三转轴(1702),且第三转轴(1702)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破碎刀片(1704),所述破碎刀片(170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螺旋叶片(1701),所述炭化炉(1)的内侧壁上依次设置耐热钢内衬(102)和碳发泡基材保温层(101),所述炭化炉(1)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进气口(16),所述炭化炉(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气口(8),且出气口(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轴(15)延伸至炭化炉(1)的内部,且第二转轴(15)的上均匀设置有搅拌叶片(13),所述炭化炉(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点火器(14),所述炭化炉(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所述炭化炉(1)的底端设置有排炭口(2),所述炭化炉(1)的下方设置有排炭机构(3),且排炭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01)、套筒(302)、第一转轴(303)、第一螺旋叶片(304)和出炭口(305),所述套筒(3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301),且第一电机(3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303)延伸至套筒(302)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303)上设置有第一螺旋叶片(304),所述套筒(302)远离第一电机(301)的一侧设置有出炭口(305),所述套筒(30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套(4),且第一散热套(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蛇形管(5),所述进料斗(9)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套(10),且第二散热套(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蛇形管(18),所述第二散热套(10)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水泵(11),所述第一散热套(4) 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6),所述温度传感器(12)的输出端与控制器(6)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6)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301)、第二电机(7)、水泵(11)点火器(14)、第三电机(1703)和卸料阀(19)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秸秆炭化炉的排炭装置,包括炭化炉(1)、控制器(6)和第二电机(7),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炉(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9),且进料斗(9)的底端设置有卸料阀(19),所述进料斗(9)的内部设置有破碎机构(17),且破碎机构(17)包括第二螺旋叶片(1701)、第三转轴(1702)、第三电机(1703)和破碎刀片(1704),所述第三电机(1703)的底端设置有第三转轴(1702),且第三转轴(1702)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破碎刀片(1704),所述破碎刀片(170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螺旋叶片(1701),所述炭化炉(1)的内侧壁上依次设置耐热钢内衬(102)和碳发泡基材保温层(101),所述炭化炉(1)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进气口(16),所述炭化炉(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气口(8),且出气口(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轴(15)延伸至炭化炉(1)的内部,且第二转轴(15)的上均匀设置有搅拌叶片(13),所述炭化炉(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点火器(14),所述炭化炉(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所述炭化炉(1)的底端设置有排炭口(2),所述炭化炉(1)的下方设置有排炭机构(3),且排炭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01)、套筒(302)、第一转轴(303)、第一螺旋叶片(304)和出炭口(305),所述套筒(3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301),且第一电机(3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303)延伸至套筒(302)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303)上设置有第一螺旋叶片(304),所述套筒(302)远离第一电机(301)的一侧设置有出炭口(305),所述套筒(30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套(4),且第一散热套(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蛇形管(5),所述进料斗(9)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套(10),且第二散热套(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蛇形管(18),所述第二散热套(10)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水泵(11),所述第一散热套(4)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静龙
申请(专利权)人:勤丰众成生物质新材料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