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宫能和专利>正文

利用地下恒温层的空气循环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2817 阅读:9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地下恒温层的空气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地下热交换井内设置热交换器,将室外空气过滤后输入至热交换器内进行交换,然后通过集气仓由输出气管、输出气泵将热交换后的新鲜空气输至室内,改变室内空气温度,夏天降温,冬天升温,保持适宜的温度,不断得到新鲜空气补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利于工业化生产,使用成本更低,节省能源,无空气污染。(*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地下恒温层的空气循环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本技术专利技术之前,现有的空气调节装置如家用空调、商务楼用的中央空调等,它们都是以耗用大量能源来取得局部空气保持恒温的装置。对于能源有限的世界,具体到一个国家,耗用大量的能源都是不能承受的,特别是现在中国能源紧张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另外,使用大量消耗能源的空调,严重破坏了大气臭氧层,使全球气温升高,产生温室效应,破坏人们居住的地球环境,后果是可怕的。另外,现有空气调节装置只是单一的温度调节,不能使房间内不断地得到新鲜空气的补充,而使房间内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一种主要依靠地下恒温层来取得局部环境的空气调节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地下恒温层的空气循环调节装置,包括输入气管、输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有处于地下热交换井内的热交换器,其下端与输入气管连通,其上端与输出气管连通,输出气管上连接输出气泵。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在于开发利用地下恒温层资源,通过热交换器将室内空气交换成地下恒温层的温度,达到即调节空气温度,又节省能源,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同时又补充新鲜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本技术结构简单、利于工业化生产,生产成本低,使用成本更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从建筑物1外通过输入气管2将室外空气(在夏天就是热空气如30℃以上)输入至埋入地下热交换井3内的热交换器4的底部内,热交换器4内放入一定大小粒径的石子或其它热导性能较好的材料,与热交换井3内的地下恒温水结合成热交换介质,通常地下恒温水的温度在零上4℃左右,热交换器4内交换后的空气(已经改变了温度)在热交换器4上部的集气仓5集聚,通过输出气管6及其上安装的输出气泵7将交换后的空气输送至建筑物1内,从而改变建筑物1内空气温度和补充新鲜空气,又节省能源。为了加强输入气效果,可在输入气管2上安装输入气泵8。在热交换过程中,由于不断地在热交换井3内的热交换器4内进行热交换,热交换井3内的地下恒温水的温度通过交换后也在上升,可能会影响继续进行热交换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可在热交换井3旁(一定距离)的地下打一个注水井9,通过水管10及其抽水泵11将热交换井3内的地下恒温水(此时已不恒温了)注入到注水井9内,且由于热水向上走,故热交换井3内上面的水比较热,下面的水比上面的温度低,注入到注水井9内的水是温度比较高的水;热交换井3内的水少了,水位下降,形成落差,通过地下循环系统,很快从地下得到地下恒温水的补充(图1中箭头所示),从而保证持续不断地向建筑物1内输入接近地下恒温层的空气,达到空气调节作用和目的。在夏天,作用非常明显;同样,在冬天,可将建筑物1内的低温(指零度或零下温度空气)输入至热交换器4内进行热交换后再得到零上温度空气的补充,达到升温作用。为了保证输入至室内的空气新鲜,在输入气管2从室外取得空气的起始位置处设置空气过滤器12,对室外空气先进行过滤,再进行热交换。通过以上实施例描述,很容易得知本技术是非常节省能源的。权利要求1.利用地下恒温层的空气循环调节装置,包括输入气管、输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有处于地下热交换井内的热交换器,其下端与输入气管连通,其上端与输出气管连通,输出气管上连接输出气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地下恒温层的空气循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输入气管上连接输入气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地下恒温层的空气循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热交换井内设置吸水泵,吸水泵另一端连通注水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地下恒温层的空气循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热交换器的上端设置集气仓,集气仓上端与输出气管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地下恒温层的空气循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输入气管在室外的起始位置处设置空气过滤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地下恒温层的空气调节装置。本技术采用在地下热交换井内设置热交换器,将室外空气过滤后输入至热交换器内进行交换,然后通过集气仓由输出气管、输出气泵将热交换后的新鲜空气输至室内,改变室内空气温度,夏天降温,冬天升温,保持适宜的温度,不断得到新鲜空气补充。本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利于工业化生产,使用成本更低,节省能源,无空气污染。文档编号F24F5/00GK2722099SQ20042006223公开日2005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宫能和, 李巧庆 申请人:宫能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利用地下恒温层的空气循环调节装置,包括输入气管、输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有处于地下热交换井内的热交换器,其下端与输入气管连通,其上端与输出气管连通,输出气管上连接输出气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能和李巧庆
申请(专利权)人:宫能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