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游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674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游船,包括船体、控制系统、通讯系统、导航系统、避障系统、动力系统和探测设备;所述船体包括控制舱、载客舱和船顶;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动桨、充电系统和蓄电池,在船底前端和后端至少各设置一套电动桨,为无人游船提供冗余的划水动力;所述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插头、充电线和充电器;所述船体侧边至少安装一个充电插头,用于搭建对岸充电通道;所述载客舱中设置座椅和操控台,所述船顶用于遮风挡雨并搭载设备;所述控制系统作为无人游船控制中枢,监控所述通信系统、导航系统、避障系统、动力系统和探测设备,实现通讯、航向和避障功能,确保游船无人化航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A kind of unmanned cruise s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游船
本技术涉及水域机器人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于景区游玩的无人游船。
技术介绍
无人船是一种可以无需遥控,借助精确卫星定位和自身传感即可按照预设任务在水面航行的全自动水面机器人,英文缩写为USV。国内外许多企业大力投入无人船的研制,充分发挥无人船低成本、无随船人员、低风险的优势,最大化体现水域机器人的价值。游船分布在江河、湖泊、海湾各处景区,作为运输工具为游客享受水域风景提供服务,巡游路线较为固定,对船体平稳安全性要求较高。近年来国内外发生较多的游船倾覆事件,如2018年7月5日傍晚,两艘共载有127名中国游客的游船在泰国普吉海域发生倾覆,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悲剧的发生即是天灾也是人祸,如何增加游船稳定安全性、提高自动化智能化,减少操舵人员在关键时候慌张误操作,或提前确定是否适合航行,成为当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一种无人游船替代有人游船,提高游船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确保游船提供安全周到的服务,从而解决当前游船自动化程度低,全程需要船员操控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无人游船,包括船体、控制系统、通讯系统、导航系统、避障系统、动力系统和探测设备。所述船体最下层为控制舱,控制舱的上面为载客舱,最上为船顶;船体对称设置,其中船体下端首尾结构相同,便于安装负载设备;所述载客舱底部的甲板首尾结构相同,甲板上固定设置座椅和操控台,方便乘客乘坐并且实现乘客与无人游船交互,甲板上开设有过线孔或维修用的舱门;船顶用于遮风挡雨且可以搭载设备。所述控制系统作为无人游船控制中枢安装于控制舱中,控制系统通过数据总线或网线与所述通信系统、导航系统、避障系统、动力系统和探测设备连接,控制系统根据接收的状态信息,生成动作指令并发送给动力系统,实现无人游船平稳自主航行功能。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动桨、充电系统和蓄电池;所述电动桨包括转向器、挂轴、动力电机和螺旋桨,所述转向器竖直固定安装于控制舱的甲板上,转向器的输出轴上设置传动齿轮;所述挂轴通过轴承贯穿且竖直的安装于船底中轴线上,一端通过传动齿轮与转向器的输出轴相连,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动力电机顶部,挂住动力电机并传导转向器的旋转力矩;所述螺旋桨通过螺栓固定在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插头、充电线和充电器;所述船体侧边至少安装一个充电插头,所述充电器安装于控制舱内的甲板上,一端与充电线相连,另一端与蓄电池相连,将外部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为蓄电池充电;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控制舱内的甲板上,接收充电器的电源,为控制系统、通讯系统、导航系统、避障系统、动力系统和探测设备中用电设备提供电源;所述电动桨和蓄电池为模块化系统,便于卸载或更换,其中蓄电池即可以通过充电器实时补充电能,也可以通过卸载的方式更换新蓄电池,其中动力电机和螺旋桨易于卸载和更换;所述船底中轴线前端和后端各设置一套电动桨,为无人游船提供冗余的划水动力,有利于船体自动实现旋转、平移和定位的操作。所述操控台作为乘客与无人游船的交互平台,设置有报警按钮、急停按钮、工控机、显示屏、拾音器和喇叭,为乘客提供操作、语音、图像的交互平台;所述工控机中设置存储盘存储导游信息,控制系统将根据无人游船的位置信息,实时启动工控机播放相应的导游信息。所述探测设备包括安装于控制舱的微型陀螺仪、安装于船顶的气象站和安装在船顶两端的摄像头;其中微型陀螺仪提供船体的姿态数据,气象站提供水域实时气象信息,摄像头提供船体四周水域图像信息;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姿态数据和气象信息,生成动作指令,控制动力系统做出调整,确保船体平稳行进。所述船体侧面外凸位置设置防撞护舷,所述护舷采用橡胶材质做成。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数字电台、宽带电台和甚高频通信台,其中数字电台配套设置有数字天线,宽带电台配套设置有宽带天线;所述数字电台和宽带电台的处理器安装于控制舱中,所述数字天线和宽带天线安装于船顶上;所述甚高频通信台安装于操控台上。所述导航系统包括惯导系统和北斗电台,其中惯导系统配套设置有惯导主天线和惯导副天线,北斗电台配套设置有电台天线;所述惯导主天线、惯导副天线和电台天线均安装在船顶上;所述惯导系统和北斗电台的处理器安装于控制舱中,惯导主天线和惯导副天线通过导线与惯导系统的处理器相连,电台天线通过导线与北斗电台的处理器相连;所述北斗电台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所述导航系统获取无人游船定位信息并经由通讯系统发送给监控中心。所述避障系统包括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所述毫米波雷达安装于船顶上;所述激光雷达设置两个,对称安装于船头和船尾护栏上;所述毫米波雷达为控制系统提供长距离大范围扫描信息,所述激光雷达为控制系统提供短距离小范围扫描信息,所述激光雷达辅助控制系统精确控制无人游船进入可停泊水道,并停在指定位置。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控制系统、通讯系统、导航系统、避障系统、动力系统和探测设备实现游船的无人化自主航行,尤其是控制系统根据探测信息生成实时动作指令,提高船体航行平稳性。2、取消驾驶室增加载客舱空间,通过操控台实现乘客与游船间交互功能;船体层次分明结构对称,极大简化游船结构,增加载客能力。3、动力系统采用模块化设备,便于卸载维护。4、设置多套电动桨,为无人游船提供冗余的划水动力,有利于船体自动实现旋转、平移和定位的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无人游船的工作状态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无人游船中控制系统部分设备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无人游船中控制舱的俯视立体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无人游船中电动桨孤立显示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无人游船中船体剖视后充电系统显示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无人游船中操控台孤立显示图。图中:1-船体;2-控制系统;3-通讯系统;4-导航系统;5-避障系统;6-动力系统;7-探测设备;8-操控台;9-护舷;101-控制舱;102-载客舱;103-船顶;104-座椅;301-数字电台;302-宽带电台;303-甚高频通信台;304-数字天线;305-宽带天线;401-惯导系统;402-北斗电台;403-惯导主天线;404-惯导副天线;405-电台天线;501-毫米波雷达;502-激光雷达;601-电动桨;602-充电系统;603-蓄电池;6011-转向器;6012-挂轴;6013-动力电机;6014-螺旋桨;6015-轴承;6016-传动齿轮;6021-充电插头;6022-充电线;6023-充电器;701-微型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游船,包括船体(1)、控制系统(2)、通讯系统(3)、导航系统(4)、避障系统(5)、动力系统(6)和探测设备(7),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包括控制舱(101)和载客舱(102);所述控制系统(2)作为无人游船控制中枢,与所述通讯系统、导航系统(4)、避障系统(5)、动力系统(6)和探测设备(7)连接,控制无人游船航行;所述动力系统(6)包括电动桨(601)、充电系统(602)和蓄电池(603);所述载客舱(102)中设置座椅(104)和操控台(8),所述操控台(8)为乘客提供交互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游船,包括船体(1)、控制系统(2)、通讯系统(3)、导航系统(4)、避障系统(5)、动力系统(6)和探测设备(7),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包括控制舱(101)和载客舱(102);所述控制系统(2)作为无人游船控制中枢,与所述通讯系统、导航系统(4)、避障系统(5)、动力系统(6)和探测设备(7)连接,控制无人游船航行;所述动力系统(6)包括电动桨(601)、充电系统(602)和蓄电池(603);所述载客舱(102)中设置座椅(104)和操控台(8),所述操控台(8)为乘客提供交互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还包括用于遮风挡雨的船顶(103),所述探测设备(7)包括安装于控制舱(101)的微型陀螺仪(701)、安装于船顶(103)的气象站(702)和安装于船顶(103)两端的摄像头(7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下端首尾结构相同;所述载客舱(102)底部的甲板首尾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桨(601)包括转向器(6011)、挂轴(6012)、动力电机(6013)和螺旋桨(6014),所述转向器(6011)竖直固定安装于控制舱(101)的甲板上,转向器(6011)的输出轴上设置传动齿轮(6016);所述挂轴(6012)通过轴承(6015)贯穿且竖直的安装于船底中轴线上,一端通过传动齿轮(6016)与转向器(6011)的输出轴相连,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动力电机(6013)顶部,挂住动力电机(6013)并传导转向器(6011)的旋转力矩;所述螺旋桨(6014)通过螺栓固定在动力电机(6013)的输出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底中轴线前端和后端各设置一套电动桨(601),为无人游船提供冗余的划水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系统(602)包括充电插头(6021)、充电线(6022)和充电器(6023);所述船体(1)侧边至少安装一个充电插头(6021),所述充电器(6023)安装于控制舱(101)内的甲板上,一端与充电线(6022)相连,另一端与蓄电池(603)相连,将外部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为蓄电池(603)充电;所述蓄电池(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无疆青岛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