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游船
本技术涉及水域机器人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于景区游玩的无人游船。
技术介绍
无人船是一种可以无需遥控,借助精确卫星定位和自身传感即可按照预设任务在水面航行的全自动水面机器人,英文缩写为USV。国内外许多企业大力投入无人船的研制,充分发挥无人船低成本、无随船人员、低风险的优势,最大化体现水域机器人的价值。游船分布在江河、湖泊、海湾各处景区,作为运输工具为游客享受水域风景提供服务,巡游路线较为固定,对船体平稳安全性要求较高。近年来国内外发生较多的游船倾覆事件,如2018年7月5日傍晚,两艘共载有127名中国游客的游船在泰国普吉海域发生倾覆,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悲剧的发生即是天灾也是人祸,如何增加游船稳定安全性、提高自动化智能化,减少操舵人员在关键时候慌张误操作,或提前确定是否适合航行,成为当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一种无人游船替代有人游船,提高游船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确保游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游船,包括船体(1)、控制系统(2)、通讯系统(3)、导航系统(4)、避障系统(5)、动力系统(6)和探测设备(7),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包括控制舱(101)和载客舱(102);所述控制系统(2)作为无人游船控制中枢,与所述通讯系统、导航系统(4)、避障系统(5)、动力系统(6)和探测设备(7)连接,控制无人游船航行;所述动力系统(6)包括电动桨(601)、充电系统(602)和蓄电池(603);所述载客舱(102)中设置座椅(104)和操控台(8),所述操控台(8)为乘客提供交互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游船,包括船体(1)、控制系统(2)、通讯系统(3)、导航系统(4)、避障系统(5)、动力系统(6)和探测设备(7),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包括控制舱(101)和载客舱(102);所述控制系统(2)作为无人游船控制中枢,与所述通讯系统、导航系统(4)、避障系统(5)、动力系统(6)和探测设备(7)连接,控制无人游船航行;所述动力系统(6)包括电动桨(601)、充电系统(602)和蓄电池(603);所述载客舱(102)中设置座椅(104)和操控台(8),所述操控台(8)为乘客提供交互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还包括用于遮风挡雨的船顶(103),所述探测设备(7)包括安装于控制舱(101)的微型陀螺仪(701)、安装于船顶(103)的气象站(702)和安装于船顶(103)两端的摄像头(7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下端首尾结构相同;所述载客舱(102)底部的甲板首尾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桨(601)包括转向器(6011)、挂轴(6012)、动力电机(6013)和螺旋桨(6014),所述转向器(6011)竖直固定安装于控制舱(101)的甲板上,转向器(6011)的输出轴上设置传动齿轮(6016);所述挂轴(6012)通过轴承(6015)贯穿且竖直的安装于船底中轴线上,一端通过传动齿轮(6016)与转向器(6011)的输出轴相连,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动力电机(6013)顶部,挂住动力电机(6013)并传导转向器(6011)的旋转力矩;所述螺旋桨(6014)通过螺栓固定在动力电机(6013)的输出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底中轴线前端和后端各设置一套电动桨(601),为无人游船提供冗余的划水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系统(602)包括充电插头(6021)、充电线(6022)和充电器(6023);所述船体(1)侧边至少安装一个充电插头(6021),所述充电器(6023)安装于控制舱(101)内的甲板上,一端与充电线(6022)相连,另一端与蓄电池(603)相连,将外部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为蓄电池(603)充电;所述蓄电池(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无疆青岛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