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数控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671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数控终端,其包括信息服务模块、数控模块和接口模块,接口模块分别连接信息服务模块和数控模块,接口模块包括第一接口子模块和第二接口子模块,第一接口子模块包括信息采集接口、第一人机交互接口、第一可视化设备接口和存储设备接口,信息采集接口连接待控制数控机床;第二接口子模块包括第二人机交互接口、第二可视化设备接口、生产线上下料控制接口、生产线刀具配送接口、生产线刀具识别接口、刀具管理接口和质量检测接口,生产线上下料控制接口、生产线刀具配送接口、生产线刀具识别接口、刀具管理接口和质量检测接口分别连接待控制数控机床的对应接口,其通过上述模块及其连接关系的设计将数控系统终端与车间信息管理终端集成于一体。

An integrated CNC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数控终端
本技术属于数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数控终端。
技术介绍
数控系统在各类金属切削机床及其他加工设备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提高机床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特别是复杂零件的加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数控机床的普及化,如何提高数控机床群的使用效率,采用数字信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提升传统制造业的制造水平,建立融合信息化管理和数控加工的数字化车间是目前先进工业化国家和我国的发展方向。在目前现有的数字化车间中,为了实现对车间所有机床和生产计划的统一管理,在每台数控机床旁边设置了一套信息管理终端,车间管控系统通过网络给各个数控机床的信息管理终端下达生产计划和上传机床加工生产状态信息、给各个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下达数控加工程序和上传数控机床的工作状况信息。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从一个生产订单开始,制定生产流程计划,进行三维模型定义的设计工艺和加工仿真;然后根据工艺和生产资源进行排产,下达生产派工单后进行加工跟踪,并针对每个管理节点确定工序基本信息,该信息包含了物料准备、运行设备、刀具选择、工步、工位、执行人员、加工质量检验等信息。由于数控装置与信息管理终端为两套独立运行的系统,相互之间没有物理连接,造成数控机床与信息服务终端的信息分离,导致了数据的不一致性和用户操作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数控终端,其包括信息服务模块、数控模块和接口模块,其通过上述模块、子模块及其连接关系的设计将数控系统终端与车间信息管理终端集成于一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数控终端,其包括信息服务模块、数控模块和接口模块,接口模块分别连接信息服务模块和数控模块,接口模块包括第一接口子模块和第二接口子模块,信息服务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子模块与待控制数控机床连接,数控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子模块与待控制数控机床连接;具体地,第一接口子模块包括信息采集接口、第一人机交互接口、第一可视化设备接口和存储设备接口,信息采集接口连接待控制数控机床;第二接口子模块包括第二人机交互接口、第二可视化设备接口、生产线上下料控制接口、生产线刀具配送接口、生产线刀具识别接口、刀具管理接口和质量检测接口,生产线上下料控制接口、生产线刀具配送接口、生产线刀具识别接口、刀具管理接口和质量检测接口分别连接待控制数控机床的对应接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信息采集接口连接待控制数控机床的温度传感器、震动传感器、进给伺服轴和主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数控模块包括主控制子模块、PLC控制子模块、进给伺服控制子模块和主轴控制子模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接口模块还包括RFID接口和以太网接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数控终端还包括机床操作手持单元,机床操作手持单元通过以太网接口与第一人机交互接口无线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数控终端还包括双屏显示的可视化设备,可视化设备连接第一可视化接口和第二可视化接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数控终端包括标准键盘切入开关和标准键盘,标准键盘切入开关分别连接标准键盘、第一人机交互接口和第二人机交互接口,通过切换开关可以实现信息服务模块和控制模块的标准键盘输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数控终端包括机床控制按钮,机床控制按钮连接第二人机交互接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接口模块采用柔性化总线设计。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一体化数控终端,其包括信息服务模块、数控模块和接口模块,其通过上述模块、子模块及其连接关系的设计将数控系统终端与车间信息管理终端集成于一体,其采用开放式的系统架构,尤其适用于数字化车间的数控机床加工控制和信息化管理、数控机床智能监控,是实现车间自动化的数控机床的控制/信息管理终端装置多功能关键设备。本技术的一种一体化数控终端,其通过数控模块实现数控机床的控制,通过信息服务模块实现数字化车间信息化管理的执行终端和数控机床的工作状态监控,融合二者功能的集成化设计,实现了对机床的信息化管理和智能控制,使得数控机床更加柔性化、功能更加合理、使用效率大幅提升、更容易满足开放性的要,特别是使数控机床适合于数字化车间的智能加工制造,因而提升了数控系统的性能和效率,从而实现对数控机床的信息化控制,达到提高数控机床的使用效率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化数控终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化数控终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一体化数控终端,其包括信息服务模块、数控模块、可视化设备和接口模块,接口模块分别连接信息服务模块、数控模块和可视化设备,接口模块包括第一接口子模块和第二接口子模块,信息服务模块通过第一接口子模块与待控制机床连接,数控模块通过第二接口模块与待控制数控机床连接,第一接口子模块包括信息采集接口、第一人机交互接口、第一可视化设备接口和存储设备接口,信息采集接口连接待控制数控机床;从而实现数控机床的工作状态采集,信息服务模块接收第一接口子模块采集的机床工作状态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到机床的实时状态信息,同时通过第一人机交互接口和可视化设备接口,可以通过可视化看板平台实现机床工作状态的可视化;第二接口子模块包括第二人机交互接口、第二可视化设备接口、生产线上下料控制接口、生产线刀具配送接口、生产线刀具识别接口、刀具管理接口和质量检测接口,生产线上下料控制接口、生产线刀具配送接口、生产线刀具识别接口、刀具管理接口和质量检测接口分别连接所述待控制数控机床的对应接口;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信息采集接口连接待控制数控机床的温度传感器、震动传感器、进给伺服轴和主轴,通过采集数控机床状态大数据、开关量输入/输出、模拟量输入/输出、刀具参数、加工件数和加工材料数据,可以得到待控制数控机床的各个进给伺服轴和主轴负载状况、加工NC程序、机床的液压、润滑、冷却和排屑等各种状况的数控机床状态。作为一个示例,信息服务模块可由工业计算机实现,通过信息服务终端软件实现人机交互过程,通过切削加工时间的计算,统计机床的实际利用率,得到机床效率统计报表;通过机床实际的使用程度,分析设备资源的瓶颈环节;通过故障采集和关键位置电流检测,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维护;机床工作状态监控和健康诊断;通过对机床数据采集,应用数据挖掘工具,分析出机床及系统潜在信息。这些信息最终将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数控终端,其包括信息服务模块、数控模块和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信息服务模块和数控模块,其特征在于,/n所述接口模块包括第一接口子模块和第二接口子模块,所述信息服务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子模块与待控制数控机床连接,所述数控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子模块与待控制数控机床连接;/n具体地,所述第一接口子模块包括信息采集接口、第一人机交互接口、第一可视化设备接口和存储设备接口,所述信息采集接口连接待控制数控机床;/n所述第二接口子模块包括第二人机交互接口、第二可视化设备接口、生产线上下料控制接口、生产线刀具配送接口、生产线刀具识别接口、刀具管理接口和质量检测接口,所述生产线上下料控制接口、生产线刀具配送接口、生产线刀具识别接口、刀具管理接口和质量检测接口分别连接所述待控制数控机床的对应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数控终端,其包括信息服务模块、数控模块和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信息服务模块和数控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口模块包括第一接口子模块和第二接口子模块,所述信息服务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子模块与待控制数控机床连接,所述数控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子模块与待控制数控机床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接口子模块包括信息采集接口、第一人机交互接口、第一可视化设备接口和存储设备接口,所述信息采集接口连接待控制数控机床;
所述第二接口子模块包括第二人机交互接口、第二可视化设备接口、生产线上下料控制接口、生产线刀具配送接口、生产线刀具识别接口、刀具管理接口和质量检测接口,所述生产线上下料控制接口、生产线刀具配送接口、生产线刀具识别接口、刀具管理接口和质量检测接口分别连接所述待控制数控机床的对应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数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接口连接待控制数控机床的温度传感器、震动传感器、进给伺服轴和主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数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模块包括主控制子模块、PLC控制子模块、进给伺服控制子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慕英鹏谢东晨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华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