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锥形弹簧中空式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6315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内置锥形弹簧中空式千斤顶,包括主体和大油箱,所述主体的右侧焊接有固定筒,所述小油箱的左侧连接有输管,所述排油管的右侧连接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和排油管的表面均安装有单向阀,所述进油管和排油管的顶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焊接有扳手,所述大油箱的上方安置有中空机构,且大油箱位于主体的内部。该千斤顶设有主体,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中空机构,采用中空设计,能够大大减轻主体的重量,节省了不必要的使用空间,连接杆与螺栓之间会配合液压杆进行转动拉伸,两者均位于液压杆的前后两侧,这样不会影响左右两侧的中空设计,另外弹簧的外形呈锥形,这样能够增加主体减震防护的效果。

Built in conical spring hollow j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锥形弹簧中空式千斤顶
本技术涉及千斤顶
,具体为内置锥形弹簧中空式千斤顶。
技术介绍
千斤顶是是指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的小行程内顶开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随着如今交通以及矿业的快速发展,千斤顶的运用也越来越多,千斤顶,体积较小,携带方便,因此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千斤顶的结构设计,也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而不断的改进。现代的千斤顶属于起重设备,一般的千斤顶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因此携带时重量较重,移动比较费力,另外,没有减震防护结构,容易造成千斤顶本身受到损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置锥形弹簧,中空式的千斤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内置锥形弹簧中空式千斤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代的千斤顶属于起重设备,一般的千斤顶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因此携带时重量较重,移动比较费力,另外,没有减震防护结构,容易造成千斤顶本身受到损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内置锥形弹簧中空式千斤顶,包括主体和大油箱,所述主体的右侧焊接有固定筒,且固定筒的内部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置锥形弹簧中空式千斤顶,包括主体(1)和大油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右侧焊接有固定筒(2),且固定筒(2)的内部嵌合安装有小油箱(3),所述小油箱(3)的左侧连接有输管(4),且小油箱(3)的上方连接有排油管(5),所述排油管(5)的右侧连接有进油管(6),所述进油管(6)和排油管(5)的表面均安装有单向阀(7),所述进油管(6)和排油管(5)的顶部连接有活塞(8),所述活塞(8)的顶部焊接有扳手(9),所述大油箱(10)的上方安置有中空机构(11),且大油箱(10)位于主体(1)的内部,所述中空机构(11)的上方安置有支撑机构(12)。/n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置锥形弹簧中空式千斤顶,包括主体(1)和大油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右侧焊接有固定筒(2),且固定筒(2)的内部嵌合安装有小油箱(3),所述小油箱(3)的左侧连接有输管(4),且小油箱(3)的上方连接有排油管(5),所述排油管(5)的右侧连接有进油管(6),所述进油管(6)和排油管(5)的表面均安装有单向阀(7),所述进油管(6)和排油管(5)的顶部连接有活塞(8),所述活塞(8)的顶部焊接有扳手(9),所述大油箱(10)的上方安置有中空机构(11),且大油箱(10)位于主体(1)的内部,所述中空机构(11)的上方安置有支撑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锥形弹簧中空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有卡槽(101)、支撑杆(102)和合页(103),所述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卡槽(101),且卡槽(101)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杆(102),所述支撑杆(102)的中间设置有合页(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锥形弹簧中空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01)与支撑杆(102)之间尺寸相互配合,且支撑杆(102)与合页(103)之间相互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锥形弹簧中空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机构(11)包括有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凯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力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