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斗远程通信监测与定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58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北斗远程通信监测与定位设备,包括机壳、外置北斗天线、微处理器芯片、以太网通信芯片、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存储器芯片、传感器模块、监控中心、对外接口,对外接口包括以太网接口、天线接口、排针插座接口、电源接口,天线接口分别与外置北斗天线及北斗双模定位模块相连接,北斗双模定位模块与微处理器芯片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对信息化设备的现场运行数据进行远程监测、定位,并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目的,通过北斗远程检测,避免了工作人员去不同区域进行现场巡检,可更为高效监控设备。

A Beidou telecommunication monitoring and position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北斗远程通信监测与定位设备
本技术涉及通信器材
,具体是指一种北斗远程通信监测与定位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对乡村信息化设备运行环境温度、湿度、光线、地理经纬度、海拔的数据进行监测,传统方法是工作人员去不同区域进行现场巡检,将发现的隐患数据记录并带回监控中心,其工作量大,操作便利性差。通过北斗远程监测,可以准确定位并记录发生隐患的设备位置信息,并通过后台实时监控软件查看、浏览信息化设备在各个地区的运行情况,将故障信息及时提供给设备维护人员,实现对信息化设备的实时监管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北斗远程通信监测与定位设备,本技术可实现对信息化设备的现场运行数据进行远程监测、定位,并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目的,通过北斗远程检测,避免了工作人员去不同区域进行现场巡检,可更为高效监控设备。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北斗远程通信监测与定位设备,包括机壳、外置北斗天线、微处理器芯片、以太网通信芯片、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存储器芯片、传感器模块、监控中心、对外接口,对外接口包括以太网接口、天线接口、排针插座接口、电源接口,天线接口分别与外置北斗天线及北斗双模定位模块相连接,北斗双模定位模块与微处理器芯片连接,电源接口分别与微处理器芯片、以太网通信芯片、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存储器芯片、传感器模块、对外接口相连接,以太网接口分别与监控中心及以太网通信芯片相连接,以太网通信芯片与微处理器芯片连接,排针插座接口分别与传感器模块及微处理器芯片连接,存储器芯片与微处理器芯片相连接。在本技术中,一种北斗远程通信监测与定位设备,包括机壳、外置北斗天线、微处理器芯片、以太网通信芯片、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存储器芯片、传感器模块、监控中心、对外接口;对外接口包括以太网接口、天线接口、排针插座接口、电源接口。天线接口分别与外置北斗天线及所述北斗双模定位模块相连接;北斗双模定位模块与微处理器芯片连接并将定位信息经过微处理器芯片进行数据处理;电源接口分别与微处理器芯片、以太网通信芯片、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存储器芯片、传感器模块、对外接口相连接并给它们供电;以太网接口分别与监控中心及以太网通信芯片相连接;以太网通信芯片与微处理器芯片连接并将微处理器芯片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前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温湿度及被测试设备的温度)经过太网通信芯片处理并上传到时监控中心;排针插座接口分别与所述传感器模块及微处理器芯片连接;通过传感器模块将采集到的环境温湿度和设备温度经过所述微处理器芯片进行数据处理;存储器芯片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并将微处理器芯片所采集到的位置信息和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环境温湿度与设备温度数据进行存储。当监控中心需要查看一定范围内的数据时,可以通过微处理器和以太网通信芯片将存储器芯片存储的数据上传到监控中心,实现对信息化设备的现场运行数据进行远程监测、定位,并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的目的。本技术可实现对信息化设备的现场运行数据进行远程监测、定位,并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目的,通过北斗远程检测,避免了工作人员去不同区域进行现场巡检,可更为高效监控设备。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以太网接口采用RJ-45接口。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天线接口采用射频接口,北斗双模定位通讯模块通过射频接口与外置北斗天线可拆卸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排针插座接口采用牛角插座连接器。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型号为SKD12。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微处理器芯片为STM32F103RCT6,所述处理器集成内置256KBSRAM和64KBFLASH。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存储器芯片为AT24C16C。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传感器模块采用AM2302。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以太网通信芯片采用WIZnetW5500芯片。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机壳为屏蔽盒。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设备的工作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设备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请参阅图1~2,包括机壳、外置北斗天线、微处理器芯片、以太网通信芯片、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存储器芯片、传感器模块、监控中心、对外接口,对外接口包括以太网接口、天线接口、排针插座接口、电源接口,天线接口分别与外置北斗天线及北斗双模定位模块相连接,北斗双模定位模块与微处理器芯片连接,电源接口分别与微处理器芯片、以太网通信芯片、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存储器芯片、传感器模块、对外接口相连接,以太网接口分别与监控中心及以太网通信芯片相连接,以太网通信芯片与微处理器芯片连接,排针插座接口分别与传感器模块及微处理器芯片连接,存储器芯片与微处理器芯片相连接。机盒:为了避免出现电磁兼容性能问题,将芯片设置在屏蔽盒内。以太网接口可用来进行编程、调试和数据采集,方便扩展运用,可与电脑、交换机、监控中心等相连接。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可以采集当时地区的气候温度和湿度、当时被测试设备的温度。存储器可以将温湿度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信号暂且存贮下来,可以在监控中心实现方便查看、浏览信息化设备在各个地区的情况。电源接口采用国家标准2芯电源接口,大小5.5mm外径*2.1mm内径。外置北斗天线通过天线接口与北斗双模定位模块相连接,进行位置信息定位。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和微处理器芯片相连接,同时微处理器芯片也与存储器芯片相连接,微处理器芯片通过UART协议对北斗双模定位模块进行读写操作,读取定位信息完成后对数据进行解析,并按照定制的协议经过存储器芯片进行存储。微处理器芯片与传感器模块和存储器芯片相连接,微处理器芯片通过UART协议对传感器模块进行读写操作,读取温湿度信息完成后对数据进行解析,并按照定制的协议经过存储器芯片进行存储。微处理器芯片与以太网通信芯片和存储器芯片相连接,并相互通信,同时将检测到的定位信息和温湿度经过以太网通信芯片上传到监控中心。电源通过电源接口连接,对微处理器芯片、以太网通信芯片、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存储器芯片、传感器模块、进行供电。实施例2:请参阅图1~2,包括机壳、外置北斗天线、微处理器芯片、以太网通信芯片、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存储器芯片、传感器模块、监控中心、对外接口,对外接口包括以太网接口、天线接口、排针插座接口、电源接口,天线接口分别与外置北斗天线及北斗双模定位模块相连接,北斗双模定位模块与微处理器芯片连接,电源接口分别与微处理器芯片、以太网通信芯片、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存储器芯片、传感器模块、对外接口相连接,以太网接口分别与监控中心及以太网通信芯片相连接,以太网通信芯片与微处理器芯片连接,排针插座接口分别与传感器模块及微处理器芯片连接,存储器芯片与微处理器芯片相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请参阅图1~2,以太网接口采用RJ-45接口,它遵循IEEE802.3标准,传输速率通常为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北斗远程通信监测与定位设备,包括机壳、外置北斗天线、微处理器芯片、以太网通信芯片、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存储器芯片、传感器模块、监控中心、对外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外接口包括以太网接口、天线接口、排针插座接口、电源接口,所述天线接口分别与外置北斗天线及北斗双模定位模块相连接,所述北斗双模定位模块与微处理器芯片连接,所述电源接口分别与微处理器芯片、以太网通信芯片、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存储器芯片、传感器模块、对外接口相连接,所述以太网接口分别与监控中心及以太网通信芯片相连接,所述以太网通信芯片与微处理器芯片连接,所述排针插座接口分别与传感器模块及微处理器芯片连接,所述存储器芯片与微处理器芯片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北斗远程通信监测与定位设备,包括机壳、外置北斗天线、微处理器芯片、以太网通信芯片、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存储器芯片、传感器模块、监控中心、对外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外接口包括以太网接口、天线接口、排针插座接口、电源接口,所述天线接口分别与外置北斗天线及北斗双模定位模块相连接,所述北斗双模定位模块与微处理器芯片连接,所述电源接口分别与微处理器芯片、以太网通信芯片、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存储器芯片、传感器模块、对外接口相连接,所述以太网接口分别与监控中心及以太网通信芯片相连接,所述以太网通信芯片与微处理器芯片连接,所述排针插座接口分别与传感器模块及微处理器芯片连接,所述存储器芯片与微处理器芯片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北斗远程通信监测与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接口采用RJ-45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北斗远程通信监测与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接口采用射频接口,北斗双模定位通讯模块通过射频接口与外置北斗天线可拆卸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军金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天水六九一三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