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危险化学品溶剂分离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249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危险化学品溶剂分离试验装置,包括柱形外壳、顶盖、进液管、第一密封旋拧、对接管、第一分离杯、漏液管、滤网、第一封闭门、第二密封旋拧、第二分离杯、第二密封门、底板和立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封闭门的高度大于第二密封门,且该第一封闭门和第二密封门向内所弯曲的弧度直径与柱形外壳的直径相等,防止在进行溶液分离时可能会造成溶液飞溅从而引发危险,第一分离杯和第二分离杯均为透明玻璃杯,且第一分离杯和第二分离杯的形状大小均完全相等,第一分离杯的底部贴附有一层致密的滤网,第二分离杯的底部为实心结构,对溶液进行更好的分离。

A solvent separation test device for hazardous chemic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危险化学品溶剂分离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溶剂分离试验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危险化学品溶剂分离试验装置,属于溶剂分离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化学品是指各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和混合物,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据美国化学文摘登录,全世界已有的化学品多达700万种,其中已作为商品上市的有10万余种,经常使用的有7万多种,每年全世界新出现化学品有1000多种,在众多化学品中有一部分是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化学品称之为危险化学品。因此,则需要一种用于危险化学品溶剂分离试验装置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用于危险化学品溶剂分离试验装置,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用于危险化学品溶剂分离试验装置的顶部没有设置顶盖,导致在进行溶液分离时无法直观的观察到装置内部的情况同时也不便于对于装置内部的维修,其二、现有的用于危险化学品溶剂分离试验装置的旋拧没有设置两个,导致无法对溶液的流量进行很好地控制,其三、现有的用于危险化学品溶剂分离试验装置的侧壁没有设置封闭门,而是采用开放式孔洞,导致在进行溶液分离时可能会造成溶液飞溅从而引发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危险化学品溶剂分离试验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危险化学品溶剂分离试验装置,包括柱形外壳、顶盖、进液管、第一密封旋拧、对接管、第一分离杯、漏液管、滤网、第一封闭门、第二密封旋拧、第二分离杯、第二密封门、底板和立柱;所述柱形外壳构成该用于危险化学品溶剂分离试验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顶盖旋拧连接设置在柱形外壳的顶部,所述进液管设置在柱形外壳的右侧,所述第一密封旋拧旋拧连接设置在进液管上,所述对接管通过螺纹对接旋拧连接设置在进液管的末端,所述第一分离杯设置在滤网上,所述漏液管焊接设置在滤网下方,所述滤网位于第一分离杯、漏液管之间,所述第一封闭门通过转轴呈转动式连接设置在柱形外壳的右侧,所述第二密封旋拧设置在柱形外壳的右侧且位于第一封闭门的下方,所述第二分离杯位于底板上,所述第二密封门通过转轴呈转动式连接设置在柱形外壳的右侧且位于第二密封旋拧的下方,所述底板焊接设置在柱形外壳内部的底部。优选的,为了防止在进行溶液分离时无法直观的观察到装置内部的情况同时也不便于对于装置内部的维修,所述柱形外壳为中空圆柱结构,且在该柱形外壳的顶部焊接设置有外凸式旋拧螺纹口,且旋拧口的直径小于顶盖底部的对接旋拧口的直径。优选的,为了防止无法对溶液的流量进行很好地控制,所述第一密封旋拧和第二密封旋拧均通过螺纹对接旋拧的方式连接紧固设置在相应的位置,且第一密封旋拧和第二密封旋拧的底端均设置有一层耐腐蚀的密封橡胶垫。优选的,为了防止在进行溶液分离时可能会造成溶液飞溅从而引发危险,所述第一封闭门的高度大于第二密封门,且该第一封闭门和第二密封门向内所弯曲的弧度直径与柱形外壳的直径相等。优选的,为了对溶液进行更好的分离,所述第一分离杯和第二分离杯均为透明玻璃杯,且第一分离杯和第二分离杯的形状大小均完全相等,第一分离杯的底部贴附有一层致密的滤网,第二分离杯的底部为实心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危险化学品溶剂分离试验装置设计合理,柱形外壳为中空圆柱结构,且在该柱形外壳的顶部焊接设置有外凸式旋拧螺纹口,且旋拧口的直径小于顶盖底部的对接旋拧口的直径,防止在进行溶液分离时无法直观的观察到装置内部的情况同时也不便于对于装置内部的维修,第一密封旋拧和第二密封旋拧均通过螺纹对接旋拧的方式连接紧固设置在相应的位置,且第一密封旋拧和第二密封旋拧的底端均设置有一层耐腐蚀的密封橡胶垫,防止无法对溶液的流量进行很好地控制,第一封闭门的高度大于第二密封门,且该第一封闭门和第二密封门向内所弯曲的弧度直径与柱形外壳的直径相等,防止在进行溶液分离时可能会造成溶液飞溅从而引发危险,第一分离杯和第二分离杯均为透明玻璃杯,且第一分离杯和第二分离杯的形状大小均完全相等,第一分离杯的底部贴附有一层致密的滤网,第二分离杯的底部为实心结构,对溶液进行更好的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封闭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密封旋拧示意图。图中:1、柱形外壳,2、顶盖,3、进液管,4、第一密封旋拧,5、对接管,6、第一分离杯,7、漏液管,8、滤网,9、第一封闭门,10、第二密封旋拧,11、第二分离杯,12、第二密封门,13、底板和14、立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危险化学品溶剂分离试验装置,包括柱形外壳1、顶盖2、进液管3、第一密封旋拧4、对接管5、第一分离杯6、漏液管7、滤网8、第一封闭门9、第二密封旋拧10、第二分离杯11、第二密封门12、底板13和立柱14;所述柱形外壳1构成该用于危险化学品溶剂分离试验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顶盖2旋拧连接设置在柱形外壳1的顶部,所述进液管3设置在柱形外壳1的右侧,所述第一密封旋拧4旋拧连接设置在进液管3上,所述对接管5通过螺纹对接旋拧连接设置在进液管3的末端,所述第一分离杯6设置在滤网8上,所述漏液管7焊接设置在滤网8下方,所述滤网8位于第一分离杯6、漏液管7之间,所述第一封闭门9通过转轴呈转动式连接设置在柱形外壳1的右侧,所述第二密封旋拧10设置在柱形外壳1的右侧且位于第一封闭门9的下方,所述第二分离杯11位于底板13上,所述第二密封门12通过转轴呈转动式连接设置在柱形外壳1的右侧且位于第二密封旋拧10的下方,所述底板13焊接设置在柱形外壳1内部的底部。所述柱形外壳1为中空圆柱结构,且在该柱形外壳1的顶部焊接设置有外凸式旋拧螺纹口,且旋拧口的直径小于顶盖2底部的对接旋拧口的直径,防止在进行溶液分离时无法直观的观察到装置内部的情况同时也不便于对于装置内部的维修,所述第一密封旋拧4和第二密封旋拧10均通过螺纹对接旋拧的方式连接紧固设置在相应的位置,且第一密封旋拧4和第二密封旋拧10的底端均设置有一层耐腐蚀的密封橡胶垫,防止无法对溶液的流量进行很好地控制,所述第一封闭门9的高度大于第二密封门12,且该第一封闭门9和第二密封门12向内所弯曲的弧度直径与柱形外壳的直径相等,防止在进行溶液分离时可能会造成溶液飞溅从而引发危险,所述第一分离杯6和第二分离杯11均为透明玻璃杯,且第一分离杯6和第二分离杯11的形状大小均完全相等,第一分离杯6的底部贴附有一层致密的滤网,第二分离杯11的底部为实心结构,对溶液进行更好的分离。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用于危险化学品溶剂分离试验装置时,先将顶盖2旋拧连接设置在柱形外壳1的顶部,然后将盛有危险化学品溶液的试管对接紧固设置在对接管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危险化学品溶剂分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形外壳(1)、顶盖(2)、进液管(3)、第一密封旋拧(4)、对接管(5)、第一分离杯(6)、漏液管(7)、滤网(8)、第一封闭门(9)、第二密封旋拧(10)、第二分离杯(11)、第二密封门(12)、底板(13)和立柱(14);所述柱形外壳(1)构成该用于危险化学品溶剂分离试验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顶盖(2)旋拧连接设置在柱形外壳(1)的顶部,所述进液管(3)设置在柱形外壳(1)的右侧,所述第一密封旋拧(4)旋拧连接设置在进液管(3)上,所述对接管(5)通过螺纹对接旋拧连接设置在进液管(3)的末端,所述第一分离杯(6)设置在滤网(8)上,所述漏液管(7)焊接设置在滤网(8)下方,所述滤网(8)位于第一分离杯(6)、漏液管(7)之间,所述第一封闭门(9)通过转轴呈转动式连接设置在柱形外壳(1)的右侧,所述第二密封旋拧(10)设置在柱形外壳(1)的右侧且位于第一封闭门(9)的下方,所述第二分离杯(11)位于底板(13)上,所述第二密封门(12)通过转轴呈转动式连接设置在柱形外壳(1)的右侧且位于第二密封旋拧(10)的下方,所述底板(13)焊接设置在柱形外壳(1)内部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危险化学品溶剂分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形外壳(1)、顶盖(2)、进液管(3)、第一密封旋拧(4)、对接管(5)、第一分离杯(6)、漏液管(7)、滤网(8)、第一封闭门(9)、第二密封旋拧(10)、第二分离杯(11)、第二密封门(12)、底板(13)和立柱(14);所述柱形外壳(1)构成该用于危险化学品溶剂分离试验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顶盖(2)旋拧连接设置在柱形外壳(1)的顶部,所述进液管(3)设置在柱形外壳(1)的右侧,所述第一密封旋拧(4)旋拧连接设置在进液管(3)上,所述对接管(5)通过螺纹对接旋拧连接设置在进液管(3)的末端,所述第一分离杯(6)设置在滤网(8)上,所述漏液管(7)焊接设置在滤网(8)下方,所述滤网(8)位于第一分离杯(6)、漏液管(7)之间,所述第一封闭门(9)通过转轴呈转动式连接设置在柱形外壳(1)的右侧,所述第二密封旋拧(10)设置在柱形外壳(1)的右侧且位于第一封闭门(9)的下方,所述第二分离杯(11)位于底板(13)上,所述第二密封门(12)通过转轴呈转动式连接设置在柱形外壳(1)的右侧且位于第二密封旋拧(10)的下方,所述底板(13)焊接设置在柱形外壳(1)内部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飞
申请(专利权)人:诺诚深圳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