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叉皮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33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交叉皮带结构,包括工作台,以及至少两组并排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输送装置;每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组首尾对接的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的首尾对接处存在对接缝隙;其一所述输送装置上第一输送组件的输送末端设置于相邻所述输送装置上第二输送组件的输送前端的一侧,使相邻两所述输送装置上的所述缝隙相互错开设置;窄极片输送到其一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缝隙时,相邻所述输送装置上的输送组件会支撑窄极片跨过该缝隙,使窄极片不会卡进所述缝隙内,实现窄极片平稳和准确地输送。

A cross bel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叉皮带结构
本技术涉及输送机构
,具体地,涉及一种交叉皮带结构。
技术介绍
参照图7,现使用的皮带接力传送极片时,一般是使用两组皮带装置6直接对接进行接力传送,而两组皮带直接对接的连接处是避免不了会出现缝隙3。当极片4宽度较窄时,传送到两皮带连接处的缝隙处,极片4容易卡在两皮带之间的缝隙内,导致极片无法顺利传送。因此,亟需提出一种交叉皮带结构,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叉皮带结构,其使窄极片不会卡进首尾对接的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的对接缝隙内,实现窄极片平稳和准确地输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交叉皮带结构,包括工作台,以及至少两组并排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输送装置;每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组首尾对接的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的首尾对接处存在对接缝隙;其一所述输送装置上第一输送组件的输送末端设置于相邻所述输送装置上第二输送组件的输送前端的一侧,使相邻两所述所述输送装置上的所述缝隙相互错开设置;窄极片输送到其一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缝隙时,相邻所述输送装置上的输送组件会支撑窄极片跨过该缝隙,使窄极片不会卡进所述缝隙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传动轴,两传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传动带,闭合绕设在两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结构一致。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设置为两组,为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第一输送组件输送末端的传动轴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第二输送组件输送前端的传动轴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设置为三组,依次排列为第三输送机构、第四输送机构和第五输送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输送机构上第一输送组件输送末端的传动轴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五输送机构上第二输送组件输送前端的传动轴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输送机构上第一输送组件输送末端的传动轴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上第二输送组件输送前端的传动轴相连,所述第四输送机构上第二输送组件输送前端的传动轴与所述第五输送机构上第一输送组件输送末端的传动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包括工作台,以及至少两组并排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输送装置;每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组首尾对接的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的首尾对接处存在对接缝隙;其一所述输送装置上第一输送组件的输送末端设置于相邻所述输送装置上第二输送组件的输送前端的一侧,使相邻两所述输送装置上的所述缝隙相互错开设置;窄极片输送到其一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缝隙时,相邻所述输送装置上的输送组件会支撑窄极片跨过该缝隙,使窄极片不会发生倾斜而卡进所述缝隙内,实现窄极片沿输送装置平稳和准确地持续输送。还有,对于材质软的宽极片或材质软的窄极片,所述交叉皮带结构也能实现其平稳和准确地持续输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交叉皮带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交叉皮带结构第一实施例极片移动第一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交叉皮带结构第一实施例极片移动第二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交叉皮带结构第一实施例极片移动第三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交叉皮带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交叉皮带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窄极片在现有技术的皮带装置中输送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软材质极片在现有技术的皮带装置中输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输送装置1,第一输送机构11,第二输送机构12,第三输送机构13、第四输送机构14,第五输送机构15,第一输送组件2a,第二输送组件2b,传动轴21,传动带22,轴承座23,缝隙3,窄极片4,工作台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一种交叉皮带结构,包括工作台5,通常,该工作台5为常见的支撑台,主要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工作台5设置有至少两组并排设置的输送装置1,且所述输送装置1均为同向输送。每组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两组首尾对接的第一输送组件2a和第二输送组件2b,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a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2b的首尾对接处存在对接缝隙3。其一所述输送装置1上第一输送组件2a的输送末端设置于相邻所述输送装置1上第二输送组件2b的输送前端的一侧,使相邻两所述输送装置1上的所述缝隙3相互错开设置。参照图1-图4,窄极片4输送到其一所述输送装置1上的缝隙3时,相邻所述输送装置1上的输送组件会支撑窄极片4跨过该缝隙3,使窄极片不会发生倾斜而卡进所述缝隙内,实现窄极片沿输送装置平稳和准确地持续输送。进一步地,参照图1,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a包括:传动轴21,两传动轴21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台5上;传动带22,闭合绕设在两所述传动轴21上。具体地,其一所述输送装置1上的所述缝隙3离相邻所述输送装置1上的所述缝隙3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传动轴21的直径,优选的,该距离数值范围在所述传动轴21直径数值的一倍至两倍之间。所述第二输送组件2b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a结构一致。进一步地,参照图1,所述传动轴21的两端通过轴承座23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台5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a上的其一传动轴21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2b上的其一传动轴21可分别减速电机(图未示出)的驱动轴连接,或者可通过传动组件(图未示出)与减速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叉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5),以及至少两组并排设置在所述工作台(5)上的输送装置(1);每组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两组首尾对接的第一输送组件(2a)和第二输送组件(2b),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a)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2b)的首尾对接处存在对接缝隙(3);其一所述输送装置(1)上第一输送组件(2a)的输送末端设置于相邻所述输送装置(1)上第二输送组件(2b)的输送前端的一侧,使相邻两所述输送装置(1)上的所述缝隙(3)相互错开设置;窄极片(4)输送到其一所述输送装置(1)上的缝隙(3)时,相邻所述输送装置(1)上的输送组件会支撑窄极片(4)跨过该缝隙(3),使窄极片(4)不会卡进所述缝隙(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叉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5),以及至少两组并排设置在所述工作台(5)上的输送装置(1);每组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两组首尾对接的第一输送组件(2a)和第二输送组件(2b),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a)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2b)的首尾对接处存在对接缝隙(3);其一所述输送装置(1)上第一输送组件(2a)的输送末端设置于相邻所述输送装置(1)上第二输送组件(2b)的输送前端的一侧,使相邻两所述输送装置(1)上的所述缝隙(3)相互错开设置;窄极片(4)输送到其一所述输送装置(1)上的缝隙(3)时,相邻所述输送装置(1)上的输送组件会支撑窄极片(4)跨过该缝隙(3),使窄极片(4)不会卡进所述缝隙(3)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a)包括:传动轴(21),两传动轴(21)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台(5)上;传动带(22),闭合绕设在两所述传动轴(21)上;所述第二输送组件(2b)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a)结构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叉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1)的两端通过轴承座(23)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台(5)上。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交叉皮带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在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佳的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