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火组件及其防损型引火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火工品
,尤其是指一种引火组件及其防损型引火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桥丝生产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采用手工布焊接丝进行作业,因受工作环境及桥丝的线径(约0.01~0.03mm)制约,采用手工布线易造成固定失效或固定精度不足等影响,造成产品失效较多;2、后来,出现用超声波金丝键合机设备在火工品单元中进行焊接,采用镍铬丝进行焊接,较传统手工焊接,明显提升了焊接效率,但焊接后的产品不易运输、安装,在后续装填类氯酸钾类药粉时,更易损坏邦定在PCBA板上的桥丝,造成产品失效。因此,本技术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火组件及其防损型引火件,其能够为桥丝提供机械保护,使得该种引火件适于大规模分选、包装及运输,有效提高火工品后端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同时,该种引火件的整体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作。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损型引火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绝缘本体、桥丝和镶嵌成型于绝缘本体内的两个导电端子,其中:/n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端面内凹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面往内进一步凹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将第一凹槽分隔成位于第二凹槽两端的凹位区;所述导电端子具有露于凹位区内的基板部和露于绝缘本体外的第一电性连接部;所述桥丝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两端凹位区的基板部,且,所述桥丝隐于第一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损型引火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绝缘本体、桥丝和镶嵌成型于绝缘本体内的两个导电端子,其中:
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端面内凹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面往内进一步凹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将第一凹槽分隔成位于第二凹槽两端的凹位区;所述导电端子具有露于凹位区内的基板部和露于绝缘本体外的第一电性连接部;所述桥丝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两端凹位区的基板部,且,所述桥丝隐于第一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损型引火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性连接部露于绝缘本体上一端面的相对面或相邻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损型引火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自绝缘本体的前端面向后凹设而成,所述第二凹槽自第一凹槽的后端面向后凹设而成;所述第一电性连接部露于绝缘本体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损型引火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剑,朱更生,吴振雷,周凯,沈进辉,罗仕昆,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欧思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