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用货物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2156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流用货物转运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的前后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主动辊,第一主动辊的后侧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于固定架的后侧壁上,第一电机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从动辊,第一电机与第一从动辊之间设置有传动带,传动带的外侧等间距设置有载物杆,固定架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的左侧设置有两组第二从动辊,第二从动辊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与第二主动辊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上等间距设置有限位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型、实用方便,该装置不仅能够实现货物的纵向转运,还具有占地空间小的优点,便于用户的使用。

A cargo transfer device for Logis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流用货物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物流用货物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物流运输过程中一般去将货物集中于物流仓库中,然后根据货物的信息进行产品分类处理,为了提高仓库的空间利用率,一些物流仓库中的货物为纵向放置。传统的纵向的货物转运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人力运输,另一种传送带运输;人力运输费时费力,用以输送纵向放置货物的传送带又普遍存在传送带长度较长,占地面积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流用货物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物流用货物转运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前后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一主动辊的后侧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固定架的后侧壁上,所述第一电机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从动辊,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从动辊之间设置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外侧等间距设置有载物杆,所述固定架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的左侧设置有两组第二从动辊,所述第二从动辊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主动辊,所述第二从动辊与第二主动辊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上等间距设置有限位条,所述第二主动辊的后侧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固定架的后侧壁上,所述第二主动辊的下方设置有第三从动辊,所述第三从动辊的右侧设置有第三主动辊,所述第三从动辊与所述第三主动辊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三主动辊的后端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固定于所述固定架的后侧壁上,所述第三主动辊的上方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包括固定板与连接杆,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架的前后侧壁,所述固定板的左端均匀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载物杆错位配合,所述固定架的后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红外传感器与第二电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固定架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优选的,所述载物杆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橡胶防滑层。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设置有带脚撑的万向轮。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选用步进电机。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新型、实用方便,该装置不仅能够实现货物的纵向转运,还具有占地空间小的优点,便于用户的使用。使用时,接通装置电源,然后将货物放置于两个限位条之间,第一电机运转带动第一主动辊逆时针进行转动,第一主动辊逆时针转动带动传动带与载物杆进行逆时针转动,当载物杆的左端穿过红外传感器时,红外传感器上的红外被阻挡,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第二电机通过第二主动辊带动第一输送带顺时针转动,使两个限位条之间的货物落于上,限位条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货物的摆放,避免货物摆放间隔太远,第二电机转动一定角度后货物仍位于第一输送带上,载物杆带动货物向下运动,载物杆与滑板位置相重合时,由于连接杆与载物杆错位配合,载物杆上的货物会被留于滑板上,接着货物沿着滑板滑到第二输送带上,第三电机通过第三主动辊将第二输送带上的货物向左输送,以上设置实现了货物的纵向转运,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负担;载物杆外壁上橡胶防滑层的设置能够减小货物从载物杆上滑落的风险;固定架的底部带脚撑万向轮的设置方便了装置的移动与固定;第二电机选用步进电机能够实现转动角度的准确控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本技术中滑板的俯视图;图4:本技术的原理图。附图标记如下:1、固定架,2、第一主动辊,3、第一电机,4、第一从动辊,5、传动带,6、载物杆,7、红外传感器,8、第二从动辊,9、第二主动辊,10、第一输送带,11、第二电机,12、第三从动辊,13、第三主动辊,14、第二输送带,15、第三电机,16、滑板,17、控制器,18、货物,1001、限位条,1601、固定板,1602、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图2、3、4,参看图1:一种物流用货物转运装置,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的前后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主动辊2,第一主动辊2的后侧连接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固定于固定架1的后侧壁上,第一电机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从动辊4,第一电机3与第一从动辊4之间设置有传动带5,传动带5的外侧等间距设置有载物杆6,固定架1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7,红外传感器7的左侧设置有两组第二从动辊8,第二从动辊8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主动辊9,第二从动辊8与第二主动辊9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带10,第一输送带10上等间距设置有限位条1001,第二主动辊9的后侧连接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固定于固定架1的后侧壁上,第二主动辊9的下方设置有第三从动辊12,第三从动辊12的右侧设置有第三主动辊13,第三从动辊12与第三主动辊13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带14,第三主动辊13的后端连接有第三电机15,第三电机15固定于固定架1的后侧壁上,第三主动辊13的上方设置有滑板16,滑板16包括固定板1601与连接杆1602,固定板160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固定架1的前后侧壁,固定板1601的左端均匀设置有连接杆1602,连接杆1602与载物杆6错位配合,固定架1的后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17。具体的,控制器17分别与红外传感器7与第二电机11电性连接,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11和第三电机15的输出轴与固定架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载物杆6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橡胶防滑层,固定架1的底部设置有带脚撑的万向轮,第二电机11选用步进电机。本技术使用时,接通装置电源,然后将货物18放置于两个限位条1001之间,第一电机3运转带动第一主动辊2逆时针进行转动,第一主动辊2逆时针转动带动传动带5与载物杆6进行逆时针转动,当载物杆6的左端穿过红外传感器7时,红外传感器7上的红外被阻挡,控制器17控制第二电机11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第二电机11通过第二主动辊9带动第一输送带10顺时针转动,使两个限位条1001之间的货物18落于6上,限位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流用货物转运装置,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前后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主动辊(2),所述第一主动辊(2)的后侧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固定于所述固定架(1)的后侧壁上,所述第一电机(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从动辊(4),所述第一电机(3)与所述第一从动辊(4)之间设置有传动带(5),所述传动带(5)的外侧等间距设置有载物杆(6),所述固定架(1)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7),所述红外传感器(7)的左侧设置有两组第二从动辊(8),所述第二从动辊(8)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主动辊(9),所述第二从动辊(8)与第二主动辊(9)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带(10),所述第一输送带(10)上等间距设置有限位条(1001),所述第二主动辊(9)的后侧连接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固定于所述固定架(1)的后侧壁上,所述第二主动辊(9)的下方设置有第三从动辊(12),所述第三从动辊(12)的右侧设置有第三主动辊(13),所述第三从动辊(12)与所述第三主动辊(13)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带(14),所述第三主动辊(13)的后端连接有第三电机(15),所述第三电机(15)固定于所述固定架(1)的后侧壁上,所述第三主动辊(13)的上方设置有滑板(16),所述滑板(16)包括固定板(1601)与连接杆(1602),所述固定板(160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架(1)的前后侧壁,所述固定板(1601)的左端均匀设置有连接杆(1602),所述连接杆(1602)与所述载物杆(6)错位配合,所述固定架(1)的后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流用货物转运装置,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前后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主动辊(2),所述第一主动辊(2)的后侧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固定于所述固定架(1)的后侧壁上,所述第一电机(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从动辊(4),所述第一电机(3)与所述第一从动辊(4)之间设置有传动带(5),所述传动带(5)的外侧等间距设置有载物杆(6),所述固定架(1)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7),所述红外传感器(7)的左侧设置有两组第二从动辊(8),所述第二从动辊(8)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主动辊(9),所述第二从动辊(8)与第二主动辊(9)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带(10),所述第一输送带(10)上等间距设置有限位条(1001),所述第二主动辊(9)的后侧连接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固定于所述固定架(1)的后侧壁上,所述第二主动辊(9)的下方设置有第三从动辊(12),所述第三从动辊(12)的右侧设置有第三主动辊(13),所述第三从动辊(12)与所述第三主动辊(13)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带(14),所述第三主动辊(13)的后端连接有第三电机(15),所述第三电机(15)固定于所述固定架(1)的后侧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伟张俊霖张恺旎黄镕泽黄亦菲黄元恺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阜康集装箱储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