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盘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494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导流盘模具,包括本体,本体包括上模具以及下模具,上模具与下模具相对设置,下模具包括基座以及成型模具,基座套设于成型模具上,基座上设置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与基座转动连接,成型模具上设置有外螺纹,转动组件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对应设置的内螺纹,转动组件与成型模具螺纹连接,成型模具的上表面开设有中心槽,成型模具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在成型模具上表面均匀分布,成型模具上表面设置有导流槽。通过在成型模具上设置有外螺纹,与基座上的齿轮盘上的内螺纹相配合,齿轮盘带动成型模具进行伸缩运动,使成型模具和基座之间的拆卸更加便捷。

A kind of guide plate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流盘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导流盘模具。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设备中,特别是运行环境苛刻的高污染水膜分离处理设备中,导流盘是必不可少的零件。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工具。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模具在加工过程中,浇筑完成后,需要对模具进行冷却降温处理。现在对导流盘加工通常采用的是导流盘模具。公开号为CN10331767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冷流道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模块、凸模模块和凹模模块,上模座模块、凸模模块和凹模模块之间固定连接,通过上模座模块、凸模模块和凹模模块进行注塑成型,虽然能够有效的进行注塑成型,但是对上模座模块、和凹模模块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清洗或是因为磨损更换时,上模座模块、和凹模模块之间拆卸不便捷,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流盘模具,其通过在成型模具上设置有外螺纹,与基座上的齿轮盘上的内螺纹相配合,齿轮盘带动成型模具进行伸缩运动,使成型模具和基座之间的拆卸更加便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流盘模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模具以及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相对设置,所述下模具包括基座以及成型模具,所述基座套设于成型模具上,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与基座转动连接,所述成型模具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转动组件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对应设置的内螺纹,所述转动组件与成型模具螺纹连接,所述成型模具的上表面开设有中心槽,所述成型模具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在成型模具上表面均匀分布,所述成型模具上表面设置有导流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相对设置,通过注塑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模具槽内进行成型加工,下模具包括基座以及成型模具,基座套设在成型模具上,基座上设置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和基座转动连接,转动组件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对应设置的内螺纹,通过对转动组件的转动,使成型模具在基座内做伸缩运动,伸出时进行拆卸,收缩时进行安装,更加便捷,同时上模具下表面与成型模上表面具有相同的结构,通过成型模具、上模具的中心槽、凹槽以及导流槽进行导流盘的注塑成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手轮、齿轮以及齿轮盘,所述转动手轮设置在基座上,所述转动手轮上固定设置有转动杆,所述齿轮同轴固定在转动杆上,所述齿轮上抵接有齿轮盘,且齿轮盘上设置有转动齿,所述转动齿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盘上设置有延伸板,延伸板和齿轮盘之间形成支撑槽,所述延伸板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齿轮盘与基座相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手轮设置在基座上,转动手轮上固定有转动杆,齿轮同轴固定在转动杆上,齿轮抵接在转动齿上,齿轮和转动齿相啮合,通过对转动手轮进行转动,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带动齿轮进行转动,齿轮盘上设置有延伸板,延伸板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并与成型模具之间螺纹连接,齿轮转动时,带动转动齿进行转动,同时带动内螺纹进行转动,成型模具为方形块,使成型模具在基座内做伸缩运动,从而进行拆卸和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抵接于支撑槽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基座上设置有支撑板,通过支撑板抵接在支撑槽内,能够对齿轮盘进行支撑作用,使齿轮盘在基座内的转动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动杆穿设于通孔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基座上设置有通孔,转动杆穿设于通孔内,能够使使用者在基座外部对转动手轮进行转动,通过转动杆带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齿轮盘的转动,使成型模具从基座内进伸出和收缩运动,进行拆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放置槽,所述齿轮盘设置于放置槽内,且齿轮盘与放置槽转动配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基座上设置有放置槽,将齿轮盘设置在放置槽内,同时齿轮盘和放置槽转动连接,能够使齿轮盘在放置槽内进行转动,可以带动成型模具进行升降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相对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基座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进水管向基座内注入冷却水,使在注塑成型加工过程中对加工物进行冷却降温,使注塑成型更加快捷,使用完的水通过出水管排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成型模具下表面开设有主冷却槽和副冷却槽,所述主冷却槽以及副冷却槽分别与进水管连通,且主冷却槽以及副冷却槽分别与出水管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成型模具的下表面开设有主冷却槽和副冷却槽,同时主冷却槽副冷却槽与进水管分别连通,主冷却槽副冷却槽与出水管分别连通,通过进水管向主冷却槽和副冷却槽内通入冷却水,使在注塑成型加工过程中对加工物进行冷却降温,使注塑成型加工更加快速,同时使用后的水通过出水管进行排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成型模具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密封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成型模具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密封槽,通过在密封槽内填装密封条,能够使成型模具的密封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具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上模具固定设置有与连接孔相对应的连接柱,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通过连接柱相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模具上开设有连接孔,上模具上设置有与连接孔相对应的连接柱,通过连接孔将下模具套设在连接柱上,能够使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相连接,进行注塑成型。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成型模具上设置有外螺纹,与基座上的齿轮盘上的内螺纹相配合,齿轮盘带动成型模具进行伸缩运动,使成型模具和基座之间的拆卸更加便捷;(2)通过在基座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设有转动杆,转动杆上一端设置有齿轮,另一端设置有转动手轮,通过转动手轮的转动,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同时齿轮进行转动,带动齿轮盘进行转动,使成型模具从基座内旋出,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转动组件和成型模具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6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本体;2、上模具;21、连接柱;22、注塑孔;3、下模具;31、连接孔;4、基座;41、支撑板;42、通孔;43、放置槽;5、成型模具;51、中心槽;511、连接部;512、成型块;52、凹槽;53、导流槽;54、进水管;55、出水管;56、主冷却槽;57、密封槽;58、副冷却槽;59、注塑槽;561、外螺纹;6、转动组件;61、转动手轮;62、齿轮;63、齿轮盘;64、转动杆;65、转动齿;66、延伸板;661、内螺纹;67、支撑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流盘模具,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上模具(2)以及下模具(3),所述上模具(2)与下模具(3)相对设置,所述下模具(3)包括基座(4)以及成型模具(5),所述基座(4)套设于成型模具(5)上,所述基座(4)上设置有转动组件(6),所述转动组件(6)与基座(4)转动连接,所述成型模具(5)上设置有外螺纹(561),所述转动组件(6)上设置有与外螺纹(561)相对应设置的内螺纹(661),所述转动组件(6)与成型模具(5)螺纹连接,所述成型模具(5)的上表面开设有中心槽(51),所述成型模具(5)上设置有凹槽(52),所述凹槽(52)在成型模具(5)上表面均匀分布,所述成型模具(5)上表面设置有导流槽(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盘模具,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上模具(2)以及下模具(3),所述上模具(2)与下模具(3)相对设置,所述下模具(3)包括基座(4)以及成型模具(5),所述基座(4)套设于成型模具(5)上,所述基座(4)上设置有转动组件(6),所述转动组件(6)与基座(4)转动连接,所述成型模具(5)上设置有外螺纹(561),所述转动组件(6)上设置有与外螺纹(561)相对应设置的内螺纹(661),所述转动组件(6)与成型模具(5)螺纹连接,所述成型模具(5)的上表面开设有中心槽(51),所述成型模具(5)上设置有凹槽(52),所述凹槽(52)在成型模具(5)上表面均匀分布,所述成型模具(5)上表面设置有导流槽(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导流盘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6)包括转动手轮(61)、齿轮(62)以及齿轮盘(63),所述转动手轮(61)设置在基座(4)上,所述转动手轮(61)上固定设置有转动杆(64),所述齿轮(62)同轴固定在转动杆(64)上,所述齿轮(62)上抵接有齿轮盘(63),且齿轮盘(63)上设置有转动齿(65),所述转动齿(65)与齿轮(62)相啮合,所述齿轮盘(63)上设置有延伸板(66),延伸板(66)和齿轮盘(63)之间形成支撑槽(67),所述延伸板(66)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661),所述齿轮盘(63)与基座(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久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顺嘉塑料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