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不沾涂层的汽车座椅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470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不沾涂层的汽车座椅模具,包括具有不沾涂层结构的上模板、具有不沾涂层结构的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下模板内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起部;所述上模板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下模板的所述凸起部相对应连接。这样,采用不沾涂层结构,避免直接采用脱模剂给模具脱模,增强模具的不沾性;所述凹槽与凸起部保证模具成型,在成型时的受力均匀;提高在汽车座椅模具生产线下的高效性,减少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Mould of car seat with non stick co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不沾涂层的汽车座椅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及涂层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不沾涂层的汽车座椅模具。
技术介绍
生活中或是厂家生产中对于模具人们一般更倾向于不粘模具,而模具本身是不具有不粘特性的,通常在模具表面做上不粘涂料,实现不粘性。现有技术中,采用脱模剂给模具脱模,发泡后的聚氨酯呈现孔状海绵结构,脱模后会吸附喷涂在模具上的大部分脱模剂,而脱模剂中含有挥发性有机物,会使局部空间内产生异味;喷涂脱模剂的过程也会使生产线的环境控制变得更为麻烦,增加生产成本;脱模剂需要每生产一个产品就喷涂一次,影响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不沾涂层的汽车座椅模具。本技术所提供的具有不沾涂层的汽车座椅模具,包括具有不沾涂层结构的上模板、具有不沾涂层结构的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下模板内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起部;所述上模板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下模板的所述凸起部相对应连接。本技术所提供的具有不沾涂层的汽车座椅模具,还设有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设置在所述上模板的顶端,所述下模座设置在所述下模板的底端;所述上模座的一端与所述下模座的一端相铰接,所述上模座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模座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所述上模座上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模座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杆贯穿所述上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模座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杆贯穿所述下模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表面均设有螺纹;所述上模座的端部及所述下模座的端部均设有紧固件,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上模座相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下模座相固定。所述下模座的底部设有防滑垫,防止汽车座椅模具因受外力而产生的移动,起到防滑效果。所述不沾涂层结构包括基底层、粘合层和表面层;所述基底层、粘合层和表面层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所述基底层为具有孔隙的粗糙结构。所述粘合层为设有渗透到所述孔隙内的颗粒的膜状结构;所述粘合层的厚度为10微米至20微米。所述表面层为致密的膜状结构,所述表面层的厚度为180微米至220微米。本技术所提供的具有不沾涂层的汽车座椅模具,采用不沾涂层结构,避免直接采用脱模剂给模具脱模,增强模具的不沾性;所述凹槽与凸起部保证模具成型,在成型时的受力均匀;提高在汽车座椅模具生产线下的高效性,减少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具有不沾涂层的汽车座椅模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具有不沾涂层的汽车座椅模具中所述不沾涂层结构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上模板;2-下模板;3-上模座;4-下模座;5-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基底层;8-粘合层;9-表面层;10-紧固件;11-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不沾涂层的汽车座椅模具,包括具有不沾涂层结构的上模板1、具有不沾涂层结构的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1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下模板2内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起部;所述上模板1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下模板2的所述凸起部相对应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不沾涂层的汽车座椅模具,采用不沾涂层结构,避免直接采用脱模剂给模具脱模,增强模具的不沾性;所述凹槽与凸起部保证模具成型,在成型时的受力均匀;提高在汽车座椅模具生产线下的高效性,减少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不沾涂层的汽车座椅模具,还设有上模座3和下模座4;所述上模座3设置在所述上模板1的顶端,所述下模座4设置在所述下模板2的底端;所述上模座3的一端与所述下模座4的一端相铰接,所述上模座3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模座4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模座3和下模座4有利于制造时提高汽车座椅模具的稳固性,上模座3和下模座4的铰接可保证汽车座椅模具的闭合,有利于模具的完成。如图1所示,所述上模座3上设有第一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模座3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杆5贯穿所述上模座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支撑杆5有利于打开和关闭汽车座椅模具,方便模具的清洗。如图1所示,所述下模座4上设有第二支撑杆6,所述第二支撑杆6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模座4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杆6贯穿所述下模座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二支撑杆6有利于打开和关闭汽车座椅模具,方便模具的清洗。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支撑杆6的外表面均设有螺纹;所述上模座3的端部及所述下模座4的端部均设有紧固件10,所述第一支撑杆5通过所述紧固件10与所述上模座3相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杆6通过所述紧固件10与所述下模座4相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紧固件10通过螺纹对汽车座椅模具起限位和固定作用。如图1所述,所述下模座4的底部设有防滑垫11,防止汽车座椅模具因受外力而产生的移动,起到防滑效果。如图2所示,所述不沾涂层结构包括基底层7、粘合层8和表面层9;所述基底层7、粘合层8和表面层9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基底层7用于保证粘合层8和表面层9更稳固的裹覆在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外表面;所述粘合层8用于有效连接基底层7和表面层9;所述表面层9用于保证所述不沾涂层结构的不沾性能,从而有利于汽车座椅模具生产的高效性。如图2所示,所述基底层7为具有孔隙的粗糙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底层7的粗糙结构用于使粘合层8附着更紧密,增加所述不沾涂层结构的牢固度;基底层7起到良好的附着作用,保护了汽车座椅模具。如图2所示,所述粘合层8为设有渗透到所述孔隙内的颗粒的膜状结构;所述粘合层8的厚度为10微米至20微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粘合层8有效的连接基底层7和表面层9,对基底层7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如图2所示,所述表面层9为致密的膜状结构,所述表面层9的厚度为180微米至220微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将所述的表面层9厚度为500微米时,有效增强汽车座椅模具表面的不沾性;表面层在高温环境下不易脱落,避免与其他材料接触产生的磨损。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不沾涂层的汽车座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不沾涂层结构的上模板(1)、具有不沾涂层结构的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1)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下模板(2)内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起部;所述上模板(1)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下模板(2)的所述凸起部相对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不沾涂层的汽车座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不沾涂层结构的上模板(1)、具有不沾涂层结构的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1)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下模板(2)内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起部;所述上模板(1)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下模板(2)的所述凸起部相对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不沾涂层的汽车座椅模具,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上模座(3)和下模座(4);所述上模座(3)设置在所述上模板(1)的顶端,所述下模座(4)设置在所述下模板(2)的底端;所述上模座(3)的一端与所述下模座(4)的一端相铰接,所述上模座(3)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模座(4)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不沾涂层的汽车座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3)上设有第一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模座(3)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杆(5)贯穿所述上模座(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不沾涂层的汽车座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4)上设有第二支撑杆(6),所述第二支撑杆(6)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模座(4)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杆(6)贯穿所述下模座(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不沾涂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立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骋润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上海肯润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