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43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料工装,所述支架一和支架二为一体结构,所述支架一表面一侧纵向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轨,所述支架一两侧的导轨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支架一左端的滑块上固定设置有左抓手,支架二右端的滑块上固定设置有右抓手,所述右抓手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左抓手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杆之间通过浮动接头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二表面上固定设置有脱模剂雾化喷头,且在支架二的底面上设置有喷嘴,通过气缸驱动活塞杆带动连接杆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左抓手和右抓手抓取模芯,通过喷嘴清理压机模具内部的残余杂物,并通过喷脱模剂喷头喷洒脱模剂,实现清扫以及模具的抓取搬运为一体化结构。

A cutting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料工装
本技术属于脱模辅助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下料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清扫脱模大多是手工操作,在模具上手工喷涂脱模剂,在高温成型后,手工取出碳纤维成品,并手工清扫模具。但也有少部分实现机械操作,但也只是各功能分属不同装置,无法高度集成化智能化。本装置集脱模剂喷洒,清扫以及模具的抓取搬运位为一体,实现全机械高度集成化自动化,高效快速切换功能,实现工厂自动化智能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料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料工装,包括支架一和支架二,所述支架一和支架二为一体结构,所述支架一表面一侧纵向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轨,所述支架一两侧的导轨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支架一左端的滑块上固定设置有左抓手,支架二右端的滑块上固定设置有右抓手,所述右抓手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左抓手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杆之间通过浮动接头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一表面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打开传感器支架,所述打开传感器支架上设置有接近开关。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二表面上固定设置有脱模剂雾化喷头,且在支架二的底面上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通过快速接头经垫块固定在支架二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一纵向两侧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定位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一两侧的导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挡块一和挡块二。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抓手与右抓手纵向两侧的支架一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压机热压成型完产品后,机器人利用支架一上的左抓手和右抓手将压机里的模芯取出,并搬运至滚筒线上,然后机器人返回至压机附近利用支架二上的喷嘴喷出高压气体清理压机模具内部的残余杂物,并通过喷脱模剂喷头喷洒脱模剂,实现清扫以及模具的抓取搬运为一体化结构,实现全机械高度集成化自动化,高效快速切换功能,实现工厂自动化智能生产。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一种下料工装的正视图。图2为一种下料工装的俯视图。图中:支架一1、左抓手2、右抓手3、连接杆4、挡块一5、关闭传感器支架6、打开传感器支架7、挡块二8、定位销9、导轨10、滑块11、浮动接头12、气缸13、接近开关14、第一缓冲器15、第二缓冲器16、支架二20、喷嘴21、快速接头22、垫块23、喷脱模剂喷头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下料工装,包括支架一1和支架二20,所述支架一1和支架二20为一体结构,所述支架一1表面一侧纵向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轨10,所述支架一1两侧的导轨10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支架一1左端的滑块11上固定设置有左抓手2,支架二20右端的滑块11上固定设置有右抓手3,所述右抓手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气缸13,所述左抓手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气缸13的活塞杆与连接杆4之间通过浮动接头12固定连接,通过气缸13驱动活塞杆带动连接杆4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左抓手2和右抓手3抓取模芯。所述支架一1表面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打开传感器支架7,所述打开传感器支架7上设置有接近开关14,控制左抓手2与右抓手3的启停。所述支架二20表面上固定设置有脱模剂雾化喷头24,且在支架二20的底面上设置有喷嘴21,所述喷嘴21通过快速接头22经垫块23固定在支架二20上,通过喷嘴21喷出高压气体对压机模具里的残余物质进行清理,通过喷脱模剂喷头22来喷涂脱模剂。由于直接采用高压气体冲扫压机模具里的残余物质,能快速的将模具喷扫干净,喷扫效率更高。所述支架一1纵向两侧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定位销9,定位加紧模具。所述支架一1两侧的导轨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挡块一5和挡块二8,对左抓手2与右抓手3起移动限位保护。所述左抓手2与右抓手3纵向两侧的支架一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器15和第二缓冲器16,对左抓手2与右抓手3的启停起缓冲作用。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料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一(1)和支架二(20),所述支架一(1)和支架二(20)为一体结构,所述支架一(1)表面一侧纵向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轨(10),所述支架一(1)两侧的导轨(10)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支架一(1)左端的滑块(11)上固定设置有左抓手(2),支架二(20)右端的滑块(11)上固定设置有右抓手(3),所述右抓手(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气缸(13),所述左抓手(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气缸(13)的活塞杆与连接杆(4)之间通过浮动接头(12)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一(1)表面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打开传感器支架(7),所述打开传感器支架(7)上设置有接近开关(14);/n所述支架二(20)表面上固定设置有脱模剂雾化喷头(24),且在支架二(20)的底面上设置有喷嘴(21),所述喷嘴(21)通过快速接头(22)经垫块(23)固定在支架二(2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一(1)和支架二(20),所述支架一(1)和支架二(20)为一体结构,所述支架一(1)表面一侧纵向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轨(10),所述支架一(1)两侧的导轨(10)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支架一(1)左端的滑块(11)上固定设置有左抓手(2),支架二(20)右端的滑块(11)上固定设置有右抓手(3),所述右抓手(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气缸(13),所述左抓手(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气缸(13)的活塞杆与连接杆(4)之间通过浮动接头(12)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一(1)表面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打开传感器支架(7),所述打开传感器支架(7)上设置有接近开关(14);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策荆彦峰刘佩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