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力通信领域的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包括底板、竖直固定在底板两边的侧壁、覆盖在侧壁上的盖板、翻盖、合页、插槽、加强筋、若干个压缩弹簧、伸缩板;底板上均匀设有若干散热孔及电缆固定孔,侧壁两端亦对称设有均匀分布的安装孔及散热孔;2个侧壁的上端相对弯折成90°直角,且侧壁的内表面上顺着其高度方向固定有加强筋;合页固定在侧壁内表面上,翻盖通过合页与侧壁铰接;翻盖底部沿其宽度方向呈“T”型凸起、朝向侧壁的一端凸起为插件、远离侧壁的一端凸起为把手,底板上设有与插件相匹配的插槽;压缩弹簧上端均匀分布固定在侧壁顶端,压缩弹簧下端与伸缩板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线路更换以及维修不方便的问题。
A tray type cable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
技术介绍
托盘式电缆桥架是石油、化工、轻工、电视、电讯等方面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它具有重量轻、载荷大、造型美观、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它既适用于动力电缆的安装,也适合于控制电缆的敷设。目前使用的托盘式电缆桥架在安装完成后想要布置新的线路就必须把原先闭合的盖板全部重新打开插入线路后再恢复闭合,有时还需拆除原有网络,重新进行铺设新网络,这为线路变更带来了不便的同时还增加了成本,而且在进行检修和拆卸时也相当的麻烦,而电缆线的维护又非常频繁,所以在拆卸检修电缆时,浪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背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情况下线路更换以及维修不方便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包括底板、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板两边的侧壁、覆盖在所述侧壁上的盖板、翻盖、把手、插件、合页、插槽、加强筋、若干个压缩弹簧、伸缩板;所述底板上均匀设有若干散热孔及电缆固定孔,所述侧壁两端亦对称设有均匀分布的安装孔及散热孔;2个所述侧壁的上端相对弯折成90°直角,且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上顺着侧壁高度方向固定有所述加强筋;所述盖板左右两侧滑动连接在所述侧壁上端弯折部上,所述盖板中间部位隆起呈弧形;所述合页固定在侧壁内表面上,所述单面侧壁上至少设有2个所述翻盖,且所述翻盖通过合页与所述侧壁铰接;所述翻盖底部沿其宽度方向呈“T”型凸起、朝向侧壁的一端凸起为所述插件、远离侧壁的一端凸起为所述把手,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插件相匹配的插槽;所述压缩弹簧上端均匀分布固定在所述侧壁顶端,所述压缩弹簧下端与所述伸缩板固定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盖板分别沿其长度、弧面固定有所述加强筋。更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弹簧数量为3个。更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为内部设有菱形防尘网的长圆孔,且设于底板上的散热孔长边与所述侧壁平行,设于侧壁上的散热孔长边与所述侧壁的高度方向平行。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侧壁及盖板上均涂覆有反射隔热层。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桥架侧壁设置方便打开的翻盖,利于更换线路及检修桥架内部。2、底板上设置电缆固定孔,方便卡扣或螺丝固定电缆;侧壁上的安装孔如不使用,可作为散热孔使用,且散热孔中设置菱形防尘网,有效防止灰尘进入。3、盖板设为弧形,有利于防止雨水堆积,且桥架底板、侧壁及盖板上均涂覆有反射隔热层,防止太阳直射产生高温。4、当电缆需要更改线路时,伸缩板可通过压缩弹簧将电缆按压固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维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透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翻盖打开时的正视透视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底板;101-散热孔;102-电缆固定孔;2-侧壁;201-安装孔;3-盖板;4-翻盖;401-把手;402-插件;403-合页;404-插槽;5-加强筋;6-压缩弹簧;7-伸缩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结合图2-3,参看图1: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包括底板1、竖直固定在底板1两边的侧壁2、覆盖在侧壁2上的盖板3、翻盖4、把手401、插件402、合页403、插槽404、加强筋5、若干个压缩弹簧6、伸缩板7;底板1上均匀设有若干散热孔101及电缆固定孔102,侧壁2两端亦对称设有均匀分布的安装孔201及散热孔101;2个侧壁2的上端相对弯折成90°直角,且侧壁2的内表面上顺着侧壁2高度方向固定有加强筋5;盖板3左右两侧滑动连接在侧壁2上端弯折部上,盖板3中间部位隆起呈弧形;合页403固定在侧壁2内表面上,单面侧壁2上至少设有2个翻盖4,且翻盖4通过合页403与侧壁2铰接;翻盖4底部沿其宽度方向呈“T”型凸起、朝向侧壁2的一端凸起为插件402、远离侧壁2的一端凸起为把手401,底板1上设有与插件402相匹配的插槽404;压缩弹簧6上端均匀分布固定在侧壁2顶端,压缩弹簧6下端与伸缩板7固定连接。底板1及盖板3分别沿其长度、弧面固定有加强筋5;压缩弹簧6数量为3个;散热孔101为内部设有菱形防尘网的长圆孔,且设于底板1上的散热孔101长边与侧壁2平行,设于侧壁2上的散热孔101长边与侧壁2的高度方向平行;底板1、侧壁2及盖板3上均涂覆有反射隔热层。为保证可多方面对于电缆桥架进行更换线路及检修,桥架单面侧壁2上设置至少一个翻盖4,工作人员需更换线路或进行检修时,可握住把手401向外施力,翻盖4通过活页403进行进行翻折,利于更换线路及检修桥架内部;线路检修或更换完毕,工作人员将把手401朝内翻折,将翻盖4上的插件402自然插入到底板1上与插件402相配合的插槽404里面即可。压缩弹簧6处于自然状态下,伸缩板7自然接触到底板1表面,需更换线路时,电缆通过侧壁2上的翻盖4开口变道,翻盖4及与之相对应的侧壁2上的开口边缘处均倒圆角,避免棱边对电缆造成影响;压缩弹簧6受到电缆向上压缩的力,对伸缩板7施加反向的弹力,伸缩板7受力将电缆按压固定;盖板3设为弧形,防止雨雪堆积在盖板3上;底板1上设置电缆固定孔102,方便卡扣或螺丝固定电缆;侧壁2及底板1上均匀设有若干长圆形散热孔101,散热孔101内设置的菱形防尘网既保证了有效通风散热,又可防止外界灰尘进入,侧壁2上的安装孔201如不使用,也可作为散热孔101使用,且桥架底板1、侧壁2及盖板3上均涂覆有反射隔热层,防止太阳直射产生高温。底板1、侧壁2及盖板3上均设有加强筋5,保证桥架结构的稳定性。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板(1)两边的侧壁(2)、覆盖在所述侧壁(2)上的盖板(3)、翻盖(4)、把手(401)、插件(402)、合页(403)、插槽(404)、加强筋(5)、若干个压缩弹簧(6)、伸缩板(7);所述底板(1)上均匀设有若干散热孔(101)及电缆固定孔(102),所述侧壁(2)两端亦对称设有均匀分布的安装孔(201)及散热孔(101);2个所述侧壁(2)的上端相对弯折成90°直角,且所述侧壁(2)的内表面上顺着侧壁(2)高度方向固定有所述加强筋(5);所述盖板(3)左右两侧滑动连接在所述侧壁(2)上端弯折部上,所述盖板(3)中间部位隆起呈弧形;所述合页(403)固定在所述侧壁(2)内表面,所述单面侧壁(2)上至少设有2个所述翻盖(4),且所述翻盖(4)通过合页(403)与所述侧壁(2)铰接;所述翻盖(4)底部沿其宽度方向呈“T”型凸起、朝向所述侧壁(2)的一端凸起为所述插件(402)、远离侧壁(2)的一端凸起为所述把手(401),所述底板(1)上设有与所述插件(402)相匹配的插槽(404);所述压缩弹簧(6)上端均匀分布固定在所述侧壁(2)顶端,所述压缩弹簧(6)下端与所述伸缩板(7)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板(1)两边的侧壁(2)、覆盖在所述侧壁(2)上的盖板(3)、翻盖(4)、把手(401)、插件(402)、合页(403)、插槽(404)、加强筋(5)、若干个压缩弹簧(6)、伸缩板(7);所述底板(1)上均匀设有若干散热孔(101)及电缆固定孔(102),所述侧壁(2)两端亦对称设有均匀分布的安装孔(201)及散热孔(101);2个所述侧壁(2)的上端相对弯折成90°直角,且所述侧壁(2)的内表面上顺着侧壁(2)高度方向固定有所述加强筋(5);所述盖板(3)左右两侧滑动连接在所述侧壁(2)上端弯折部上,所述盖板(3)中间部位隆起呈弧形;所述合页(403)固定在所述侧壁(2)内表面,所述单面侧壁(2)上至少设有2个所述翻盖(4),且所述翻盖(4)通过合页(403)与所述侧壁(2)铰接;所述翻盖(4)底部沿其宽度方向呈“T”型凸起、朝向所述侧壁(2)的一端凸起为所述插件(402)、远离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西静,丁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优必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