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建筑电气管道的围绕式密封装置,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下方安装有底板,所述上盖板和所述底板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上盖板的顶部安装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部贯穿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安装有夹持板;先把上盖板以合页为轴心往上转动,使待密封的线路管道两端分别放置在底板的三个凹槽中间位置处,把上盖板再覆盖在底板的上方后用螺钉进行固定,然后再旋转转杆,使底部的夹持板在转杆的带动下往线路管道一侧移动,使夹持板的三个凹槽同样与线路管道接触,通过夹持板连续向下的推力,使线路管道紧紧附着在底板的上方,通过这样对线路管道进行密封限位。
A kind of surrounding sealing device for building electrical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电气管道的围绕式密封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电气管道的围绕式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电气指的是,在建筑物中,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论及电气技术所构建的电气平台,统称建筑,设计施工中必须始终贯彻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设计规程,对于某些行业、部门和地区的工程设计任务,还应该遵守这些行业、部门和地区的有关规定。但是,在规范的前提下,应该尽量满足建设单位的需要,竖立服务思想,原有的管道密封装置没有管道限位部件,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造成管道移动的现象,移动的管道可能会由于经常磨擦而造成内部线路损坏,影响电气设备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电气管道的围绕式密封装置,具有可对线路管道进行限位,避免在密封装置中发生移动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电气管道的围绕式密封装置,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下方安装有底板,所述上盖板和所述底板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上盖板的顶部安装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部贯穿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安装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底部和所述底板的顶部均开设有三个凹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建筑电气管道的围绕式密封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盖板远离所述合页的一端底部安装有凸出块,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凸出块的一端安装有凹孔,凹孔与所述凸出块相对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建筑电气管道的围绕式密封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板底部和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的凹槽截面半径相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建筑电气管道的围绕式密封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杆和套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杆和套环均与所述夹持板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建筑电气管道的围绕式密封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所述底板的底部内侧壁安装有风机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风机通过支撑架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建筑电气管道的围绕式密封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机的上方安装有网格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建筑电气管道的围绕式密封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杆的顶部安装有操作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需要使用密封装置时,先把上盖板以合页为轴心往上转动,使待密封的线路管道两端分别放置在底板的三个凹槽中间位置处,把上盖板再覆盖在底板的上方后用螺钉进行固定,然后再旋转转杆,使底部的夹持板在转杆的带动下往线路管道一侧移动,使夹持板的三个凹槽同样与线路管道接触,通过夹持板连续向下的推力,使线路管道紧紧附着在底板的上方,通过这样对线路管道进行密封限位,避免出现移动的现象。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上盖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底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盖板;2、转杆;3、操作盘;4、套环;5、凸出块;6、底板;7、合页;8、夹持板;9、网格板;10、支撑架;11、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电气管道的围绕式密封装置,包括上盖板1,上盖板1的下方安装有底板6,上盖板1和底板6通过合页7转动连接,上盖板1的顶部安装有套环4,套环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2,且转杆2还贯穿上盖板1的顶部,转杆2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夹持板8,夹持板8的底部和底板6的顶部均开设有三个凹槽。本实施例中,风机11的型号为D4010,通过风机11内部扇叶的转动,加速底板6周围空气的流动。本实施方案中,需要使用密封装置时,先把上盖板1以合页7为轴心往上转动,使待密封的线路管道两端分别放置在底板6的三个凹槽中间位置处,把上盖板1再覆盖在底板6的上方后用螺钉进行固定,然后再旋转转杆2,使底部的夹持板8在转杆2的带动下往线路管道一侧移动,使夹持板8的三个凹槽同样与线路管道接触,通过夹持板8连续向下的推力,使线路管道紧紧附着在底板6的上方,通过这样对线路管道进行密封限位,避免出现移动的现象。具体的,上盖板1远离合页7的一端底部一体成型有凸出块5,底板6靠近凸出块5的一端开设有凹孔,凹孔与凸出块5相对应。本实施例中,上盖板1与底板6连接后,上盖板1一端的多个凸出块5嵌入到底板6凹孔处,这样可以增加密封装置的密封性,避免外部雨水从上盖板1与底板6的连接处进入到密封装置内部。具体的,夹持板8底部和底板6的顶部开设有的凹槽截面半径相同。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夹持板8底部和底板6的顶部开设有的凹槽截面半径相同,可以在夹持线路管道时更加紧固,避免两者之间出现缝隙。具体的,转杆2和套环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杆2和套环4均与夹持板8连接。本实施例中,安装有两个转杆2和套环4,可以对线路管道夹持的更加充分全面,保证在密封装置内不会移动。具体的,底板6的底部内侧壁安装有风机11连接,底板6与风机11通过支撑架10连接。本实施例中,接通支撑架10连接的风机11电源,通过风机11的工作可以加速底板内部空气的流动,使外部空气从底板6的前表面小孔处进入内部,然后对密封装置内部的线路管道进行散热,增加了密封装置的功能性,在不需要使用风机11时,再把底板6的前表面小孔的小孔用锥塞堵住。具体的,风机11的上方安装有网格板9。本实施例中,凉风通过网格板9内部的网孔吹到线路管道处,通过这样使底板6可以在支撑线路管道的情况下,对线路管道进行散热。具体的,转杆2的顶部安装有操作盘3。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操作盘3使转杆2进行旋转,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增加转动转杆2的便利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需要使用密封装置时,先把上盖板1以合页7为轴心往上转动,使待密封的线路管道两端分别放置在底板6的三个凹槽中间位置处,把上盖板1再覆盖在底板6的上方后用螺钉进行固定,然后再旋转转杆2,使底部的夹持板8在转杆2的带动下往线路管道一侧移动,使夹持板8的三个凹槽同样与线路管道接触,通过夹持板8连续向下的推力,使线路管道紧紧附着在底板6的上方,通过这样对线路管道进行密封限位,避免出现移动的现象,且上盖板1与底板6连接后,上盖板1一端的多个凸出块5嵌入到底板6凹孔处,这样可以增加密封装置的密封性,避免外部雨水从上盖板1与底板6的连接处进入到密封装置内部,接通支撑架10连接的风机11电源,通过风机11的工作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电气管道的围绕式密封装置,包括上盖板(1),所述上盖板(1)的下方安装有底板(6),所述上盖板(1)和所述底板(6)通过合页(7)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的顶部安装有套环(4),所述套环(4)的内部贯穿有转杆(2),所述转杆(2)的底部安装有夹持板(8),所述夹持板(8)的底部和所述底板(6)的顶部均开设有三个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电气管道的围绕式密封装置,包括上盖板(1),所述上盖板(1)的下方安装有底板(6),所述上盖板(1)和所述底板(6)通过合页(7)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的顶部安装有套环(4),所述套环(4)的内部贯穿有转杆(2),所述转杆(2)的底部安装有夹持板(8),所述夹持板(8)的底部和所述底板(6)的顶部均开设有三个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电气管道的围绕式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远离所述合页(7)的一端底部安装有凸出块(5),所述底板(6)靠近所述凸出块(5)的一端安装有凹孔,凹孔与所述凸出块(5)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电气管道的围绕式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8)底部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之松,穆绍锐,
申请(专利权)人:潘之松,穆绍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