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合板模具的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叠合板模具
,具体为一种叠合板模具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叠合板时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体楼板,其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目前叠合板采用叠合板模具生产,工人将模具放置在钢平台上,然后在模具内装配好预制板和钢筋,继而进行混凝土浇筑,当混凝土凝固后,再将制好的叠合板与模具分离,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需用定位装置固定,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方式是用磁铁固定,通过定位装置上的板与模具边缘压合实现固定,现有的定位装置压合时不易拆卸,磁铁吸附效果紧,分离时需要用外部器具辅助拆卸,较为费力,且模具的边角位置无法进行限位,需要使用的个数较多,固定的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叠合板模具的定位装置,内部的磁铁易与钢平台分离,便于拆卸安装,能够固定模具的四个边角位置,减少定位装置的使用个数,且固定效果好,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合板模具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板(1)、电磁铁(7)和抵触单元(3);/n基础板(1):所述基础板(1)设有两组,且第一个基础板(1)的侧面安装有两个第一连接板(11),第二个基础板(1)的侧面安装有一个第二连接板(14),所述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4)通过转轴(12)转动连接,所述基础板(1)为截面呈矩形的直板,基础板(1)底端的右侧开设有矩形的抵触口(2),基础板(1)底端的左侧焊接有两个平行分布的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底端均安装有耐磨板(5),所述耐磨板(5)与固定板(4)组成L型结构,所述基础板(1)与耐磨板(5)之间安装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板模具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板(1)、电磁铁(7)和抵触单元(3);
基础板(1):所述基础板(1)设有两组,且第一个基础板(1)的侧面安装有两个第一连接板(11),第二个基础板(1)的侧面安装有一个第二连接板(14),所述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4)通过转轴(12)转动连接,所述基础板(1)为截面呈矩形的直板,基础板(1)底端的右侧开设有矩形的抵触口(2),基础板(1)底端的左侧焊接有两个平行分布的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底端均安装有耐磨板(5),所述耐磨板(5)与固定板(4)组成L型结构,所述基础板(1)与耐磨板(5)之间安装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设有四组且阵列分布,四个限位杆(9)上滑动连接有磁铁(8),所述基础板(1)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杆(16),所述螺杆(16)的底端与磁铁(8)转动连接,螺杆(16)的顶端安装有旋盘(17);
电磁铁(7):所述电磁铁(7)安装在四个限位杆(9)的底端,且电磁铁(7)与耐磨板(5)固定连接,电磁铁(7)顶端的磁极与磁铁(8)底端的磁极相同,所述固定板(4)的左侧面设有外接插头(18),外接插头(18)与电磁铁(7)电连接;
抵触单元(3):所述抵触单元(3)安装在基础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